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胜胜利与失败: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陈胜胜利与失败: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的陈胜王陵大门前就竖碑刻上了李世民的这三句名言,警示人们“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道理。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率团到延安考察。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后来又到陈胜墓去过多次,每次都看到有新的建设和不同的变化,笔者的心情也随着墓园的建设和变化而跌宕起伏。

陈胜胜利与失败: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历史是一面镜子,隐王殿前就树了一面铜镜,以作为历史的借鉴。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宋代学者欧阳修、宋祁在《新唐书·魏徵传》中更是对李世民的话加以总结和升华:“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现在的陈胜王陵大门前就竖碑刻上了李世民的这三句名言,警示人们“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道理。

汉代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中全面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提出统治者要讲究“牧民之道”,并且用“野谚”规劝统治者“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2]。统治者应如此,广大的黎庶百姓也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杜牧阿房宫赋》也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率团到延安考察。7月4日,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所住的窑洞里做客。毛泽东与黄炎培彻夜长谈,便是中国近现代史著名的“窑洞对”。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非常坦率,向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历史的“周期率”(也叫“兴亡圈”)问题: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的一席耿耿诤言,掷地有声。毛泽东高兴地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

毛泽东找到的跳出“周期率”的答案是“民主”,是人民监督政府,政府不敢松懈,人人负责担当,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毛泽东“人民观”的体现。毛泽东的“人民观”就是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指引着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了新中国,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宝贵经验。(www.xing528.com)

陈胜墓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后,于1975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同年5月1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亲笔题写了碑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2005年扩建为陈胜陵园景区。其为仿秦汉建筑,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东西厢房组成。

笔者曾多次拜谒陈胜墓。记得第一次是在1985年,当时的陈胜墓只有一个很小的坟茔,没有陵园,坟前竖着墓碑,上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一看便知是郭沫若题写的,但没有署郭沫若的名字,这块石碑现立在陈胜墓的右前方。后来又到陈胜墓去过多次,每次都看到有新的建设和不同的变化,笔者的心情也随着墓园的建设和变化而跌宕起伏。现在新的墓碑不仅高大,正面刻上了郭沫若题写的碑名,有郭沫若的落款和时间,而且碑的背面还刻上了陈胜的生平事迹。陵园内还建有纪念堂和石刻画,展示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一幕幕情景和历次农民起义的悲壮历史,让游览者在此领悟历史沧桑,感受英雄情怀。

|陈胜王陵前的陈胜塑像(张燕 摄)

|陈胜王陵中的陈胜墓(李可亭 摄)

|郭沫若题写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碑(李可亭 摄)

【注释】

[1]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贾谊《过秦论》:“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3]黄炎培:《延安归来》,重庆国讯书店,1945。黄炎培用“周期率”,其他文献“率”“律”互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