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大学行政后勤管理综述(1922~1966)损失与研究

云南大学行政后勤管理综述(1922~1966)损失与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农学院制订了木棉场实施计划。年来因云南省木棉推广委员会在滇南一带之提倡、推广,耕种面积已达数万余亩,结果极为良好。惟木棉栽种问题甚多,必须试验研究,方能根本解决。(下略)三、事业进行步骤:本场试验研究及经济栽培二部分,期以三年有成。5月底,一切筹备工作就绪,弥勒木棉场正式宣告成立。

云南大学行政后勤管理综述(1922~1966)损失与研究

1.弥勒木棉场

木棉又称海岛棉,是一种长纤维作物,原产于南美洲,早年传入我国,尤以滇南种植较为普遍。学校为了科学试验和增加经费,决定建场试种,并作推广。1944年2月,校长室致文总务处,建议在弥勒县朋普镇十里碑坡(又称十里铺)地方,请领荒地千亩,建立棉场。2月11日,经校长、总务长钤印后,以校长名义致函建设厅长杨文清:“弥勒县属朋普镇南十里碑坡有荒地约千亩,系属公有,尚未开垦。该项坡地,土质深厚,种植木棉,极为适宜。我国自抗战以来,重要棉区相继沦陷,各纱厂所需原料至感缺乏。当兹建国与抗战齐头并进之时,若不亟谋补救以奠定纺织工业之基础,则将来战事结束,将无法与列强竞争而求工业上之独立。本省土质气候于棉作尚宜,亟应推广种植以谋自给自足,藉塞漏巵。敝校有鉴及此,爰拟就该处荒地开垦,设一农场,种植木棉。一作品种病虫害之改良研究,二为本校百年之计奠一经济基础,三亦不无小补于国家生产之增加,四并有裨益于吾滇学术之发展。经费方面,农民银行已允赞助。请其核准,并希同意后呈请省府转饬弥勒县,将其地拨归学校以作实验,此请蒙建设厅允准。”

在此之前,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也在该县领得荒地以建棉场,学校恐双方地垠有所冲突,3月上旬,熊庆来特以系弥勒县籍之关系,以个人名义致函该县县长蒋子孝,预为知照。其函如下:

子孝县长仁兄勋鉴:

台端学优识远,且抱建设宏愿,往长吾邑,吾邑之兴可拭目待,甚幸甚颂。敝校拟在朋普领十里碑坡公荒千亩,设木棉场,但闻经济委员会已径向县府领得,但属事实而无法变更,则敝校只得另于他处具领。……务请执事予以保留。

敬颂

勋祺

弟 熊庆来 顿

3月21日,蒋子孝复函学校,告以“朋普东南三岔口、刘家坡及朋普北四简标有公荒约五百亩,拟均由校具领垦殖”。因学校请领之地确与省经委收花处所领之地发生冲突,后由收花处邢主任、云大农学院与省合作金库合办的朋普合作实验糖厂厂长陈克功、弥勒县建设科长山之寿三方会勘,决定十里铺及小红沟荒地归收花处领用,而三岔口、刘家坡私荒约200亩,四简标人行路以西公荒约200亩、私荒约300亩,共约700亩,归云大领用。领用荒地事既定之后,5月23日,熊庆来与农学院教授曾勉之等不顾炎夏,风尘仆仆,驱车前往朋普地方亲作最后之实地考察。不久,即办理了承领手续。与此同时,农学院制订了木棉场实施计划。其文如下:

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弥勒木棉场事业实施计划

一、引言:木棉为云南特产,纤维细长,为吾国唯一之细纱原料。年来因云南省木棉推广委员会在滇南一带之提倡、推广,耕种面积已达数万余亩,结果极为良好。农民以投资轻而获利厚竞先垦植,逆料将来栽培面积势必逐渐增加。惟木棉栽种问题甚多,必须试验研究,方能根本解决。本校农学院为西南最高农业学术研究机关,负有改进农业责任……考本场设置之最后目的,一在举行试验研究,谋木棉栽培方法、品种改良及病虫害防治问题之解决;一在举行合理的经济栽培,以作公私棉场之示范。

二、事业进行原则:本场事业分为二部分:一为试验研究;二为经济栽培。(下略)

三、事业进行步骤:本场试验研究及经济栽培二部分,期以三年有成。(下略)

四、组织及人员:本场隶属于云南大学农学院,设主任一人,秉承农学院长主持场务;下设技士二人,一负试验研究责任,一负经济栽培责任,并各以助理员一人协助之;另设事务会计一人,负事务及经济出纳之责。至经常场工暂定十名,由农学院就农林总场农工抽调之。

五、经费来源:本场经常费除由云南大学按月拨付外,并请求农林部补助试验研究经费。至经济栽培部分之事业费,则向中国农民银行息借。

六、事业结果之预期:预定于三年内对各项试验研究工作有初步之结果,以供公私棉场之参考,能将经常支出及临时事业费收回,而入于自给自养之阶段。第四年起棉花大量生产,除维持经常开支外,将所有盈余以一部分补助当地小学,一部分提供农学院作学术研究费用。

5月底,一切筹备工作就绪,弥勒木棉场正式宣告成立。地址设于朋普镇南皇粮田村,距该镇约5公里。木棉场主任由农学院长蒋蕙荪兼任,代理负责人为陈佑兴,场内驻技术员1人,先后为叶树藩、戴桥松、聂鑫等,助理时设时撤,初期长工2人,最多时为8人,农忙季节加雇短工,人数视实际需要而定。

