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布局
(1)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较高。2010~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二、三产业GDP分布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基本维持稳定的局面,见表3.20-2。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数量分别为2、28和26,占比分别为3.57%、50.00%、46.43%,布局基本与产业结构相匹配。2013年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为197人、7072人和22127人,占比分别为0.67%、24.06%、75.27%。
表3.20-2 2010~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GDP的三次产业分布 (%)
(2)专业布局对接重点发展产业。立项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立项建设的56个专业涉及土建、制造、财经等13个专业大类,专业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辐射带动了相关院校其他专业的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有效支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布局中,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入重要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扩容、快速推进的新时期。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14+10”产业框架体系建设,“两区一带”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广西区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两年来,29所立项院校为北部湾经济区及周边省市的经济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专业区域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一致。“十二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优化提升桂东南地区,加速崛起桂西北和桂中地区。立项专业的区域布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战略规划高度一致,桂东南地区有立项专业32个、桂西北地区12个、桂中地区12个。
桂东南地区的立项专业数为32个,占比57.14%,很好地呼应了“要加快柳州—来宾一体化发展,促进贵港—梧州、玉林—梧州、玉林—贵港、贺州—梧州经济走廊建设,建成具有区域重要影响的城镇群”。本地区集中了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传媒设计大类等立项专业,以及土建大类、财政大类等超过80%的立项专业,这些专业有力支撑了本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重点产业的发展。
桂中地区的立项专业数为12个,占比24.14%,积极响应了“十二五”期间桂中地区完成“重点推进桂中和左右江等治旱骨干工程建设及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并开工二期”要求,立项专业12个,包括制造大类2个、医药卫生大类2个、财经大类2个等,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
桂西北地区的立项专业为12个,占比24.14%,积极响应了十二规划“依托桂林、百色、河池、崇左、贺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桂北城镇群和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桂西南及桂东北城镇带”号召,立项专业12个,包括制造大类3个、材料与能源大类2个、旅游大类2个等,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支撑。
2.中央专项资金带动效应
本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的带动效应有待提高。
(1)政策和机制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一方面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规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项目改革与建设,改革招生考试,积极探索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的方式、方法、路径和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开展共建,通过政策优惠、资源配置等手段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教育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优化专业布局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但是整体带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地方各类经费投入带动作用一般。带动地方各类投入总计0.71亿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安排中央专项资金的58.62%。
对于56个立项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中央专项资金总计1.2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总计0.26亿元;行业企业投入总计0.16亿元;学校自筹总计0.29亿元。中央专项资金带动各类经费投入总计0.71亿元,专业平均125.19万元,带动率为58.62%,如图3.20-2所示。
图3.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平均各类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立项专业中,只有交通运输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两个专业大类的带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11个专业大类的带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校企合作成效
和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范程度提高。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现。宏观政策指导,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立项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立项专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深入生产一线探究生产服务工艺要素,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引进企业设备、师资、案例、生产项目、产品标准,引入企业规范与职业标准,校企共建实训室,为学生创设生产性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以校企平台资源为纽带,将教学延伸到校外,建立学生校外教学与实习基地,将部分专业课程和一些含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板块外移至企业进行传授,有的开辟远程真实生产视频教学,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2)订单培养学生比例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011年为6.33%,2013年为10.80%,提高了4.47个百分点。2013年的订单培养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订单培养比例提高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订单培养学生的比例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电子信息大类,其次是农林牧渔大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财经大类等,其中所有专业订单培养比例均在50%以下,见表3.20-3。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13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电子信息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大类、交通运输大类5个专业大类。
(3)合作企业投入大幅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2011年为11.28万元,2013年为46.36万元,增长率为311.06%。2011和2013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专业大类2011年和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比例 (%)
和2011年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企业投入总体上有所上升,是受到生化与药品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的大幅度上升的影响。生化与药品大类2011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为2.50万元,2013年为34.00万元,增长率为1260.00%;电子信息大类2011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为10.33万元,2013年为114.73万元,增长率为1010.33%。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8个专业大类的2013年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和2011年相比,均有所增长,且增长率均在50%以上,其中7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4.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项目建设专业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优化,为立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1)双师型教师数大幅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数量2011年为11.75人,2013年为20.86人,增长率为77.53%。
2013年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土建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制造大类等。医药卫生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的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20-4。
