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产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高校产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的主要举措为:加强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和专业建设项目组;健全监控机制,建立了统筹与协调机制、监控与预警机制、绩效与问责机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累计带动各类投入约0.39亿元,是上海市统筹安排中央专项资金的58.95%。对于25个立项专业,上海市统筹中央专项资金总计0.6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总计约0.3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总计18万元;学校自筹总计198.2万元。

高校产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1.专业布局

(1)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较高。20102013年,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GDP分布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增长的态势,见表3.9-2。上海市立项专业的第一产业专业1个,占4%;第二产业专业6个,占24%;第三产业专业18个,占72%;专业的三次产业比例与产业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各立项专业所在学校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对专业建设的关注度,强化了专业建设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理念,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新格局。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目标,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制造”。

3.9-2 20102013年上海市GDP的三次产业分布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3.jpg

(2)专业布局与重点发展产业全面对接。围绕国家战略,服务重点工程。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为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工程项目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传统优势,抢占新兴产业。紧贴国家和上海市“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传统优势专业为基础,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或组建新兴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享行业企业资源、实施合作教育,培养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聚焦民生需求,提升服务水平。面向普通百姓关注的生活服务类和文化教育类产业,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服务能力和社会辐射效果。

对接国际标准,深化交流合作。围绕上海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依托上海地域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通过与大型跨国集团企业、国外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合作,引进高水平师资、先进课程体系或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

(3)专业区域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一致。“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和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浦东新区立项专业6个,徐汇区立项专业6个,奉贤区立项专业5个。

浦东新区立项专业数为6个,占比24.00%,很好地呼应了“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的战略规划。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在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周年、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的新起点上,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大力推动浦东二次创业和新一轮区域功能开发,更好地发挥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在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在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全力推动浦东实现新跨越。本地区集中了轻纺食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的立项专业,这些专业支撑了浦东新区的发展。

徐汇区立项专业数为6个,占比24.00%。“十二五”期间,徐汇区围绕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通过引进高水平师资、先进课程体系或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地区集中了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的立项专业,这些专业加强了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与交流,课程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融入行业标准,培养了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奉贤区立项专业数为5个,占比20.00%。围绕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对接产业需求,适应产业发展,为区域产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本地区立项专业包括制造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旅游大类,这些专业依托专业传统优势,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为行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杨浦区立项专业数为3个,占比12.00%。本地区立项专业包括土建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围绕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对接产业需求,适应产业发展,为区域产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闸北区立项专业数为2个,占比8.00%。本地区立项专业包括文化教育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紧贴国家战略性产业行业,依托行业传统优势,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为行业培养大量急需高素质人才。

宝山区立项专业数为1个,占比4.00%。本地区立项专业为土建大类,结合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深化内涵建设,建成市级精品课程、市级教学团队,具有比较鲜明的行业特色,在高职同类专业中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嘉定区立项专业数为1个,占比4.00%。本地区立项专业为法律大类,围绕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对接产业需求,适应产业发展,为区域产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松江区立项专业数为1个,占比4.00%。本地区立项专业为农林牧渔大类,紧密结合上海市对畜牧兽医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就业质量有所提升,转向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就业岗位向核心工作岗位迁移。

2.中央专项资金带动效应

(1)政策和机制带动作用明显。上海市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创新了优化专业布局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上海市教委、财政局联合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会同学校举办方,落实项目责任,实施过程管理,完成验收工作,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上海市的主要举措为:加强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和专业建设项目组;健全监控机制,建立了统筹与协调机制、监控与预警机制、绩效与问责机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

(2)地方各类经费投入带动效果一般。累计带动各类投入约0.39亿元,是上海市统筹安排中央专项资金的58.95%。

对于25个立项专业,上海市统筹中央专项资金总计0.6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总计约0.3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总计18万元;学校自筹总计198.2万元。上海市地方财政对于立项专业的专业平均投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偏低,因此总体上,上海市立项专业的中央专项资金带动效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9-2。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4.jpg

图3.9-2 上海市立项专业平均各类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在上海市所有立项专业中,法律大类和公共事业大类的中央专项资金投入带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的带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校企合作成效

