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行业学院模式下的特色发展策略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行业学院模式下的特色发展策略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业特色院校学科体系本身是在长期为行业培养人才和从事行业技术研究中形成的。农林类行业院校在做实、做强农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园林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围绕蓬勃发展的现代农林产业需求,加快建设农林经济管理、水产养殖、市场营销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定位的制约。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研究:行业学院模式下的特色发展策略

(一)学科架构科学研究特色

有学者指出,从大学学科发展和演化的轨迹看,大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是学科发展内在逻辑不断演化的结果,更是人们对其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影响和规划的结果,从而使大学学科建设呈现出程序性、规划性和策略性。作为与行业具有天然联系的行业特色院校,无论是地矿航邮、能源化工、农林水电,还是音乐美术文化传媒、电子信息,其根基都在于有本领域深厚的学科传统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延续、深化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院校新时期的领导者做出理性的选择和规划。从我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现实情况看,划归教育部管理的行业特色院校中的大多数已积极瞄准世界同行业一流学科水准,面向国家行业战略需求,对学科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定位,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较为明晰的架构值得划转地方管理的众多行业特色院校学习借鉴。我们以结成“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的13所高校为例(表7-1)。

表7-1 13所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定位

续 表

上述13所高校,大部分由隶属某一行业部委的独立院校发展而成,也有由多所行业特色院校合并发展而成,如长安大学、江南大学。这些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共性就是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学校原有行业性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行业性学科占据了国内本学科领域的制高点,未来的发展定位都是进一步把行业性学科做大做强,做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以行业性学科引领、带动学校向高水平发展。

对于划归地方管理为主的大多数行业特色院校而言,行业性学科实力可能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但同样是差异化竞争中的稀缺品种、宝贵资源。学校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就必须瞄准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学科架构上牢固树立行业特色学科优先发展的意识,合理配置、整合和集中资源,根据学校的行业性、区域性、积累性,有所为有所不为,致力于培育和打造与众不同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品牌,实施重点突破、优势带动,催生一批带动、支撑、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名、特、优学科和学科群,并以相对集中的行业性优势学科为引领,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通,促进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互动发展和多学科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学校实力和知名度的目的。

行业特色院校学科体系本身是在长期为行业培养人才和从事行业技术研究中形成的。新的时期,为支撑学科发展,行业特色院校的科研工作仍应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展开。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在基础研究上,应结合本行业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集中力量开展行业性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力争在某一领域能实现行业原始性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二是在重点项目攻关上,应着力围绕行业战略目标和区域重大目标凝练主攻方向,为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和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提供智力支撑,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根据学校科研积累性拓展特色研究领域,通过开展科研创新、人才聚集、产学研合作,使自身成为行业产业某一领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孵化基地。一般而言,基础研究是行业特色院校的薄弱环节,因此行业特色院校尤其应注意扬长弃短,应立足于关注与经济生活、与行业生产息息相关的领域,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色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加强专业建设。行业特色院校的传统专业一般围绕本行业进行设置。新的时期,应同时注重以下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一是围绕行业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即依托行业性学科生态环境,围绕行业产业链建设包含主干专业、关联性专业以及服务性专业在内的完整的专业群。例如,食品轻工类行业院校以传统的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为主干,发展食品制造与控制类专业等关联性专业,针对食品产业链产、供、销一条龙的内在经济需求,可发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连锁经营等服务性专业,使专业覆盖食品产业链相关的食品加工、质量检验、装备制造、营销流通全环节。地矿工程类行业院校根据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产业链建设需要,可以采矿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为主干和龙头,围绕资源、生态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等领域,发展环境科学、测绘勘探、力学建筑、机械自动化、消防安全等关联性专业,针对矿业产、供、销的管理服务需求,可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物流等服务性专业。农林类行业院校在做实、做强农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园林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围绕蓬勃发展的现代农林产业需求,加快建设农林经济管理、水产养殖、市场营销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

二是某一特定专业的内涵建设,特别要重视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即以传统特色专业为依托,改变单科性过强、专业面过窄的专业面貌;坚持以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用行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改造和优化传统专业,提升专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例如,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发展,一些农林类行业特色院校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农学专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需要。一方面造成国家现代农业适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导致高校农科类毕业生就业率低。为此,传统农学专业必须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可立足于“大农学”观念,对一些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农学、园艺、植保、农林经济管理等综合知识和技能,使人才更贴近社会需要。对内涵不清晰、社会需求少、区分度不高的专业,应进行拆分、归并和整合。

