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圣人文化,其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圣贤文化,而是指元典文化,是具有元精神的创造性文化,意即中华文化中具有恒久性并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问题的文化。与“中华圣人文化圈”中之圣人相对应,圣人文化主要指《诗》《书》《礼》《易》《春秋》和五经,以及《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典籍。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在西周是“敬天保民”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敬天神逐步过渡到保人事。此前以崇拜上苍、上天为主,此后以人为主,并从重视芸芸众生发展到崇拜圣人。由崇神向重人,由重人向崇圣的思想转变,应该说是中国“轴心时代”文化的一大创造,也是一大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给人们的历史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思考的空间。
社会精英们通过对这个动荡社会的分析认识,逐步悟出了如下道理:“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2]“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3]把“重民”提高到了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那么,如何把“民”这一巨大的力量组织起来、利用起来,从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就要靠全社会精英的智慧。于是,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就突出了“贤与能”,就有了“使能,国之利也”[4]之论。在“用贤”和“使能”的浪潮中,“圣”和“圣人”就被重视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造圣”运动中,老子与孔子做出了特殊贡献。老子的“道”,对万物的本原、本体、万物运动规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理性阐发。孔子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从社会历史角度阐释了圣人的功能,高扬了圣人的力量。沿着老子、孔子的思路,中华圣人文化中的其他人物则发展了圣人思想,高扬了圣人理念。到战国结束,逐渐建构起了圣人文化的文化系统。圣人是文化的本体,于是形成了圣人文化。
作为人本质的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展现的,古今学者看法不一,但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第一,《易传·系辞》中有“天文”“人文”之分,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由《易传·系辞》的观点可以看出,人文是由圣人创造的。圣人是文明、人文及其物化的发明者和创造者。众所周知,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区分的基本标志。古人对工具的起源问题也有很多记载,如《世本》等即认为,大多数的发明都源于圣人。
第二,圣人“体道”,是“体道”者。“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范畴,有天道、地道、人道;有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5]有了“道”,便具备了最充分的合理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失道者失天下,得道者得天下”等,成为民族的公论和最高准则。圣人最本质的属性是“体道”,或曰“圣道同体”。
第三,圣人使人成为人。人同万物、禽兽如何区分,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最富有智慧的回答是墨子,他提出“力”(即劳动)是人与兽区分的最根本的标志。
综上所述,把圣人文化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体,应该说是合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