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了大量文物古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归德府文庙、侯方域故居、壮悔堂、穆氏四合院、天主教堂南堂、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会址等。城内面积为1.13平方公里,地势呈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便于排水。城内共93条街道,街巷格局为传统的棋盘状,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商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火文化、商文化、宋文化、仁德文化、汉梁文化、文庙文化、忠烈文化、书院文化、运河文化、八大家七大户文化等古老文化在这里交融。商丘古城还保留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特色民俗、地方美食、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等,内涵丰富,形态多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活态文化空间,构成了商丘古城极具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场所精神。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商丘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2016年《商丘古城保护条例》出台,就商丘古城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保护范围,确定了“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保护与利用原则,并对管理主体、保护对象、更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条例指导下,商丘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93条历史街巷修复及“八大家七大户”为代表的历史遗存建筑的修缮与恢复正在进行。目前,归德府大部分城墙、城湖、城郭及城隍庙、陈家大院、文昌阁、归德府衙等已经修复完成,西南园区道路及建筑基本完成,各基础设施、历史建筑修复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从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的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古城的修复性保护与利用不应仅停留在保留、修缮和重建等保护层面上。古城的价值并不仅在于不可移动文物本身,更在于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生活方式、邻里关系,这些都是本地居民鲜活的集体记忆,也是古城场所精神的核心,它们与建筑空间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古城这一整体、活态的文化空间,因此,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是古城再生的重要着手点。这就要求古城的下一步改造中应关注非物质文化形态,保留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场所精神,为民众的集体记忆提供载体,从而彰显商丘本地的文化特色。(www.xing528.com)
当下,古城遗产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复兴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平遥古城、上海新天地、天津第五大道、广州昌兴街等典型案例,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考虑了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业态问题,通过业态配置达到了建筑遗产再利用功能的实现和价值的提升。针对商丘古城的修复性保护,专家学者及管理主体已经达成一系列共识,即坚持古城街巷肌理、建筑形制的原真性,采用渐进式更新模式,立足本地特色,凸显地域文化特质。围绕打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推进商丘古都城保护性修复与展示工作,以此带动以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跨越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