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形成六位一体动态评价体系,提升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质量

地方高校形成六位一体动态评价体系,提升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质量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企业、专业评价机构、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六位一体”的评价,对专业群的建设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专业群的持续发展。首先,形成“六位一体”专业群建设动态评价体系,要做好评价量表的设计。上海教育评估院作为专业评价机构对精品特色专业已形成一整套评估办法,为学校专业群建设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群建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以评导建”“以评促建”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

地方高校形成六位一体动态评价体系,提升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质量

为了引导社会行业的健康发展,每个社会行业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学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专业群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评价体系实质是一种工具,评价的关键是量表的设计,运用量表对专业群建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从而构成动态评价体系。通过企业、专业评价机构、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六位一体”的评价,对专业群的建设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专业群的持续发展。

首先,形成“六位一体”专业群建设动态评价体系,要做好评价量表的设计。上海教育评估院作为专业评价机构对精品特色专业已形成一整套评估办法,为学校专业群建设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层面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群建设的实际,设计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量表。一个好的评价量表既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也要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较高的信度即评价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活动应保证对评价指标体系(项目及其赋值)正确理解、没有歧义,并使这些评价经得起实践检验。较高的效度即测量的正确性,如评价专业群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考查其设备、设施的总值及其先进性,还要考查其对设施的有效使用,即专业通融性、自开率、对学生的开放情况等。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评价项目对评价对象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取得“数量”,评价指标体系(项目及其赋值)如果没有较高的区分度,所测各个专业群的同一项目差异度无从区别,就很难据此做出正确的评价。难度是指评价项目的难易程度,评价的难度适中,有助于提高评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价就是专业群建设的一把“利器”。[5]

其次,评价指标要具体、可测、行为化和可操作。一般说来,评价体系的最低一级指标必须分解到可以计量、可以操作的程度。但是,专业群建设中很多项目很难量化,有些量化的未必能够反映本质。因此,应允许某些指标有主观评定鉴别的余地。例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学历、职称、课题、论文等都容易指认和量化处理,但是学历并不必然地与能力成正比。因此,对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应在评价指标上注意凸显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科研创新。教育评价有五个基本功能:选拔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和鉴别功能。专业群建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以评导建”“以评促建”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在实践中应注重发挥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只有明确了评价目的,才能根据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项目进行选择,根据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项目权重进行分配。关键的指标甚至可以达到“一票否决”的程度。例如,由于人才培养的规格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因此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被置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并赋予较高的权重。同样,专业群建设直接与产业和行业相关联,必须十分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因此专业群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评价专业群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关键性指标。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区分评价主体。企业对学校专业群建设最有发言权,但不足之处是对学校教育不太熟悉,企业的评价应侧重于专业群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对企业工作链、职业岗位群技术应用与人才要求的匹配度,学校毕业生就业后的质量评价。企业评价对学校专业群建设具有极强的导向性以及鉴别功能和改进功能。专业评价机构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评价指标设定比较严谨。目前,此类评估机构还没有制定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人们只能参考单一性专业评价指标。上海教育评估院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单一性专业评价指标主要围绕专业定位、专业师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及特色说明等五个方面展开(全国各省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特色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聚焦点基本一致),具有全面性、导向性、鉴定性和监控性特点。少数省市发布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但“群”的特色不够鲜明。学校管理部门与专业群是利益共同体,评价指标应覆盖权威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内容,但要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从专业群专业文化新鲜度、专业体系集聚度、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度、师资团队水平度、教学实施有效度、专业群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度、教学条件完备度、校企合作融合度、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度等九个纬度展开。学校管理部门评价的目的更多是监控、激励和改进。教师、学生、家长作为学校专业群建设的受用方,评价主要是从个体角度,通过他们的感受以“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发表对专业群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改进专业群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目的还是为了监控、激励和改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评价与其说是为了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还不如说是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因为专业群建设好了,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和教师,通过他们再使企业和社会受益。

最后,专业群评价指标必须考虑专业群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部类,主要培养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教育种类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人才观、质量观的不同,形成了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质量检验、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的差异。例如,职业学校的专业群特别强调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因此专业设置就必须有行业企业背景,校企合作就成了必然的要求,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必须占相当比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实践性教学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必须在评价体系中有突出的反映。再如,兼职教师及兼职教师的管理要求反映了专业群的行业背景、行业专家参与校企融合的程度,因此必须作为核心评价指标。由于行业企业职业的多样性,职业学校的专业群结构及专业内的专业结构比较复杂,即使在职业学校乃至专业群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专业群评价体系指标的可比性及其处理的方式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设备值及其增量作为专业建设的一个指标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不同专业群和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实际要求差异性很大。文秘专业与医学检验专业,对设备值的要求差异十分大,应有灵活的处理方式。

[1]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8): 5.(www.xing528.com)

[2]刘奎武.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5): 4.

[3]陈新民.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新建本科转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4]付月潇.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5]张博.互联网思维下高等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4):46-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