表3.20-4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和2013年双师型教师数 (单位:人)
(续)
案例:以“双向互聘”为平台,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充分发挥理事分会成员单位的作用,实施了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队伍、兼职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培养。
通过两年的建设,建成了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等配套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依托专业理事分会,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和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等途径,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毛萍、李振榕等5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教师职业能力快速提高,李振榕、毛萍等教师顺利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考核,程艳、张桂鸣老师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考核,并多次担任自治区级汽车营销、汽车维修等相关项目技能大赛的裁判员,教师技能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双向互聘”制度,建设期间,廖建辉、程艳等5名老师被聘为企业技术顾问、培训师,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其他支持,合作企业南宁市广缘汽车集团技术总监林业贵等14人企业技术骨干被聘请为兼职教师,并参与教改项目和教学项目。“双向互聘”制度的实施很好地提高了专业教学团队实践能力,实现本专业教师总数达到26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程比例达到52%,双师素质比例100%,专业教学团队成为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2)兼职教师数量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2011年专业平均兼职教师数量为8.34人,2013年为13.63人,增长率为63.43%。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大类兼职教师数量由多至少依次为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增幅最高为交通运输大类,其次为土建大类、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等。增长率超过100%的专类大类包括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旅游大类等专业大类。2013年兼职教师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为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财经大类4个专业大类。
(3)专任教师培训机会大幅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培训时间2011年为6.55天,2013年为13.29天,增长率为102.81%。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8个专业大类的专任教师培训机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专任教师科研经费有所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专任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到账额2011年为0.41万元,2013年为0.54万元,增长率为33.10%。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中专任教师科研经费较高的的专业大类依次为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旅游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两个专业大类的增幅超过1万元;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包括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旅游大类等4个专业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教师科研人均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社会服务效果显著,科研成果丰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制药技术专业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技术服务效果显著。立足于广西天然植物资源的应用与开发,利用生化制药技术实训基地的技术优势与先进设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积极主动为广西及桂林市制药企业开展天然植物制品的中试生产。目前,共开发了罗汉果甜甙、银杏黄酮等30多个产品。2011年利用校内天然药物提取及分离中试工厂,为桂林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然药物9个相关产品进行了中试生产,为广西医科大学某部门、桂林漓江制药厂、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有限公司进行了18个药物产品的中试生产。2012~2013年,为桂林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企业进行了14个产品的中试生产。
树立“大职教观”,发挥了教育培训、科技开发综合职能。从服务行业产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行业企业,了解企业的内在需求,为制药类、化工类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为他们进行员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近三年来为社会培养的人数共计502人次。
通过建立的应用化学研究所,积极主动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协助企业完成新产品开发,为企业进行中试生产,与企业一起申报横向课题等。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共两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合作申报了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基于广西特色水果筛选高效复方抗氧化剂的研究”(任务书编号:FPRU2013-6,获得资金3万元,本项目对该横向项目资助资金5万元)。
5.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校内实训室规模扩大,实训工位和设备台套数、设备值、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适应了学生规模扩大对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www.xing528.com)
(1)生均实训设备值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生均实训设备值2011年为0.92万元,2013年为1.46万元,增长率为58.46%。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均校内实训室设备值超过3万元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增幅均超过1万元。材料与能源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的增长率超过100%。
2013年生均实训室设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大类、土建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其他7个专业大类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均工位数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生均工位数2011年为1.04个,2013年为1.44个,增长率为37.95%。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中,生均工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土建大类等8个专业大类,其他5个专业大类的生均工位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2011年相比,生均工位数增幅最高的专业大类为公共事业大类,其次为轻纺食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增长率超过50%的包括公共事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旅游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
6.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和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1)实践课时比有所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实践课时比2011年为52.96%,2013年为57.97%,提高了5.01个百分比。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轻纺食品、生化与药品大类、财经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平均实践课时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信息化教学投入较低。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平均投入为17.63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轻纺食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两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平均信息化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专业特长,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长,积极参与、承担学校数字化校园部分项目的建设任务,研发而成的应用软件已广泛投入使用,目前已有的研发成果有:
创建了学生学习微信平台。平台提供了学院资讯、专业方向信息查询、教室信息查询、学院各类活动的公告与查询、学院地图导航、在线咨询服务、群发通知等七大功能模块。平台架起了学院领导与教师、学院与学生、教室与学生之间的立体化信息沟通桥梁。