在人才培养上,行业特色院校要特别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定位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微观领域改革的重点。我国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长期在处理好“通”与“专”、学术性与职业性、规划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上波动,行业特色院校也不例外。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在行业特色院校建校之初以及划转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为国家培养大批专业化人才(主要是工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定位使多数行业特色院校过于偏重专业性,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专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重实用、轻基础,重社会导向、轻学术导向。划转后的十余年来,伴随着人才培养规格的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化趋势,很多高校意识到专才教育模式的弊端,开始尝试进行大专业制、弹性学制改革,宽口径和复合性成为新的追求。纠偏的结果使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专业化被弃置一旁,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一边倒”,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应用型大学应“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4]。新的时期,行业特色院校的应用型定位没有变,随着新科技革命潮流的涌动和全面素质教育成为通识,行业特色院校必须根据新型工业经济所需,培养以应用型为指向、人文取向与功利取向内在统一的现代化人才。由此,行业特色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时,要注重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统一,在课程设置上与通识教育相区别,更加注重专业类、应用类的课程设置,特别要注重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在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加强应用性教学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产学联合,凸显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使学生具有进入相关行业、产业领域就业或创业的知识储备,尽可能提高学生适应当前与未来行业发展的实际能力。强调培养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虽然有别于通识教育,但并非否定基础教育。相反,行业特色教育需更加重视相关性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行业意义上的宽口径人才。

(三)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特色

社会服务体现了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行业特色院校具有服务行业产业的优良传统和开展产学合作的天然优势。在行业部委主管时期,行业特色院校与行业由于隶属相同,在同一体系领导和主导下,行业特色院校与行业产业优势互补,以为行业产业输送专门人才为服务根本,同时广泛涉猎行业生产发展咨询、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内容和领域,水乳交融地开展产学合作。体制划转后,行业特色院校开展产学合作,实现社会服务职能,关键在于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厘清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属性、内容,拓展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领域、渠道,创新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机制、模式。

在理念上,要进一步深化对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认识,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借助已有学科科研优势和基地平台,建立有利于人才汇聚、协同公关、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开放体系,营造开展社会服务的大环境。

在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上,行业特色院校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培训合作。可以依托行业特色院校师资优势,采取送课上门、集中轮训、举办专业技能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行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专业人才委托订单培养、行业企业人才继续教育、区域社会人才文化素养提升等方面提供多样化服务。二是充分发挥知识库、智囊团作用。主动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单位接轨,通过开展课题立项、学术论坛、专题研究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方面的研究、咨询和评估服务。三是以研究项目为起点,逐渐转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把合作触角伸到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产学合作体制机制上,在脱离原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之后,行业特色院校要着重探寻政、产、学、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新机制,拓展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网络,通过创建高校文化创意园、产业孵化园等,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在服务模式上,要实现几个转变:从自发服务,向自发服务、学校有组织服务并重转变,提高合作水平与层次;从项目合作,向项目合作、长期战略合作并重转变,提高合作稳定性和长期性;从适应性服务,向适应性服务、导向性服务并重转变,提高合作主动性。浙江传媒学院在产学研合作中探索形成了临时性合作、契约性合作及一体化整合三种模式,有效开发了产学研合作的潜能。临时性合作是指社会企业主体或者政府主体根据某种需要,直接与学校开展临时性的人力资源或者硬件设施使用的合作。例如,邀请学校专家参与节目评奖、座谈、创意和策划等,“超级女声”“雅虎搜星”节目组租借学校演播大厅等。这些合作形式可以有效增进学校与相关企业主体之间的联系,搭建起两者之间可能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的框架和渠道,提升学校影响力。契约合作方式以契约和利益作为合作的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融合双方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信用合作关系。例如,学校和浙江广电集团共同组建的浙江广电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人力资源培训就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和传媒企业建立更为固定、更为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利于真正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科研团队的历练等,对学校发展的推动力最大,是当前浙江传媒学院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一体化整合模式是产学研合作的高层实现形式,指学校输出自我的科研、人才、资金等,整合社会资源,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组织。其好处是能够加速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形成效益,推动行业乃至产业发展。从传媒类院校的学科特色和方向上而言,举办剧本创作电视策划、媒体应对、技术研发等实体将是可供选择的途径。这需要学校不断积累实力,积极创造条件,有效把握时机。在这类合作中,必须充分做好前期的预案研究、论证等工作,排除不必要的经营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