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的一切爱国力量,包括广大少年儿童在内,都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8月13日,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疯狂进攻上海。闸北、沪东一带炮火连天,许多学校被炸毁,大批学生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只好逃入租界,住在难民收容所里。他们虽然陷入困境,但并没有悲观消极。孩子们恨死了日本鬼子和汉奸,不愿意当小亡国奴,也不甘心在难民收容所里吃闲饭。所以,战区的孩子们在收容所里自己办起了难童识字班,从此,难民所里有了琅琅的读书声和为抗战呐喊的歌声。学生会主席许立明、孩子歌咏队队长张莺、小先生总校校长奚里德、学生会秘书傅承漠(陈模),以及小先生张宗元、曹大庆、郭宝祥等十余人,聚集在难民收容所里办起了《大家看》壁报,教难童识字,唱歌。他们在难民中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还为难民写家信。男同学每天早上去卖报,赚点钱好买纸、笔、本子,大家干得都非常起劲。原上海临青学校歌咏队的一些中小学生,主动团结收容所里的其他难童,唱救亡歌曲,自习文化,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教室里办壁报、写日记,孩子们坐在地上、伏在椅子上认真读书写字,这些都是最常见到的。孩子们说:“抗日战争爆发了,我们不能上前线去同鬼子拼,但我们爱演剧、爱唱歌,我们只有以我们所有的力量,团结起来,为国家服务,为民族尽力!”
国难教育社(1936年由“教联”改组而成)党组织得知此情况,便指示年仅19岁的共产党员吴新稼去把他们组织起来,更好地进行培养。不久,吴新稼老师来看望孩子们,并把孩子们的情况向国难教育社党组织负责人王洞若等汇报。王洞若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些孩子很可爱,要好好培养,可以把他们进一步组织起来。”此后,吴新稼同志每天到难民收容所里,给孩子们讲抗战形势,帮他们练歌,又找来一批难童,排练了《火线上》《捉汉奸》《打回老家去》三个街头剧。吴雪同志给他们导演了《放下你的鞭子》。他们给本所难胞演出了全部节目,受到难民同胞的热烈欢迎。初战的胜利,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他们要求到所外去演,吴老师说:“到所外去演,剧团应该有个名字呀!”有个同学说:“我们都是小孩子,就叫孩子剧团吧!”三十几个孩子一齐鼓掌表示赞成。就这样,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在恩派亚大戏院(即后来的嵩山电影院,位于今淮海中路85号)正式成立,隶属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成立会上,通过了孩子剧团宣言、团歌和公约,吴新稼被孩子们推选为干事长。
▲孩子剧团
当时环境非常艰苦,孩子们又从未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文化水平低,表演能力差,要排一出戏真是困难重重。然而,孩子们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闯过了各种难关。他们没有导演,就去请戏剧界的前辈来指导;没有道具,就发动大家四处借,借不到就自己动手用土法制作;没有羊毛做假胡子,就用毛笔蘸墨汁画上两道黑线;没有油彩,就用微湿的红纸往脸上抹,终于在极简陋的条件下把戏排了出来。孩子剧团经常前往工厂、学校、里弄、菜市场和路旁空地,成功地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仁丹胡子》和《捉汉奸》等五出街头剧。有一天,孩子剧团在八仙桥附近演出《捉汉奸》,由于孩子们的表演生动逼真,当高喊“他是汉奸”时,周围的观众愤怒地围上来猛打那“汉奸”,一个小演员连忙跳上长凳喊:“同胞们,别打了,我们这是在演戏”,那“汉奸”虽然鼻青脸肿,却没有掉眼泪,反而笑着说:“大家痛恨汉奸真好!真好!”在短短两个多月里,孩子剧团的演出给上海市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孩子剧团的成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忘学习
1937年10月以后,日寇占领闸北、大场、嘉定、真如,逐渐包围了上海。孩子剧团在市文协的领导下,积极地投入保卫大上海的斗争。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从东线撤退,上海成了“孤岛”。日寇、敌特和汉奸,在市里四处搜捕抗日积极分子,孩子剧团的干事长吴新稼,也成了他们追捕的对象。当时比较暴露的地下党员,大都准备撤退到延安或江南抗日游击区去。王洞若要吴新稼也作撤退准备。孩子剧团只好解散了。可是团员们不愿意解散,愿意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地下党同志研究,认为这些孩子政治觉悟高,能吃苦耐劳,有培养前途,放弃不管是可惜的;让他们留在上海,就会遭到日寇、汉奸的迫害,最后决定把他们带到内地去。王洞若从团员中挑选了19人,加上进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山海工学团介绍来的3人共22人(最小的八九岁、最大的19岁),坐英商轮到南通,再取道镇江、南京去武汉。地下党给他们筹足了300多元的路费。
