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前200—前168年),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与屈原合传,名《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是洛阳人,少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气,18岁时,以能诵诗写文闻名于郡中。河南太守吴公很欣赏贾谊的才华,召为门客。后吴公入朝为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贾谊深得文帝喜爱,召为博士。贾谊因向文帝提出一系列革新主张,触犯了朝中权贵的利益,遭到陷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帝六年(前174年),贾谊27岁时,改任为梁怀王刘揖太傅。贾谊由此开始在梁国长达6年的生活。
1.贾谊何以称“贾生”
在古代,中国人除姓名以外,一般还有字、号等其他称呼。按照周礼,男孩生下来,应由其父命名,年满20岁就可以取字。字也称表字,它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很多时候,为敬其名,外人就称其字而不称其名。比如曹操的字是孟德,人们都称他曹孟德。而号是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往往有艺术色彩。
人们会问,贾谊为何会被称为“贾生”,“生”是贾谊的字或者号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史中,对贾谊的字和号是没有记载的。“贾生”只是世人对贾谊的一种称呼。
实际上,贾谊的称呼并不止“贾生”一个,后世还将其称为贾太傅、贾长沙。贾太傅、贾长沙这两个别称的来历很好理解,全因贾谊曾被谪为长沙王太傅。要理解“贾生”这个称呼稍微有些难度,我们可以先看看与这个称呼有关的资料。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贾谊与屈原合传,名《屈原贾生列传》,称“贾生”而非贾谊。李商隐有一首写贾谊的诗,名《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指的是西汉王朝的著名宫殿“未央宫”的前正室;“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犹言才气;“苍生”本指草木苍苍然之丛生,后借指老百姓。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的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不关心苍生之疾苦予以讽刺。“不问苍生问鬼神”,实质上是李商隐对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的揭露。这里也体现了李商隐对贾谊不能施展治国安民的政治抱负的痛惜。李商隐借贾谊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贾生才调更无伦”,“才调”就是才气,说贾谊的才气无与伦比,但汉文帝埋没了贾谊的才华,意在讽刺汉文帝而悼念贾谊。
王安石也写过关于贾谊的诗,也名《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在这里,王安石认为汉文帝不但没有委屈贾谊的才华,反而非常重用贾谊,他是既赞文帝又褒贾生。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www.xing528.com)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第一句是说贾谊有才气,第二句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渡湘江时有感于屈原投汨罗江自杀,遂作《吊屈原赋》,以表达自己与屈原有着相似的不幸遭遇。第三、第四句是说贾谊后来被拜为梁怀王太傅,因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忧郁自伤,不久去世。毛泽东非常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因为哀伤而死不值得,并感到很惋惜。毛泽东的诗,名字没有用贾生,但诗的第一句开头就是“贾生”。
从上边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世人对贾谊的才华是多有褒奖的。这种褒奖便是“贾生”这个称呼的由来。“生”字的众多意思中,包含“有学问的人”这一层意思。贾谊是西汉著名的大儒,是博士,是儒生,所以世称贾谊为“贾生”。
贾谊的学问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河南太守吴公入朝为廷尉后,向汉文帝推荐贾谊,说贾谊通晓诸子百家之书,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贾谊深得文帝喜爱,召为博士。此时贾谊才21岁,在当时所有的博士中,他是最年轻的。在汉朝,贾谊的学术贡献很大。所以,后来刘歆作《移让太常博士书》时曾感叹说:“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2.“问鬼神”促使贾谊改任梁国
文帝六年(前174年),贾谊27岁,汉文帝召见贾谊。贾谊匆忙回京,到长安之后,便来谒见文帝。当时文帝正坐在未央宫前之正室(宣室)中吃祭祀天地的肉,看见贾谊,就问贾谊鬼神的由来和实质。贾谊久不见天子,便利用这个机会,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对鬼神的看法。对于贾谊谈的很多关于鬼神的道理,文帝过去闻所未闻,所以越听越感兴趣。谈到深夜了,文帝也不觉疲倦,反而把座位不断移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听取他的高论。这次谈话之后,文帝深有感慨地说:“我好长时间不见贾谊了,原来自以为比他强,现在感到不如他了。”之后,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刘揖太傅。这就是李商隐所说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情。
3.梁怀王堕马带走贾生一身才
梁怀王刘揖是汉文帝的少子,好读诗书,很受文帝宠爱,与贾谊也相处甚欢。太傅在古代是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同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贾谊由长沙王太傅到梁怀王刘揖太傅,既是文帝对贾谊的看重和爱护,也是文帝对少子刘揖的关心和疼爱。然而,好景不长,贾谊没有福气,到第五年,即文帝十一年(前169年),贾谊随刘揖入朝,刘揖不慎堕马而死。刘揖的死对贾谊打击很大,一方面担忧文帝会因此怪罪于自己,另一方面刘揖的死也使他异常哀伤。他自认做太傅不合格,没有尽到责任,经常夜哭,在刘揖死后次年(前168年),贾谊也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刘揖死了,带走了贾谊满身的才气,带走了贾谊年仅33岁的生命。一代天才的思想家、政论家和文学家,就这样匆匆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
贾谊有奏疏《新书》,是针对同姓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弊端而作的。在奏疏中,贾谊清楚地看到了诸侯王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他希望文帝能制定制度,抑制诸侯王的势力,捍卫朝廷的权势。贾谊针对梁国重要的地理位置,提出了重视梁国、扩大梁国的建议,选择最亲近可靠的人为梁王,被后人称为“益梁”之策。贾谊的奏疏引起了文帝的注意,不久,徙代王为梁王,梁国也由原先的二十县增至四十余县。
历史证明了贾谊的眼光是独到的、正确的。后来“七国之乱”起,如果没有梁王刘武据睢阳,力阻叛军西进,西汉政权很有可能被颠覆。
4.贾谊是不是梁孝王的座上客
《汉书·文三王传》载,梁怀王刘揖“无子,国除。明年,梁孝王武徙王梁”。就是说,刘武是在刘揖死后第二年才到梁国,而贾谊去世也是在刘揖死后的第二年,两个人可能就没有交集。另外,刘揖入朝,贾谊随同。尽管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刘揖是死在路途还是死在长安,但贾谊肯定是随刘揖或刘揖的灵柩到了长安。并且是心里非常难过,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于第二年死去。在刘揖死后的一年里,贾谊有可能就没有回到梁国。
5.贾谊是否“志大而量小”
贾谊死后一千多年,苏轼写《贾谊论》,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说贾谊的才华没有得到完全施展,不是君王的过错,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不善于忍耐,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还认为贾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说他应该结交讨好周勃、灌婴这样的权臣,这样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了。苏轼的《贾谊论》一出,立即引起文坛和政坛的强烈反响。
按苏轼的论点,有才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遭受厄运,受到放逐,经历磨难,还要忍耐,还要等待,不仅要学会审时度势,还要学会尔虞我诈,学会官场逢迎。
苏轼是个旷达的人,但他对贾谊的看法有些市侩气。实际上,苏轼在几经贬谪后,也终于理解了贾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