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师学术训练:参差不齐及其原因

大学教师学术训练:参差不齐及其原因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中,“1980s入职同期群”在1978年至1985年间进入大学读书,年龄上参差不齐,最年长者已是28岁。苏力认为这种变动或许导致“1980s入职同期群”[16]的职业训练不够专业化和规范化,导致他们中出现重大学术贡献的学者的概率可能要低于下一代经过专业化训练的学人,这对于知识的贡献是一个缺憾。早期的学术训练更容易内化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这种效力会一直持续到职业生涯的结束。

大学教师学术训练:参差不齐及其原因

在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中,“1980s入职同期群”在1978年至1985年间进入大学读书,年龄上参差不齐,最年长者已是28岁。之后本科毕业后仅有3人选择了继续深造,2人在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工作,1人在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工作;3人直接进入大学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又继续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余人则分别流向不同的行业,而后又转入大学工作。“2000s入职同期群”中本科毕业后16人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占比达到88.9%,其中2人硕士毕业后进入大学工作,14人是直到完成本专业所有学历教育后才进入大学工作;2人在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再进入大学工作。而中间一个同期群中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比例为75%,居于最早和最晚入职同期群之间。

布莱克本与哈维格斯特(R.Blackburn&R.Havighurst)对美国年长学者职业经历的研究发现,那些学术活跃者的特征是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而较少在不同行业或岗位之间转换,而相对不太活跃者的职业经历一般是先从中学教学开始,后又进入大学工作,职业后期更可能转向行政管理工作。[14]陈晓剑等人的研究证实,教育的连贯性对于学术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对我国“97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连贯性与成长路径进行的研究发现,成长路径的教育连贯性越好,平均成才的人数越多,越有利于研究人才的成长。[15]A-PHY1的教育经历也许能够对此予以佐证,他本科时候即开始接触到科研,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对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受过系统的研究生专业训练后选择了学术职业。2011年又适逢国家推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契机,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A大工作。

本科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就进入了实验室,有专门的老师带着一起做科研。我慢慢学习他们如何入手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什么思路和途径,国际上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慢慢就对科研产生了兴趣。之后继续读研究生,到国外拿到博士学位。(A-PHY1,“2000s入职同期群”)

当然这种教育的中断并非个体的选择,而是突如其来的社会变动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苏力认为这种变动或许导致“1980s入职同期群”[16]的职业训练不够专业化和规范化,导致他们中出现重大学术贡献的学者的概率可能要低于下一代经过专业化训练的学人,这对于知识的贡献是一个缺憾。但某种程度上这种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博学多识、理论联系实际、擅长表达的特点。农业问题研究专家陈一咨就高度赞扬这代人对农村现实有深刻的了解,求真务实和独立思考,同时对农村和农民抱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在1980年成立农村发展研究组时,重用他们开展大规模的实地调查,为推行农村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7]

他们的许多基础知识也许不如之后经过完整中小学训练的大学新生那么系统,但是他们的知识面一般说来要比之后的大学新生特别是文科新生要宽广,并且理解要深一些。加之他们入校前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也促使了他们对大学教师的教学有更多的经验验证和反思,促使他们下意识地较能够“理论联系实际”。[18]

表5-3 不同入职同期群本科毕业后去向

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最重要时期即研究生阶段,尤指博士阶段的专业训练,因为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完成从研究问题选择、方法训练、发表风格、专业价值与态度、职业认知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克兰[19]、艾里斯[20]、哈根斯[21]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学者职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从何处起步,亦即他获得博士学位的院校声望。布莱克本与哈维格斯特发现,博士起步的时间同样重要,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早晚是预测后期学术产出的一个重要因子。早期的学术训练更容易内化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这种效力会一直持续到职业生涯的结束。[22]在“1980s入职同期群”中,所有教师都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中,A-MATH4的教育经历最为特殊,当年他同时考上了本科和研究生,两相权衡之下选择直接攻读研究生。

我属于成分不好的一类人,可能是这个原因没有被录取,我第二年1978年10月份再考,既考本科,又考研究生,两个都录取了。当时比较缺人才,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就可以,不需要你读过大学也可以考,自然我就去读研究生了。(A-MATH4,“1980s入职同期群”)

另外,访谈中A-MATH2老师提及当年高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鼓励在岗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以提升学历水平。而笔者在翻阅A大学的人事档案时确实发现了一份相关文件。这份发布于1998年的文件要求“凡大学本科毕业进校工作、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和干部,都必须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职进修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课程并成绩合格,是本科毕业的人员晋升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A-MATH2坦言,这种速成班更多是为了应付学校职称晋升的学历要求,未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带来多大的帮助,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考研。(www.xing528.com)

我们本科毕业在高校算是学历最低的了,学校要组织大家上进修班,才有升职的可能。本科学历的你如果要向上晋升肯定要读研究生的,保底就是学校给你上进修班,一个学期上几次课。但也有很多人自己去考研,毕业了就读研究生了,有的人是过了两年之后读研,因为当时的政策是两年之后才能考研。(A-MATH2,“1980s入职同期群”)

“1980s入职同期群”教师中持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69.2%,低于其他两个较年轻的同期群。A-HIS5老师说当年之所以没有选择继续读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能够胜任这代人导师的学者一般为“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基本年事已高接近退出学术职业;其次,当时职称晋升对于博士资格并无要求,因此他们早已升至高级职称,成为相对成熟的研究者,并且已经开始指导学生,因此对于攻博并无太多学术和现实的需要。

本科读完就读了硕士,当时我导师问我要不要继续读博士,那个时候一方面,我很狂傲,认为如果我是有出息的话,硕士就够了,不需要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我出身农村,就是想工作,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直到今天我没有博士学位。后来工作的过程中,眼界高了,越来越感觉到单纯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在我这个领域中能够做我导师的人不多了,我又不愿意为了学位去拿学位,因为对我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读了博士未必对我的学术有很大的提升。我很感谢那时候的环境,我尽管只有硕士学位,但我成长的道路可能比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走得还要顺利得多。(A-HIS5,“1980s入职同期群”)

相比“1980s入职同期群”,“1990s入职同期群”和“2000s入职同期群”目前全部持有博士学位,但前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较后者大了两岁,且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比例也较后者低。三个同期群教师在博士持续时间上几乎没有差异,但是若计算本科学位到博士学位的间隔时间,显然越是后出生的同期群,间隔时间越小。不可否认,随着整体知识的演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较晚的群体在理论素养、方法规范、实验设备操练、计算机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此外,后两个群体在读博期间获得国外高校交流访问的机会这个指标上并没有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访谈者普遍表示这段国外交流经历对于开阔眼界,拓展学术合作交流网络,提高科研水平都有较大的帮助。

表5-4 不同年代大学教师研究训练情况

读博期间去法国交流访学过一年,开阔了眼界。(A-HIS4,“2000s入职同期群”)

访:读研期间的国外学术交流经历对您的学术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我去的都是国外最顶尖的学校,就我们这个研究方向,可以说是最好的,最牛的老师就在那里,所以你在那里,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看问题,视野会更开阔。同时,你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这种研究的小问题,就会想作者是不是太low了,我自己也不会为了写文章,为了凑论文篇数而做科研,要做就做好一点的问题。(A-MATH1,“2000s入职同期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