▲孩子剧团演出
当时,停泊在吴淞口的敌舰,对上海进出的船只搜查很严。孩子剧团分成五批,化装成难民,或者是假装成别人的子女,从11月18日起,乘英轮离开上海,到天生港去集合。南通的群众和东北军看了孩子剧团的戏很受感动。有位中年东北军官冲上台,把8岁的团员抱在怀里,热泪满面地对士兵们说:“谁无父母,谁无妻子儿女?看了这群受鬼子欺负、无家可归的孩子,谁不难过啊!……鬼子占了咱们的东三省、华北,如今又打到眼前来了,咱们和他们拼啊!”“打回老家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就在演出过程中,长江南岸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从南通到南京的江轮已经停航。他们只好改坐木船,由南通溯运河北上,取道泰州到达扬州。想不到到达扬州后,日寇已进攻南京。他们只好徒步行军向北绕行。这时正是隆冬,寒风刺骨,又下了大雪,大家毫不畏惧,背着行李,迎着朔风,顽强地前进。经过高邮、宝应、淮阴,到达邳县,再坐闷罐子车到徐州,又转郑州。在郑州休整,治病,又公演了三天,于1938年1月10日到达武汉。一路上,他们不断因地制宜举行公演,积极宣传抗日,受到了部队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有个东北军的长官看了演出,感叹道:“你们两三天的工作,比我们几个月的成绩还好!”
▲1938年2月,邓颖超、张月霞与剧团成员合影。
由于路途中的饥寒劳累,团员们大多消瘦了,身上长了疥疮,衣服爬上了虱子,有的病倒了。从上海带出的旅费用光了,吃饭也成了问题。这天,有位慈祥的妈妈,来到孩子们的住处培心小学。她微笑着对孩子们说:“我叫邓颖超,周恩来同志让我代表他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来看望大家!”小团员们都兴奋地把她围起来,亲热地叫她邓妈妈。
邓妈妈抚摸着几个团员的额头,问他们一路上的情形。她看望了剧团的小病号,嘱咐他们好好治病,还告诉他们消灭疥疮、虱子的方法。邓妈妈夸他们年纪小、志气大,还给孩子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说:“如果你们乐意,我介绍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几位小红军和大家见面好不好?”“好!好!”小团员们高兴地手都拍红了,连连点头。
过了几天,邓妈妈又来看大家,带来60多元钱。她说:“这是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捐助你们的。”当时,办事处的同志们生活也很艰苦,这些钱是从他们很少的零花钱中拿出来的,其中有周恩来的,有董必武的,叶剑英、博古、邓颖超的,也有红小鬼——小八路的零用钱。孩子们接过这些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38年2月8日下午,周恩来派他的警卫员吴志坚来接孩子剧团的全体团员和长征小战士们一起到八路军办事处去开欢迎会,大家心里乐开了花。在八路军办事处,孩子们看到了贴在墙上的许多欢迎标语,见到了周恩来副主席和叶剑英、博古、叶挺、郭沫若等同志,大家兴奋地不停鼓掌。周恩来问了剧团的成立和到武汉的经过,又要孩子们讲了讲自己的经历。长征小战士们表演了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长征中跳过的舞蹈。孩子剧团唱了自己的团歌:“看我们一群小光棍,看我们一群小主人,我们生长在苦难里,我们生长在炮火下……孩子们站起来,站起来,在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当孩子们请周恩来讲话时,他站起来面对小战士们说:“你们参加了长征,是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可是你们是和我们这些大人一道跑过来的,是我们这些大人保护着你们,抱着你们过来的。可是他们呢?他们一个大人也没有,他们是完全靠自己团结起来,在敌人的炮火下,在汉奸流氓的迫害下,跑了几千里,来到汉口的,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哟!”周恩来高度赞扬了孩子剧团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精神,并在最后说:“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好吗?你们要一手打倒帝国主义,一手创造新中国。”孩子们热烈鼓掌,雀跃欢呼:“好!好!”周伯伯的亲切教诲,像在每个人的心里点燃了一把火,照亮了孩子们漫长的人生道路。周副主席和党组织的关怀,给了孩子剧团的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在汉口青年会举行公演,其中有新编的《帮助咱们的游击队》《街头》等儿童剧。还到工厂、学校、保育院去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许多小朋友来入团,孩子剧团的队伍一天天地壮大了。(www.xing528.com)
