首页 理论教育 吴起变法:楚国大变革

吴起变法:楚国大变革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遂于公元前382年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政局。吴起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客观上有力地维护了楚国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威和社会控制能力,提升了楚国的综合国力。吴起作为一个外来者,跻身于楚国上层,力行变法,对楚国旧贵族利益造成了损害,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也是可以想见的。楚悼王将国政交与吴起,对其言听计从。吴起变法的很多措施,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激烈反对。

吴起变法:楚国大变革

春秋以来,楚国一直是南方的区域性大国,其势力曾一度拓展到黄河中游地区。但自春秋末期始,楚国国内政局不稳,出现了王权旁落、大臣权势太重、封君太众等弊端,导致民不聊生,政局纷乱,连贵为国君的楚声王也竟然被“盗”所杀,可谓乱象纷呈。而此时,三晋、齐、秦等国都在迅速崛起,对楚步步进逼,楚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窘境。

吴起

就在此时,吴起来到了楚国。吴起是卫国左氏人(今山东省定陶),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改革家,以善于用兵而闻名,著有兵书《吴子》。吴起先仕鲁,后仕魏,曾与李悝、乐羊等人同为魏文侯之臣。魏文侯时期,吴起的军事才能在魏国曾有出色发挥。魏文侯死后,魏相公叔痤离间吴起与魏武侯的关系,吴起被迫离魏奔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遂于公元前382年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政局。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开始在楚国强力推行变法措施。

吴起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归纳起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改革爵禄制度,废除世卿世禄。

吴起变法之前,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先辈有功受爵禄,后代子孙虽无功亦可承袭;而新兴的军功阶层,却没有爵禄,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变法伊始,吴起从“为楚减爵禄之令”(《淮南子·泰族训》)入手,采取“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说苑·指武》)和“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史记·吴起列传》)的做法,削减楚国无功劳的贵族及其后代的福利待遇,而对有军功的人员,则授予爵禄,以激发他们为国效力的积极性。同时,吴起还推出“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韩非子·和氏》)的政策,废除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有效解决了楚国“封君太众”的问题。《韩非子·喻老》云:“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淮南子·人间训》云:“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绝禄”。这与吴起变法中的“封君三世收其爵禄”条文相合,应该是吴起变法以后出现的。

2.整顿吏治,“卑减大臣之威重”。

“大臣太重”,是楚国政治的又一大弊端。吴起从整顿吏治入手,“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战国策·秦策三》),杜绝权门请托之风,廓清吏治。同时,采取“禁朋党以励百姓”(《史记·蔡泽列传》)的办法,禁止官吏结党营私,同时强调为官要“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战国策·秦策三》),奖励百官尽忠守职,有效整顿了楚国吏治,削减了大臣的威重,切实提升了楚君的政治权威

3.选贤任能,裁撤冗官。

吴起又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罢除官员中的无能无用之辈,有效地提升了楚国的行政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削弱权豪的威势。(www.xing528.com)

4.“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吴起认为:“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余,臣不得而为也。”在楚王的支持下,采取徙贵族于边境以“实广虚之地”的拓土殖民政策,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而且有效地改变了楚国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落后局面,促进了楚国边地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楚国文化向南扩展。史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南蛮传》),广大的江南地区因此正式归入楚国范围,岭南各地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以进一步加强。

5.“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吴起认为,在战国天下争利的时势下,“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他提出了“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政策,强调耕战并重,严格限制游手好闲之民,有效地提升了楚国军队的战斗力。吴起还借鉴李悝在魏变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明法审令”的主张,极大地提高了楚人对“废其故而易其常”的接受程度,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性。

吴起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客观上有力地维护了楚国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威和社会控制能力,提升了楚国的综合国力。当然,变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吴起作为一个外来者,跻身于楚国上层,力行变法,对楚国旧贵族利益造成了损害,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也是可以想见的。所幸吴起得到了楚悼王的鼎力支持。楚悼王将国政交与吴起,对其言听计从。而吴起事悼王,也极其负责,不辞祸凶,体现出毅然决然的彻底改革精神。

吴起变法的很多措施,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激烈反对。据《吕氏春秋·贵卒》记载,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戚乘机作乱,在楚悼王灵堂上,起而攻击吴起。吴起躲到楚悼王的停尸之处,贵族们用箭射杀吴起,但也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按照楚国法律,“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楚肃王继位后,命令把作乱的贵族全部处死,诛灭三族,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楚国贵族阳城君也因参与此事而逃奔国外,其封地被没收。楚国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力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吴起用这种惨烈的同归于尽的方式,为他在楚国的变法画上了句号。

吴起变法,实际上是在楚国新兴势力的支持下,采取的重大社会变革措施,对战国列强争霸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起变法极大地促进了楚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极大地提升了楚国的综合国力。变法之后,楚国成了南方强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赵,与魏国“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战国策·齐策五》,魏军大败,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的联系也被切断。这是楚国自春秋楚庄王称霸以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这使得诸侯对楚国的强大,都心怀畏惧。

与李悝变法相比,吴起在楚国变法时间较短,变法成果并未完全巩固下来。吴起死后,楚国在政治制度上虽有一些改革,但其军政大权始终掌握在昭、景、屈三家之手,政治上比较腐败。此后,楚国虽一度出现强盛,但后来却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这与变法活动不彻底有关。韩非认为:“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韩非子·问田》)后来楚国历史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一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