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H1老师2005年进入A大学工作,在回顾自己刚刚工作的那段经历中要处理各种杂事而无法专心科研时,她用“恐慌”两个字进行概括。适逢那时学校出台了一个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研修的新政策,在当时那种工作状态下,她就主动申请并抓住了这么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以摆脱那种困境。
当你真正工作了,才发现你肯定不可能像读书的时候一门心思做研究。刚工作的前两年你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做些杂事,那时候不光要上课,还要做学生辅导员,占了我很多时间,所以花在科研上的时间一下子就少了。不像读书的时候,我基本上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可以百分百地把时间都投入在科研上,前两年没有做什么东西出来,那时就有一种恐慌的感觉。(A-MATH1,女,理科)
研究生毕业学校的组织文化与工作单位相差太大,也是造成职业初期教师适应困难的一个因素。[13]他们对学术工作和大学组织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图式,假如新的组织与预期不符,就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和不适。A-EDU6老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某境外高校后,直接进入A大学工作,她原先所在的博士学校及各个学院都有专门的科研办公室协助教师处理各类行政事务,入职后她才发现现在单位中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除了教学、科研任务外,她还承担了辅导员、系主任助理、项目联络人等工作,而往往这些事情对时间的要求都极高:上课时间固定,所以必须提前备课;学生评奖,也须及时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必须立即出面调停。似乎哪一件事情的紧迫程度都高于她静心坐下来做自己的科研工作,然而这些烦琐的事务工作对于她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工作而言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学校考评其实是考评科研成果,因此她认为这些工作无趣且没有成就感,更致命的是,它们以及这种工作状态本身还在渐渐消磨着她的学术激情。
你要做很多行政事情,比如说我要做辅导员,然后还要做系主任的助理,然后还有项目的负责接待联络什么的,然后还有另外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堆在一起,然后都在头几年,然后你就很多时间就是忙于应付这些事情。要知道高校老师时间安排的重要性,考评其实是考评学术成果,但是你对这个状况完全没有办法去管理,因为你面临的很多其他事情都是很紧急的事情,比如说,你第二天要上课你不能今天不备课吧,你第二天不能上课不去吧,然后你学生要评奖学金了,你得给他们弄吧,不能拖,然后学生出现矛盾了,吵架了,你作为辅导员得去协调吧,你不能说等一等,我这篇论文还没写完,等我写完论文,对不对?然后我就发现每天都是事赶事,事赶事,基本没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做做学术科研。(A-EDU6,女,社科)(www.xing528.com)
A-ECO2老师向笔者描述了另一个实验组一位同事如何因为杂事太多而耽误了教学和科研任务,影响了聘期考核,最后不得不离职的故事。相比那位同事,他觉得自己还算幸运,直接领导的理念就是尽量减轻年轻教师的课时量,基本不安排任何行政任务。虽然这些事务并不属于教师的本职工作,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空间,毕竟自己的去留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还仰赖于这些行政和学术领导的评价。李志锋等人的研究解释了年轻教师这种顺从背后的原因,院系教授会对所有教师的职务晋升有影响,且晋升职务层级越低,受“院系教授会”的影响越大。[14]
那个老师这个学期有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又碰到他们实验室评估,领导把准备评估材料的任务交给他了。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简况以及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实验室里有很多老师,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他们只需要提交原始材料,负责整理的这个人必须要读懂所有老师的材料,才能融会贯通,把这些内容整合到Word文档,填各种表格,做各种PPT,最后汇总成一个材料给上面的人去汇报。这个过程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前前后后至少两个月。结果因为这个工作影响到了他的教学评估,有些本科生会把分数打得非常低。教学都是这种状况,更别提写论文了。(A-ECO2,男,理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