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韬略:雍正施行严猛政策,迅速取得成果

清代韬略:雍正施行严猛政策,迅速取得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雍正从政尚严猛,做事雷厉风行。雍正的严猛,从即位之初就定下了基调。从雍正元年开始,在中央以怡亲王允祥主管清查户部,勒限贪欠官员赔补;在亏欠严重的省份,派出钦差大臣率领随员随往清查。雍正多疑的性格也造成了滥杀。而雍正晚年,对忠君体国的川陕总督岳钟琪,竟因传言而处以死罪,幸亏雍正早死,岳钟琪方免诛戮。雍正很注意严格考察吏治,但也并非一味严猛,对人才还是爱护的。

清代韬略:雍正施行严猛政策,迅速取得成果

康熙的宽大政策在其晚年造成了许多弊端,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吏治废弛,用雍正的话说就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需要进行一番整治。

雍正的性格比较刚毅,但急躁且又残忍,康熙曾批评他“喜怒不定”,之后虽极力加以改正,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狂喜狂怒之事时有发生。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从政特点。

雍正从政尚严猛,做事雷厉风行。

他针对康熙末年以来的实际情况,认为宽仁不合时宜。他曾对云贵总督鄂尔泰说:“好好严猛去做吧,宽一点就是上天的恩惠。如果哪一天可以宽仁了,是我君臣的大福,天地神明的恩德啊。”这就明确表述了自己的严猛思想倾向。

雍正的严猛,从即位之初就定下了基调。他刚刚即位,就颁布敕谕十一道,戒饬督抚提镇以下文武官员,严绝贪污纳贿,肃清乡愿恶习,警告玩忽职守者。

一场反腐倡廉的斗争打响了。

从雍正元年开始,在中央以怡亲王允祥主管清查户部,勒限贪欠官员赔补;在亏欠严重的省份,派出钦差大臣率领随员随往清查。此举清出了大量亏欠,惩罚了一批贪官污吏,使康熙末年的吏治有所好转。

为了使自己的政策不打折扣地贯彻下去,他提拔了一批以苛察为能事的官员,其中就有非正途出身、荣为封疆大吏的田文镜、李卫,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是很符合雍正的要求的。他还指示田文镜、李卫等人各抒居官行政所见,分门别类,颁发州县,以为参考。(www.xing528.com)

对于那些以宽仁为务的官吏,他也多方劝导,让他们走上严猛的道路,他要求云南巡抚杨名时“宽以济猛,猛以济宽”,要求湖广总督杨宗仁“宽严相济”,就是让他们注意严猛政策的施为。

雍正多疑的性格也造成了滥杀。他对诸兄弟的残虐以及对心腹重臣年羹尧、隆科多的处置即为此例。而雍正晚年,对忠君体国的川陕总督岳钟琪,竟因传言而处以死罪,幸亏雍正早死,岳钟琪方免诛戮。

雍正一朝的“文字狱”也比较多,他在位十三年,便有汪景祺、钱名世、查嗣庭、陆生楠、谢济世、曾静等大案,每一案都牵连广泛,除了曾静因雍正另有所用,因祸得福,其他人都或处死,或流放,或充军,或贬奴,或压制,绝无幸免。

雍正很注意严格考察吏治,但也并非一味严猛,对人才还是爱护的。他说:“人才难得,如果过于苛刻,就会因为一点小毛病让很多人才荒废。”

雍正很注意体察下情,鉴于清朝官吏的薪俸比较低的状况,他默认了地方官对火耗银的征收,只是要求官吏取所当取,用所当用,只要不伤廉洁,不致贪滥,既不能因侵贪让百姓受苦,也不能因沽名钓誉去走极端。取还是不取,他们自己说了算,只要他们没做错就行了。雍正甚至将这种做法合法化,实行“耗羡归公”,即将非法的附加税火耗银变成国家的正式赋税,由督抚统一管理,按官吏的不同品级发给数量不等的“养廉银”,从而既保证了官吏“所当取”的收入,又将官吏对百姓的贪污勒索有所限制,对减轻百姓的负担有一定好处。

雍正的“宽”只是偶尔为之,不能掩盖其“严猛”的实质,但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正如章学诚所言:“我宪皇帝澄清吏治,裁革陋规,整饬官方,惩治贪墨,实为千载一时。彼时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风俗,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时势然也。”然而也应该看到有许多弊端,后来乾隆评论说:“我父皇即位之初,见人心浮躁,政事废弛,当官的不办事,当民的不畏法,不得不大力整顿,以除积弊,大臣们都误以为我父皇崇尚严厉。有些官员执行政策出现偏差,以至于官府办事过于严苛,使百姓们大受困扰。”如江西巡抚布兰泰在江西所办事件,往往过于严苛,而等待雍正去改正。封疆大吏尚如此,幸进之人就更不在话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