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墨子曾从师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墨家是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人数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并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和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退。
墨子的学说,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2.天志明鬼。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明鬼就是相信鬼神。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4.节用节葬。节用就是俭省节约,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在当时和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www.xing528.com)
墨子的思想留有《墨子》一书。《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家的兼爱和非攻,曾经受到过批判。批判者说,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兼爱,国家之间也不可能避免战争——这话在强调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是有道理的。即便在今天,实现兼爱谈何容易!这说明墨子的思想也有理想的成分在其中。但如果要我们在儒家和墨家之间挑选,问我们倾向何方,我们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倾向墨家。虽然墨家的兼爱难于实行,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不可触及,却让人明亮。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以走出。正是由于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理想性,所以墨子被冷淡了,被搁置了,一任尘土欺蒙。这说明愧对墨子的不单单是商丘人,甚至是整个中国人。墨学由显学变为了默学,原因亦在于此。
墨子是世界的墨子,是中华民族的墨子,更是商丘的墨子。商丘人应珍惜并弘扬墨家文化资源,认真打好墨子这一商丘名人牌,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建设和谐商丘。
(原载《商丘日报》2010年7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