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城隍庙的由来与变迁

天津城隍庙的由来与变迁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城隍庙在城内西北角,是一个有名的古老庙宇,供奉的“神”位以城隍为主,故名城隍庙。天津城隍庙年代较远,在多年的岁修和改建中,当有不少的变化。天津的城隍庙在清末废庙兴学中列为被废的一座庙,但依照旧例以城隍庙为中心,出过“鬼会”,最后的一次“鬼会”是1921年举行的。

天津城隍庙的由来与变迁

天津城隍庙在城内西北角,是一个有名的古老庙宇,供奉的“神”位以城隍为主,故名城隍庙。所谓“城隍”,为一城之长,俗称“城隍爷”,传说是古时的一位“神”,受人祭祀。从宋朝以后,对他的祀典遍于天下。明初更盛,当时各郡县均为之设坛祭祀,洪武二十年(1387)又进一步为之改建庙宇,庙的规模类似官署。清朝沿袭明制,照例把城隍列为祀典。

天津城隍庙历史悠久,传说是先有城隍庙,后有天津城。天津城隍庙年代较远,在多年的岁修和改建中,当有不少的变化。城隍庙占用地基很广,南北较东西为长,建筑规模是仿照官署形式。那时天津有府、县两级衙门,因此天津的城隍庙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是府城隍公廨,西边是县城隍公廨。

府城隍庙规模较宏伟,它的山门以外原有一座大牌坊(早已拆除)。山门两旁原有一对石狮子,分踞左右。“文革”时这对石狮子头部被砸毁,后侧分别躺在原处,当作废石弃在那里。

进入山门原有一座戏楼,它是旧时戏台的建筑形式,但下面砌有涵洞,人可以通行其间,故称为戏楼。当年有庙会时,常在这戏楼上演出昆曲和乱弹杂剧或者音乐会。天津有名的“十番”,就是常在这里演奏的一项节目。名人严范孙青少年时喜与其兄严香孙研究音律,并乘城隍庙庙会的机会来这里欣赏“十番”。他晚年家居时,常好邀集友好并同其子孙们以演奏“十番”为乐,这种兴趣就是从那时养成的一种爱好。戏楼正面悬挂木刻对联一副,系出自天津儒林名人梅小树的手笔,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语妙双关,发人深省。1966年戏楼被拆除,戏联也不知去向。

戏楼通向城隍大殿,殿前空地两侧各有一道水桥。靠东水桥之东,有一小“钟楼”;靠西水桥之西,有一小“鼓楼”,今均已不存在。

直冲着戏楼的城隍庙大殿,当中供奉着城隍,两旁左为“药王”,右为“药圣”。殿前有月台,护以栏杆。往年在农历四月初九城隍生日出“鬼会”的时候,需把城隍像胎从大殿里“请”出来,摆在月台正中,供人们朝拜。每次的“鬼会”照例有“排衙”、“出巡”、赦孤”三个主要大项目,其中所谓“排衙”趣剧,就是在这月台上隆重举行,用意是借着表演城隍审判案件,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以警世人。在这座大殿门前,也有一副对联,文曰:“为人果有良心,何用你初一十五烧香点烛;作事若昧天理,须防我半夜三更铁链钢杈。”横批是“你可来了”。词句尖锐,读之不禁使人悚然,可收警劝世人的作用。这座大殿也已拆平,现改作府署街中学操场。(www.xing528.com)

继续向北进,城隍大殿之后原有一座腰殿,是供奉城隍卧像的殿座。1961年左右曾利用这腰殿前院落临时辟作菜场,种了些蔬菜,聊以补充当时食品的缺乏。1963年举行城隍庙小学60年校庆时,这座腰殿还存在,后即拆除。腰殿的东配殿原是鲁班殿,民初以后曾被消防队占用。楼上下6大间,现尚存在,惟已划出院外,改作民房。

由腰殿再继续北进,走过一片空地,是城隍庙最后一层的北楼,上下10大间,为目前仅存的一处最完整的殿座。它在从前是庙里办公的地方,曾被“南五区警署”占用过,现归西北角小学,作为教室,仍在使用。

府城隍庙的西首,是原来的县城隍庙,现仅存有一座北殿的旧框框,已划出院墙以外,原有的庙貌难以辨认了。

以上就是这座古老的天津城隍庙原有建筑大概情况,因为年代久远,有的是因为自然毁损而倾塌,有的是由于新的需要而改建,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庙貌。

天津的城隍庙在清末废庙兴学中列为被废的一座庙,但依照旧例以城隍庙为中心,出过“鬼会”,最后的一次“鬼会”是1921年举行的。住持老道李智深照常住在庙内,他以庙为家,掌管着一部分庙产,直到1952年将庙产完全献交了城隍庙学校。一生依赖城隍庙为生的住持老道李智深于1970年故去,终年81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