▲周恩来(前排右七)、郭沫若(前排右八)与孩子剧团部分成员在武汉大学合影
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成立。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担任第三厅厅长。孩子剧团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正式编入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在厅长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孩子剧团到衡阳、长沙、桂林和四川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先后演出过《孩子血》、《这怎么办》、《孩子们站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孩子们》、《为了大家》、《打鬼子去》、《复仇》、《乐园进行曲》和《猴儿大王》等。
当时,有不少文化名人也热忱关心孩子剧团,如冼星海曾来教歌,让大家学唱《游击军》《在太行山上》等;茅盾则怀着深情写了一篇《记“孩子剧团”》,其中谈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省区。他们原来在上海时,只有22位,但是从失陷后的上海偷走南通,又历尽千辛万苦,迂回陇海、平汉两线而到了汉口,非但原班一个不缺,反倒增加了三位……”
这些情况,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恨。他们派人来盘问孩子们是怎样到八路军办事处去的。还说以后办事处来了人,要去报告。还策划将孩子剧团送进鄂西的难童教养院。接着,国民党武汉市党部指令将他们编入宣传大队,经费、吃住都有着落,还说,宿舍已经准备好了。
孩子剧团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团员们都急得不得了,吴新稼赶到八路军办事处去报告。周恩来不在,邓颖超同志一听,情况紧急,忙把博古、叶挺等同志请来一边商量,一边等周恩来同志回来决定。直到夜里11点多钟,周恩来回来了。他仔细听了汇报,坚毅地说:“坚决抵制合编!明天早上在他们派车来接之前,你们天不亮就乘第一班船,到石灰窑矿区去。问到你们,就说给工人演戏,来不及辞行了。到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你们就派人回武汉,我们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孩子们听从周恩来的指示,后半夜3点多钟,就起床打好背包,悄悄地走出培心小学。在昏暗的街灯下,穿过大街小巷,来到江岸码头,坐上6点钟的小货轮,驶离了武汉。
1939年的春天,孩子剧团来到当时的战时陪都——重庆。他们在重庆举办公演、儿童歌咏大会及儿童节等活动之后,根据周恩来指示,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去,给农民、工人演戏,向工农群众学习。当时,团员已发展到60多人,分成两个小队,用两年的时间,把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各县走一遍;并留下一个小工作队,坚持在重庆工作。
1940年8月,剧团的两个队结束了四川各县的巡回演出工作,回到重庆市郊赖家桥的金家院子。一个月明的晚上,周恩来和邓颖超来看望他们。听孩子们汇报说,在各县除了演一些老戏,还搜集材料,编演了一些新戏,学会用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打金钱板、耍连箫、唱山歌等形式演唱,还帮助当地少年儿童组织抗日团体。邓颖超非常高兴地说:“看见你们很高兴,你们现在长大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各方面有了提高,也比以前成熟多了……”周恩来以关怀和鞭策的口气说:“可是《流浪儿》唱得不如以前动人啰,还得努力呀!”他勉励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里,要好好锻炼自己,一面做抗日宣传工作,还要挤点时间学点文化,读点书。他告诫大家年龄大点的团员,不要过早地谈恋爱,要把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学习上面来。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以后,对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的工作,百般刁难阻挠。