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韬略:康熙帝亲临国子监祭孔,崇尚儒家思想

清代韬略:康熙帝亲临国子监祭孔,崇尚儒家思想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历来尊奉的至圣先师,如何对待孔子,如何对待儒家思想,也就成为如何对待汉民族,如何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最敏感的问题。至此祭孔成为清王朝每年例行的制度。康熙八年四月,已经成长起来的康熙帝,不顾鳌拜的阻拦,亲自率领礼部诸臣前去国子监视学,并举行临雍大典,以示自己尊孔崇儒。祭孔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满汉共同的思想基础,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目的之二则是表示崇儒,重视教化。

清代韬略:康熙帝亲临国子监祭孔,崇尚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千百年来,它潜移默化地成为汉民族的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历来尊奉的至圣先师,如何对待孔子,如何对待儒家思想,也就成为如何对待汉民族,如何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最敏感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根基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对不同的文化有很强的排他性。任何文化,任何民族想在中国寻找自己发展的舞台,除了武力之外,就只能在民族文化观念的认同上做文章。佛教传入是如此,耶稣会士在华活动亦是如此,都必须在中国文化中寻找合理的依据。

清朝统治者作为所谓的“夷族”要想入主中原,在武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况且不管其是否愿意,儒家文化作为一种高势位的文化,它的流动是不可抑制的。清朝统治者的高明之处是对此采取了较积极的态度。

清朝统治者对儒家积极响应的时刻,也是其封建化的重要开端。

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以后,就派人前往祭拜孔子,表示要采取中原的一套文教制度。

顺治定鼎中原以后,也派人前往曲阜祭孔,并袭封孔子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为“衍圣公”。

顺治二年(1645),摄政王多尔衮亲自祭孔,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至此祭孔成为清王朝每年例行的制度。

鳌拜辅政后,由于其代表了保守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曾一度停止祭孔。

康熙八年(1669)四月,已经成长起来的康熙帝,不顾鳌拜的阻拦,亲自率领礼部诸臣前去国子监视学,并举行临雍大典,以示自己尊孔崇儒。接着又不经鳌拜同意,恢复了顺治所定的孔、颜、曾、思、孟诸贤子孙送监读读书的“圣裔监生例”,亲自指定了生员孔兴询等十五人到国子监学习

鳌拜垮台后,康熙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行尊孔政策,在宫中祀孔子,南巡时亲祭孔子,亲制孔、孟、周公庙碑文和孔、颜、曾、思、孟的赞文,并给各地孔庙和学府题写匾联。皇子们也将是否被派去祭孔看作是得到康熙重视程度的标准。

随着清朝封建化的加强,以及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尊孔政策的一贯性,祭孔也就成为国政的重要内容。

祭孔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满汉共同的思想基础,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目的之二则是表示崇儒,重视教化。

康熙很注重提高满族的文化素质。他身体力行地吸取儒家的统治经验,他接受熊赐履的建议,举行历代帝王例行的日讲和经筵,并要求满、蒙学习汉族文化。

在解决了保守的鳌拜之后,康熙继续开办顺治年间所创立的宗学和八旗官学,增设景山官学,教育八旗子弟,规定官学生平常要参加国子监举行的经书、经义和满蒙文考试。此外,康熙还命令将《大学衍义》译成满文,颁赐诸王以下及官学,作为必读之物,在保留本民族特点的前提下,加强汉文化的普及程度,在文化心理上争取汉族的认同。

清初三帝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但要消除汉民族的敌对情绪,还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采取更为实际的措施。

清王朝将争取汉民族的砝码放在汉族知识分子的身上。范文程主张,治理天下之要在于得民心,知识分子是百姓的精英,只要得到知识分子的支持,就会得到民心。(www.xing528.com)

知识分子往往是思想最为活跃,社会号召力很强的群体,要想统治一个民族,必须先控制这个民族中最为优秀的知识分子。

顺治二年(1645),浙江总督张存仁建议清政府开科取士,使读书人有出来做官的欲望,那么反叛的想法自然就消失了。

这一年,清政府首次开科,举行乡试,次年举行会试。此举顺应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入世”愿望,立即得到广泛拥护。但许多以德行标榜的名士仍然对此无动于衷。

康熙深知争取这些人具有重要的榜样力量,于是进行广泛搜求。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决定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让各地举荐人才。要求凡是学问、品行兼优,辞章卓越之人,不论是否已入仕为官,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科道官员,各地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要各举所知。

此令一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各地共推荐了一百九十余人,其中一百四十三人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了考试。这些人在生活上得到优厚待遇,清廷除了发给他们往返路费、衣食费、柴炭银、俸廪等不一而足外,还准备了高贵而丰盛的茶点筵席招待。在阅卷时,也是多方迁就,宽大无边。如严绳孙只作了一首诗,彭孙通故意把诗写得言词不通,潘耒、李来泰、施闰章等的诗不合韵律等,却都一一录取。

此次考试,共录得五十人,俱授予翰林职衔。这些人本来都存有严重的反清情绪。他们被授予翰林院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职,有了高官厚禄、丰衣足食,享受到各式各样的特权,从而动摇了原有的反清意志,改变了立场,成为清王朝的走卒。

康熙对那些在学术界有威望,不愿与清朝为伍的名士,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李颙等人,都采取包容态度,并且经常卑身枉驾前往探访。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巡行到达西安,希望见到著名学者李颙,李颙托病不见,康熙命取李颙著作一观,李颙遂派其子前往送书,康熙亲自接见他并对他说:“你的父亲读书守志,可以说是毕生守节的人。”于是挥毫写下“志操高洁”匾额相赠。

康熙深知这些人以节气相尚,虽不入朝为官,但已然归顺,不会有害于统治,自己的宽容正可以争取其他知识分子投身帐下。顾炎武的门生潘耒就得到顾炎武的默许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

康熙主要任用这些人进行古籍的编修工作。除了翰林院,还在宫内外设立武英殿修书处,蒙养斋、佩文斋、渊鉴斋、《明史》馆、《一统志》书局等修书馆所。这些工作都无伤于汉族士人所标榜的节气,并且可以解决生计问题。许多不愿入朝为官的著名学者,对此并不持反感态度,因而以布衣的身份参与。黄宗羲对清朝采取不合作态度,但在康熙的争取下,最后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和门人万斯同送入宫中从事《明史》的修纂工作。

康熙的崇儒政策有多方面的动机,最基本的是争取汉族知识分子,“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此外他自身确实对汉族的优秀文化心向往之。康熙非顺治所爱之子,自幼被送入寺庙之中,这使他有机会和汉族士人交往。服侍他的两个前明太监即是粗通文墨之人,使他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对汉文化产生崇敬之心。

当然,这背后也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即通过编书,清查汉文书籍中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内容,同时将汉族知识分子的精力消耗在编书的浩繁工作之中,使他们没有机会同清王朝为敌。

终康熙一世,共编书六十余种,其中包括《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分类字锦》《音韵阐微》《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等,为中华文化保留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也查禁了538种,销毁13860部,造成了巨大损失。这种做法被雍、乾继承,使清代掀起了编书的高潮。乾隆朝更甚,所编《四库全书》,收图书约3500种,共79070卷,所毁书籍却也达3000余种、六七万部之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