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泥后,大形的轮廓已经呈现在眼前。接下来的是调整。这个环节需要注重分析、判断局部形体在大形关系的结构下的组合关系是否符合自然人体的结构。自然人体各种组合关系始终是人体写生的参照,在此环节,禁止主观臆想。
此时的骨架结构已经被“泥”所覆盖,结构以形体形式呈现。要透过“泥”分析骨架与所附着肌肉是否符合对应自然人体结构关系。这个阶段不能再改变骨骼架构了。调整的视点要放在对比自然人体上,仍以动势、比例、重心关系进行分析、揣摩,利用“影像”,多角度、远近距离观察,再进行“整理”。在局部上,对比自然人体,分析形体组合及组合关系的“合理性”。但在观察、分析及整理局部关系时切记:不在某个节点、局部上细抠,不能拘泥于局部的形体之间的“小关系”处理。
随着上泥与调整,人体结构特征逐渐显露出来了。
两张图片对比,可以看出上泥过程中的变化。但总体动态形体关系始终保持着。
从正、侧面可以明显看出,人体的大形体和局部形体轮廓特征已经呈现出来。
随着整体形象的展现,要通过正、背面检查一下人体的各部位形体关系(转折、转接)是否准确。要反复对照自然人体进行分析、矫正。如头、颈、胸、双肩和盆骨的倾斜度和高低、膝盖和双脚的位置。
从两个侧面检查动态、躯干的空间构成关系。胸腔和骨盆的倾斜角度调整尤为重要。
从3/4角度,检查人体的站姿、胸腔穿插坐落在骨盆上的关系及空间位置是否准确。胸腔和骨盆关系的调整,都要远距离观察是否符合整体结构关系。
从正面、背面看出,随着调整总体关系,形体的丰满度已经逐渐接近自然人体。(www.xing528.com)
总体动态结构和人体比例关系已经得到确认。
3/4角度观察,是矫正人体动态关系不可缺少的环节。
正、背面和后3/4角度观察和调整同样是不能忽视的环节。人体写生要求学生不断观察调整方位,从各个角度观察检测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
调整阶段是在泥量基本加足后,再进一步充实调整。从这两张图片中可以看出泥塑量感的张力已经显现。
通过对形体间的调整(体块),骨骼结构关系更加“具体”。
更加关注整体动态、贯穿流畅及雕塑量感。
整体感觉不断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