1940年下半年,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以改组三厅为名,撤换了郭沫若厅长的职务,孩子剧团再也不能在郭沫若的直接领导和保护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了。大家心事重重,为团体的前途担忧。有一天,周恩来来看望三厅的同志,一个团员问道:“周伯伯,第三厅改组了,郭先生不当厅长了,我们怎么办,谁管我们呢?”周恩来以深情和爱抚的目光看看每一个人,说:“孩子们,怎么没人管你们呢?郭先生即使离开你们了,我相信,他心里会时常想着你们的。没人管你们,我们来管,没人要,我们要!”这些简短、亲切、充满深情的话,像一股热流,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改组以后的第三厅,想方设法破坏、打击孩子剧团。他们说孩子剧团是“小共产党”,竭力要把剧团调出第三厅,与重庆卫戍司令部政治部抗敌剧团合并,还强迫全体团员参加三青团,接受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孩子剧团又一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团长林犁田躲过国民党特务的耳目,悄悄地来到重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他向邓颖超汇报了国民党的新诡计,邓颖超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林犁田回团以后,立刻带了一个年龄较小的团员代表,去见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表明这60多个孩子的心愿和“拒不从命”的态度。又去找一向同情爱护孩子剧团的冯玉祥将军,请他向张治中“说情”,还采取各种巧妙的办法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迫使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不得不三次收回命令。
1941年以后,原来三厅的人大部分又转移到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来。孩子剧团的党支部,仍然受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冯乃超领导,按照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指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1941年的春天,孩子剧团在重庆公演了三幕五场的儿童剧《乐园进行曲》,12月又上演了童话趣剧《秃秃大王》(根据张天翼童话《秃秃大王》改编)。该剧揭露秃秃大王昏庸愚昧及其反动的独裁统治,歌颂白发公公召唤小猴、小兔等森林中的伙伴不要上当受骗,团结起来赶走魔王的故事。公演的第一天,就遭到禁演,被认为有影射蒋介石的嫌疑,无奈只好给观众退票,后来被迫改为《猴儿大王》才勉强得以公演,但剧中的主题思想并没有改变,演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赞赏。这两出戏,都是由老戏剧家石凌鹤担任导演,舞蹈家吴晓邦等担任歌舞指导。这两个大型儿童剧,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抗战、民主的要求,揭露了汉奸、独裁者投降与分裂的丑恶嘴脸,在儿童戏剧艺术上,也有一定的创造,达到了新的水平,赢得了重庆戏剧界、新闻界和青少年的称赞。
▲《乐园进行曲》剧照
1942年以后,国民党加紧了对孩子剧团的控制。这年9月,国民党的军委会政治部,以“改组”为名,撤换了团长和队长等领导骨干,派了三青团的骨干分子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教官,来接管剧团,强行改变孩子剧团作为抗日儿童戏剧团体的性质,彻底扼杀了这个孩子团体。
从1937年成立到1942年被国民党改组而结束其历史使命,五年间,孩子剧团辗转约两万里,在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七个省做过宣传工作,演出300余次,共演出过20多个戏剧。茅盾当年曾赞誉:“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孩子剧团成员人小志大,不畏艰险,活跃于城镇乡村,为宣传抗日救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抗战烽火中,孩子剧团不仅以精彩表演激励前线将士的斗志和广大民众的救国热情,而且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文艺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