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议大观楼
学校既为教育场所,则其地域必须宽敞,位置必须适中,环境必须幽静,建筑必须独特。私立东大在其筹备过程中,曾先后考虑过将大观楼、旧贡院作为校址。
早在水月轩筹备处时,就遍查过省垣内外各地区、各建筑。初拟以大观楼为校址,认为:“只有距城西三里许之大观楼(今大观公园)一所,尚觉适宜。该处向称名胜,虽房舍构造与学堂性质不同,但略加改造已可适用,较他处拓地建筑,事半功倍。应请准予拨给本校,鸠工修葺,以垂永久。”大观楼位于省垣城西,滇池北岸,东距城区实8华里,西隔滇池与著名风景区西山(又名睡美人山)遥遥相望。明季系属水浦湖滩,清初吴三桂镇守云南时,令人向东凿大观河与城相连,后有僧人在其地建观音寺,以弘扬佛法。自是,信徒络绎,游人如织,渐成名胜。康熙时,在观音寺址建三层楼宇,名大观楼。其后,上悬滇中名士孙髯翁所撰之“古今第一长联”一副,以及咸丰御题“拨浪千层”匾额一方。辛亥以后,复经修葺扩充,辟为公园,即大观楼公园。斯园占地200余亩,地势平坦,水陆相间,楼台亭阁,回廊假山,茂林修竹,通幽曲径,复因远离市廛,宁静清新,确为吟诵研习的良好场所。惟因距城略远,交通不便,加之房舍不济,文化渊源逊于贡院,故虽议终弃。
2.后定旧贡院(www.xing528.com)
双塔寺筹备处时,即议定明清贡院为大学校址。明清贡院习称旧贡院,原为科举时代云南举行乡试之所。原来,科举制度自隋产生、唐宋发展、明清完备以后,其试分为院试,取秀才;乡试,取举人;会试,取贡士;殿试,取进士。而贡院即为各省举行乡试之地。云南地处边徼,文化落后,教育不昌,士子寥寥,故迟无贡院之设。及至明初,应乡试者仍须跋涉数千里,至应天府(南京)“赶考”。永乐时,始命云南自行乡试,才在省垣筹建贡院。按照陈例,初建贡院于云南府城之东(即今人民中路、威远街一带)。明中叶,改建贡院于翠湖北。清初扩建后,沿用至清末,故称明清云南贡院。
云南贡院坐落昆明城北,筑于东西走向的商山山脊上(今圆通山即为商山之一段),南临翠湖(古称九龙池)而近省垣中心,北靠城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拆除)而望蛇山,东接北门城楼(今省杂技团门口)而迎金马山,西至今校西门而向碧鸡关,所谓“左金马,右碧鸡,枕蛇山,面翠湖,《滇系》所谓他省所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堪称“风水宝地”。贡院中心为其主要建筑至公堂,此为各省贡院共有之屋,取其科考公正无私、一秉至公之意。其堂琉璃瓦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庄严雄伟。堂之后分别为监临、提调、监试、考试四房。堂之前为明远楼(今会泽院址),寓光明远大之意。楼高二层,登楼远眺,大有“绮窗洞开,吞山纳海”之势。楼之东、西均为文场,习称号舍或考棚。楼之前为仪门,仪门下为一坡,称贡院坡。坡面之上,有龙门三道,意为士子中举后即由鱼变成龙,民间向有读书赶考为“鸡鸣清早起,鲤鱼跃龙门”之说。坡脚两侧各有一牌楼式栅栏门,东曰腾蛟坊,上悬一匾,匾书“为国求贤”四字;西曰起凤坊,也悬一匾,匾书“明经取士”四字。两坊之名意为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真乃独出心裁,寓意尤深。两坊东西通称贡院街,后来东段改称青云街,意为士子中举,即可步青云而直上;西段改称文林街,意为考生云集,甚有文人如林之势。坡脚前方(今大门处)则为一巨型赤色照壁,乡试后放榜时,中举者之名录即题其上,正所谓“金榜题名”!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每届三年一比的乡试,全滇应试生员均汇集于此,各显其才。1819年(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曾奉旨充任云南乡试主考官,不远万里,自京师跋涉来滇主持,并提出了“有志于学,求副实用”的选才标准。据统计,有清一代,云南文武两科共取举人8000余名,其中经会试而中进士者900多名,所谓“数百年科举人才皆出其中”。长期以来,云南贡院成为为国选才的重要场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科举制度也步上穷途末路,久负盛名的贡院如秋风落叶,逐渐萧条。1903年举行最后一次乡试后,贡院号舍的砖瓦石料皆被拆去,运至五华山修建两级师范学堂。1909年又将位于承华浦(今省图书馆处)的云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迁至贡院。至此,盛极一时的贡院已失去昔日的光彩。到了云南首座大学选址建于贡院之后,它才又继承、发扬和重振了昔日的文化雄风,这在全国高校中确属极为少有的创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