与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质量和规范程度提高。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推进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建设“四个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各建设专业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形成了一批品牌专业,整体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校企合作制度可行、完善,文件规范,保障有力,长效机制初步形成,85%的建设专业已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完成教学任务,专业的教学过程和行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大幅提升,“双证书”获取率大幅提高。

利用第三方评价作为契机,各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促进高职发展的制度初步形成。上海市初步建立起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国际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全球最大营销传播集团WPP合作,共育国家紧缺的创意策划领军人才和营销传播执行人才。专门从英、美、德等国际一流公司共聘请42位资深创意总监任课,按照业界最新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行专业课英文教学,课程与教学由企业主导,调动国内外专业人才资源、实例经验及海外培训资源,共同负责国际教学团队建立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制定、教学方法研究设计、教学内容研发、项目实例操练评估、学生实习就业辅导,使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框架、教学模式符合营销传播人才的国际化标准。本着“一天教育等同一天执业”的职教理念,强调“教室就是办公室,课堂作业是行业实战案例”。通过两年建设,本专业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决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夺取国际顶尖传媒创意赛事D&AD(黄铅笔)的“年度最佳奖”,是迄今中国大学生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2)订单培养学生比例有所增加。上海市立项专业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2011年为13.33%,2013年为12.79%。2013年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立项专业3个专业大类的订单培养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土建大类、法律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见表3.9-3。

3.9-3 上海市各专业大类2011年和2013年订单培养学生比例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5.jpg

(3)合作企业投入大幅增加。上海市立项专业的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2011年为56.05万元,2013年为126.40万元,增长率为125.51%。2011年、2013年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土建大类和旅游大类,2013年的专业平均合作企业投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立项专业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优化,为立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1)双师型教师数大幅度增加。上海市立项专业的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2011年为9.4人,2013年为17.72人,增长率为88.51%。

2013年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农林牧渔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农林牧渔大类、制造大类的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上专业平均双师型教师数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9-4。

(2)兼职教师数量大幅增长。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专业平均兼职教师数量为4.52人,2013年为9.16人,增长率为102.65%。虽然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兼职教师数量实现了翻番,但总体上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大类兼职教师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2013年兼职教师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公共事业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其他专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9-4 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双师型教师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6.jpg

(3)专任教师培训机会有所增加。上海市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培训时间,2011年为5.92天,2013年为12.05天,增长率为103.47%。

2013年,上海市生化与药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的专任教师培训机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运输大类、旅游大类等专业大类的教师培训机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专任教师科研经费大幅增加。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专任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到账额为0.50万元,2013年为1.56万元,增长率为209.03%。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的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专任教师平均科研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中专任教师科研经费最高的专业大类依次为轻纺食品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制造大类等;轻纺食品大类、土建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6个专业大类的增长率都超过100%。

5.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上海市立项专业校内实训室规模扩大,实训工位和设备台(套)数、设备值、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了学生规模扩大对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

(1)生均实训设备值居全国前列。2011年上海市立项专业的生均实训设备值为3.67万元,2013年为6.26万元,增长率为70.4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的生均实训设备值仅有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和公共事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专业大类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建立“校中厂”,推进生产性实训,提高行业影响力(www.xing528.com)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开办了适应生产性教学的“校中厂”,制定了面向职业岗位群的“2年半工半读+1年师徒传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基于文物修复工作岗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面向社会承接文物修复、复制等业务,在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场和大师工作室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截至2013年10月,两年内承担的技术服务项目的产值已经超过150万元,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2)生均工位数高位增长。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生均工位数为2.25个,2013年为3.09个,增长率为37.8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实现了高位增长。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中,生均工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旅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法律大类、土建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制造大类。与2011年相比,2013年增长率超过50%的专业大类包括轻纺食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

案例: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具有特色的航海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围绕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航运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具有特色的航海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央财专项资金,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成设施完整、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在数量和功能上全面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标准和国内海船船员适任上岗相关标准的最新要求,并加快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面向中海集运中海油运等大型航运企业全面开展履行STCW公约培训,截至2013年9月,共培训船员约14125人次,培训收入约763万元。其中BRM培训项目获得上海海事局和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与2011年相比,2013年立项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得到提高。

(1)实践课时比有所提高。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实践课时比为50.38%,2013年为54.54%,提高了4.16个百分点。