开发了课堂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教学督导组每天课堂巡查情况、相关情况可通过系统及时向专业负责人、学院领导汇报;教务科可通过本系统管理任课教师填报的教学日志,自动汇总工作量统计表,以便有效地监控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完成教学档案存档工作;学生科可通过本系统查阅学生考勤数据,及时作出管理决策,确保学院保持良好的学风。
建立了精品课程资源库共享平台。平台参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公开课的教学资源组织结构,便于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也便于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索引和管理。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随时进行教学与学习交流,上传或下载各类资源。
丰富了优质网络课程的建设资源。完善与建立5门课程的课程网站,在网站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教学课件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任务载体,按照工程的流程实施教学。
7.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和2011年相比,2013年招生与人才培养水平指标发生了一些变化。
(1)招生计划完成率下降。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2011年为110.39%,2013年为106.18%,降低了4.21个百分点。
(2)新生报到率有所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的新生报到率2011年为83.50%,2013年为86.40%,提高了2.90个百分点。
(3)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2011年为86.81%,2013年为95.38%,提高了8.57个百分点。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中轻纺食品大类、农林牧渔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3个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100%;所有的专业大类的双证获取率均有所增长,其中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5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超过10了个百分点,增长率最低的是生化与药品专业大类,为1.16%,见表3.20-5。
表3.20-5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4)对母校的满意度很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满意度为92.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8.25个百分点。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旅游大类等12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制造大类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满意度只有82.21%,低2.18个百分点。
(5)学生获奖情况较好。广西壮族自治区项目专业学生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了很多奖项。
案例:人才培养质量凸显,技能竞赛收获颇丰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全国、省级的各类各项比赛,成绩显著。武术、健美操、舞蹈啦啦队、篮球等项目获得国家级、自治区比赛奖项30余项,其中第一名(一等奖)20项、第二名(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8.经济发展贡献度
各专业不但通过人才培养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而且通过社会服务、科研服务等途径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毕业生人数稳步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共有毕业生7053人,专业平均125.95人;2013年共有毕业生9231人,专业平均164.84人。2013年毕业生比2011年增加了2178,增长率为30.88%。
其中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等4个专业大类2013年毕业生人数均超过了1000人。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人数见表3.20-6。
表3.20-6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2011年为93.56%,2013年为96.44%,提高了2.88个百分点。
13个专业大类2013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0%。初次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大类依次为土建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旅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制造大类等。初次就业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旅游大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见表3.20-7。
表3.2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
(续)
(3)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87.39%,比全国平均水平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平均专业对口率超过90%的专业大类有医药卫生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土建大类等5个专业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等9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对口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012届毕业生专业离职率较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立项专业2012年毕业生离职率为16.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56个百分点。离职率低于5.00%的专业大类包括交通运输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土建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离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专业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大度提升。总体上,2011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为12.48万元,2013年为38.57万元,增长率为209.05%;2011年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到款额为8.48万元,2013年为15.21万元,增长率为79.36%。2011年和2013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和专业平均科研项目经费到款额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20-3所示。
图3.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2013年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2个专业大类的社会服务总收入的平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20-8。
表3.20-8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 (单位:万元)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科研经费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2013年科研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3个专业大类,见表3.20-9。
表3.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平均科研经费 (单位:万元)
案例:社会服务能力助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纽带作用,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能动性,专任教师主动出击,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双向培训等,带动企业技术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对区域内中职学校的技术支援和专业建设指导,促进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的社会服务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大多服务于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千亿元产业、文化产业以及大力发展的四大新兴产业群,在建设期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毕业生180人,其中服务于广西区域内单位的毕业生有15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8%。
积极开展印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向区域内相关企业推广应用,引领企业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通过《2012基于广西创意文化产业的数码快印企业的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引领企业应用先进技术,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与效益,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建设期间,专业为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技术研发项目服务共2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试验与推广应用1项,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共2项,创造效益50多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