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有室内台阶和室外台阶之分,室内台阶主要用于室内局部的高差联系,室外台阶主要用于联系室内外地面,在园林环境中室外台阶应用广泛。室内台阶步宽不宜小于300 mm,步高不宜大于150 mm,连续踏步数不宜小于二级。当高差不足二级时,需设计成坡道。由于室外台阶使用较多,本节仅介绍室外台阶。
为防潮、防水,一般要求首层室内地面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 mm。这部分高差要用台阶联系。
1)台阶的形式
台阶由踏步和平台组成,其平面形式有单面踏步式、两面踏步式和三面踏步式等。台阶坡度较楼梯平缓,每级踏步高为100~150 mm,踏面宽为300~400 mm,当台阶高度超过1 m时,宜设有护栏。在出入口和台阶之间设平台,平台应与室内地坪有一定高差,一般为40~50 mm,且表面应向外倾斜1%~3%坡度,避免雨水流向室内。
在园林环境中,有时为了夸张山势,台阶的高度可增至250 mm以上,以增加趣味。在广场、河岸等较平坦的地方,有时为了营造丰富的地面景观,也要设计台阶,使地面的造型更加富有变化。每一级踏步的宽度最好一致,不要忽宽忽窄。每一级踏步的高度也要统一,不得高低相间。
一般情况下,园林中的台阶梯道都要考虑伤残人轮椅车和自行车推行上坡的需要,要在梯道两侧或中部设置斜坡道。梯道太长时,应当分段插入休息缓冲平台,使梯道每一段的梯级数最好控制在25级以下;缓冲平台的宽度应在1.58 m以上,太窄时不能起到缓冲作用。在设置踏步的地段上,踏步的数量至少应为2~3级,如果只有1级而又没有特殊的标记,则容易被人忽略,使人绊跤。
2)台阶的构造
台阶构造由面层、结构层和基层构成。
面层应耐磨、光洁、易于清扫,一般采用耐磨、抗冻材料做成,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缸砖以及天然石板等。水磨石在冰冻地区容易造成滑跌,应慎用,如使用必须采取防滑措施。缸砖、天然石板等也应慎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结构层承受作用在台阶上的荷载,应采用抗冻、抗水性能好且质地坚实的材料,常用的有黏土砖、混凝土、天然石材等。普通黏土砖抗冻、抗水性能差,砌做台阶整体性也不好,容易损坏,即使做了面层也会剥落,故除次要建筑或临时性建筑中使用外,一般很少用。大量的民用建筑多采用混凝土台阶。(www.xing528.com)
基层是为结构层提供良好均匀的持力基础,一般较为简单,只要挖去腐殖土,做一垫层即可。在严寒地区如台阶下为冻胀土(黏土或亚黏土)可采用换土法(砂土)来保证台阶基层的稳定。
为预防建筑物主体结构下沉时拉裂台阶,应将建筑主体结构与台阶分开,待主体结构有一定沉降后,再做台阶;或者把台阶基础和建筑主体基础做成一体,使二者一起沉降,这种情况多用于室内台阶或位于门洞内的台阶;也有将台阶与外墙连成整体,做成外墙的挑出式结构。
台阶根据使用的结构材料和特点可分为砖石阶梯踏步、混凝土踏步、山石瞪道、攀岩天梯梯道等(图5.38),其结构设计如下:
(1)砖石台阶 以砖或整形毛石为材料,用M2.5混合砂浆砌筑台阶与踏步,砖踏步表面按设计可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也可做成水磨石踏面,或者用花岗石、防滑釉面砖作贴面装饰。
(2)混凝土台阶 一般将斜坡上素土夯实,坡面用1∶3∶6三合土(加碎砖)或3∶7灰土(加碎砖石)作垫层并夯实,厚60~100 mm;其上采用C10混凝土现浇做踏步。踏步表面的抹面可按设计进行。每一级踏步的宽度、高度以及休息缓冲平台、轮椅坡道的位置等要求,都与砖石阶梯踏步相同,可参照进行设计。
(3)山石瞪道 在园林土山或石假山及其他一些地方,为了与自然山水园林相协调,梯级道路不采用砖石材料砌筑成整齐的阶梯,而是采用顶面平整的自然山石,依山随势地砌成山石瞪道。山石材料可根据各地资源情况选择,砌筑用的结合材料可用石灰砂浆,也可用1∶3水泥砂浆,还可采用山土垫平塞缝,并用片石刹垫稳当。踏步石踏面的宽窄允许有些不同,可在300~500 mm变动。踢面高度还应统一起来,一般采用120~200 mm。设置山石瞪道的地方本身就是供登攀的,所以踢面高度大于砖石阶梯。
(4)攀岩天梯梯道 这种梯道是在风景区山地或园林假山上最陡的崖壁处设置的攀登通道。一般是从下至上在崖壁上凿出一道道横槽作为梯步,如同天梯一样。梯道旁必须设置铁链或铁管矮栏并固定于崖壁壁面,作为登攀时的扶手。
图5.38 台阶的构造
(a)砖台阶的构造;(b)条石台阶的构造;(c)混凝土台阶的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