2013年,上海市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土建大类、法律大类6个专业大类的平均课时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旅游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6个专业大类的课时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案例:形成专业群,构建专业生态链,共同推进实践教学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传统专业的技术优势,集合成以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大安防技术”特色专业群,同时以专业群建设激活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专业生态链,以满足技术防范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学院与上海市公安局技防办(政)、公安部三所(研)、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行)及有关安防企业(企)共建专业群、共育技防人才。建立了由政、校、行、研、企参与的安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发展,建设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办定向班、与企业合作办“厂中校”、建设教学团队,引入上海市安全防范报警协会专家组对安防专业进行评价。

(2)信息化教学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立项专业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平均投入为40.92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土建大类6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平均信息化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轻纺食品大类、制造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市立项专业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校企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涉外护理专业与世界最大医学出版社“爱思唯尔集团”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唯一具备中英文对照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该专业师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实现300项护理核心技术在线教学。

案例:借鉴行业企业经验,更新课程体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水平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字出版专业设立之初,就向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数字出版部的专家咨询,并参考了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专业的培养方案。所以,在2012年3月底举行的数字出版重点专业建设专家论证会上,来自行业企业的各方面专家都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予以肯定,认为本专业从新建之初起的课程体系,在出版知识方面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尚需进行局部的调整、完善,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具体建议。在后来进行的多次社会调研中,建设团队在了解企业生产特点的同时,也向企业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在改进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专业建设团队把主要力量放在调整、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上,同时也注意根据行业职业标准的调整及时对出版方面的课程进行调整。

7.人才培养水平

上海市立项专业,与2011年相比,2013年人才培养水平指标大多有提高。

(1)招生计划完成率有所下降。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为100.09%,2013年为95.95%,降低了4.14个百分点。

(2)新生报到率有所提高。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的新生报到率为91.86%,2013年为92.68%,提高了0.82个百分点。

(3)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有所提高。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77.72%,2013年为90.09%,提高了12.37个百分点。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中医药卫生大类、制造大类、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为100%;公共事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等专业大类的增幅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双证书获取率有所下降,见表3.9-5。

3.9-5 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7.jpg

(续)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8.jpg

(4)对母校的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74.9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法律大类、交通运输大类3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满意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学生获奖数量和层次提高。上海市立项专业学生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奖数量和层次逐年提高。对专业报告的全文检索显示,25个专业在总结报告中对项目专业学生在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获奖进行了梳理。

案例:立项专业建设期间学生获奖情况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名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2名学生在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社会数字出版专业技能竞赛,与清华大学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台比武,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单项奖2项;“方正杯”高等院校版面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8.经济发展贡献度

立项期间,上海市立项专业不但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且专业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上海市2011年共有毕业生2191人,专业平均87.64人;2013年共有毕业生2040人,专业平均81.60人。2013年毕业生比2011年降低了151人,下降率为6.89%。

立项专业毕业生人数超过300人的专业大类有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制造大类。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人数见表3.9-6。

(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所提高。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86%,2013年为97.24%,上升了3.38个百分点。

2013年10个专业大类的初次就业率超过90%。初次就业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公共事业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法律大类等,见表3.9-7。

3.9-6 上海市立项专业2011年和2013年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978-7-111-51551-7-Chapter03-109.jpg

3.9-7 上海市立项专业大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

978-7-111-51551-7-Chapter03-110.jpg

(3)201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82.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的平均专业对口率超过90%。对口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包括农林牧渔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在内的4个专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旅游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法律大类7个专业大类的专业对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2012届毕业生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立项专业2012届毕业生离职率为14.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等5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事业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法律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的毕业生离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专业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大幅提升。上海市立项专业的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总体上,2011年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为37.24万元,2013年为102.42万元,增长率为175.03%;2011年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到款额为8.96万元,2013年为38.78万元,增长率为332.81%,如图3.9-3。

978-7-111-51551-7-Chapter03-111.jpg

图3.9-3 上海市立项专业平均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交通运输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2013年上海市交通运输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制造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的社会服务总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3.9-8。

3.9-8 上海市立项专业平均社会服务总收入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112.jpg

2013年上海市立项专业科研经费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为农林牧渔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制造大类。2013年科研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制造大类等7个专业大类,见表3.9-9。

3.9-9 上海市专业平均科研经费 (单位:万元)

978-7-111-51551-7-Chapter03-113.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