经费一项,除由学校拨给8人薪津外,概由农民银行昆明分行蒙自区办事处贷款扶助及产品售款以为维持。其贷款情形,计1944年度贷得国币45万元,1945年度120万元,1946年度137万元,1947年度1350万元,后加金元券700元。利息多为3分6厘,外加1厘推补费。货款及售款主要用于征购土地、建造房舍、购买耕牛、制办农具、雇用临工、积聚肥料等项。关于事业费,每年均作预算,如1946—1947年度的预算如表3-27:(www.xing528.com)

表3-27 弥勒木棉场事业费预算表(1946—1947年度)

按此计算,收支两抵,略有积余,棉场是可维持,当然实际情况会有变化。

木棉场实行以木棉种植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建场当年,即垦荒约300亩,种植木棉约3万株。次年初收籽棉60斤。至第三年,产品售款即可维持经常费开支,创办农场,初见成效。1947年,仅冬季花即收籽棉980斤,经验试,上等花为23.7%,中等花为22.4%,质量尚可。其他作物方面,曾种过除虫菊小麦蚕豆、美烟、甘薯、荞麦、美国花生、芝麻芋头藠头辣椒、果苗、麻栗及松树等。木棉场也曾试图繁殖优良种猪,1947年特地从昆明县农会购买英国约克种猪1对,携至农场饲养,惜因“天候干燥,病菌飞扬,气温较热,环境不适;附近村中,猪瘟甚炽,该猪抗病力弱,时疫猖獗,防不胜防,先后瘟毙”,殊为可惜。据不完全统计。木棉场历年种植情况略如表3-28:

表3-28 弥勒木棉场历年主要种植统计表

财产方面,木棉场苦心经营至1949年时,约有土地300亩,其中购于私人者10余亩,私人捐赠者20余亩,余为公荒。木棉近3万株。修建楼房3间,以作办公、宿舍、仓库之用,另有厨房及瓦平房牛舍5间。其余设备如办公用品、饮具食器、家具农具等基本齐备,可供职员3人、工人10人应用。关于“棉场之生命线”耕牛,1948年时最多,共有6头,分别命名为当家牛、罗汉牛、文山牛、子孙牛、高山牛、大肚牛等。后来文山牛“归途中不知下落”,子孙牛、大肚牛等3头因牛瘟相继不治而亡,最后仅剩2头。

弥勒木棉场建场以来,生产日益发展,效益不断增加,如1946年收入419万元,支出388万元,盈余31万元。农场曾将所余拨予农学院森林系作充实设备费用,但因朋普地方较开远气温为低,病虫害颇烈,虽竭尽防治之能事,主要作物木棉产量“仍距预期远甚”;复因自1948年开始,“地方治安不靖,业务无法进行”,农场不得不呈准学校暂停工作。1949年秋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朋普区人民政府曾将棉场接管。为时未久,“国军”二十六军开拔而来,对“场中器物,滥肆破坏,(棉场)损失惨重,呈奄奄之势,无人管理”。学校只好“作撤退计”,将全部公物及剩余产品移至朋普镇上,仅留工人3名,1名看守物资、饲养耕牛,2名看守场内,直到1950年移交给当地政府。

2.抗战期间的公私损失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长达14年,在这期间,云大与全国一样,公私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早在1944年10月17日,即抗战胜利前不到一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即发布训令:“查抗战以来我国人民伤亡及公私财产损失严重。值兹胜利在望,亟须加紧调查登记。”并在行政院下设立“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专司其事,又制定了《抗战损失调查办法及查报须知》。11月,教育部也发出训令,望全国学校“遵照办理”。1945年4月14日,云大发出通知,决定由总务处会同有关各处、院、系,对抗战期间学校的公私损失进行详尽调查。结果分别如表3-29、3-30:(按:因情况复杂,故历次调查结果难免不一)

表3-29 国立云大被炸损失统计表

表3-30  国立云大教育人员财产损失汇报表

关于教职员等的个人损失,1947年教育部又发训令,令各校单独统计呈报。9月,学校呈报了刘文典、王景贤、饶重庆等18人的损失情况。11月,教育部代电云大,谓刘文典所遗书籍已查到下落,望办手续呈报领取,随即刘文典即将遗失情况报总务处转呈学校,学校即呈部请其代为办理,该呈云:“案据本校文史系刘教授文典函,为该员有书籍两大箱,抗战时期于香港沦陷时遗失。顷奉钧部本年十一月三日代电,以该项书籍现存日本东京上野图书馆,按照规定具中英文申请书各四份,请转呈交涉归还等情,前来理合检同原呈、中英文申请书备文转呈,请祈钧部鉴核办理示遵。”最终书籍未能领回。

3.清华大学所赠航空研究所

西南联大之一的清华大学曾在昆明北郊白龙潭建有航空研究所1座。抗战胜利后,清华复员北返,特将该所房舍、地基及不便运走的航空器械等移交云大使用。1946年9月,该所所长庄前鼎与云大航空系主任王绍曾等办理了移交手续,其中房地计有:地基1块,新瓦房16.5间,双层楼房1座2间,土墙瓦房18间,土墙草房7间,木板墙草房8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