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常见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人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躯体功能的变化,同时身体的损伤或疾病,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心理上的变化,称为身心反应或身心障碍。由于所患疾病的性质、病程、预后和痛苦程度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千差万别。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认识、情绪、性格等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 认知活动变化
疾病可引起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两者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认知活动,甚至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感知、记忆和思维方面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表现。患者认知活动的最常见变化如下。
1. 主观感知觉异常 一般患者患病前常忙于工作学习,心理活动多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患病,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感受,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范围都会发生改变。患者的躯体感受性提高,不仅对外界的声、光、温度等刺激十分敏感,甚至可觉察自己的心跳、胃肠蠕动或出现一些奇特的不适,对各种症状的敏感度增强,出现感知异常。患者的主观感知常过重与病理改变不平行。一些患者对身体位置与姿势也异常敏感,一会儿觉得枕头低,一会儿觉得被子沉,一会儿埋怨床单不平整,不时翻身难以入眠。缺乏经验的护士往往觉得患者“事多”,其实是合乎患者心理规律的反应。有些患者的感受性降低,如对饮食的色、香、味感觉迟钝,吃饭如同嚼蜡;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却可引起患者的反感。
此外,患者可出现时空知觉的异常。如住院患者总感到时间过得慢,特别是病情迁延、治疗效果不佳、疼痛的患者,常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久病卧床的患者会感觉床铺摇晃,甚至天旋地转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错觉或幻觉,如截肢的患者出现幻肢痛。
2. 记忆和思维能力受损 在记忆方面,许多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记忆减退,不但近期记忆出现障碍,原有知识经验也容易忘记。如不能准确地回忆病史,记不住医嘱,有时甚至难以忆起刚说过的话、刚放在身边的东西。近年有人报道,慢性肾衰竭、肺结核、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都可伴发记忆障碍。患者的思维判断能力下降,对医疗、护理中不太重要的抉择,患者也常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患者干脆不愿思考,请医生和家属代为抉择。
3. 对客观事物敏感 患者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胡思乱想,惶恐不安,不信任他人,总觉得医务人员和家属对自己隐瞒了重要病情。患者身体稍有异常感觉,便疑虑重重,胡乱猜测,担心误诊或吃错药、打错针,担心医疗事故或意外出现在自己身上,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议论自己的病情严重,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患者可能会缺乏根据地猜测整个医疗护理过程,如病情进展、治疗、用药、检验等,从而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有的患者凭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自我诊断和推断药物及预后,若与医生的诊断发生冲突,便怀疑诊断的正确性,不按医嘱治疗,不服用医生开的药。
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实施治疗时,需以严谨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患者面前交谈时,尽可能大方、自然,以减少其猜疑,努力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对那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患者更要耐心讲解,并劝告亲友不要在患者面前妄作解释。
(二) 情绪活动变化
在各种心理变化中,情绪变化是最常见的,主要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
1. 焦虑与恐惧 这两类情绪在患者中最常见。焦虑区别于恐惧的是,焦虑的对象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的事物,而恐惧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个已经发生的现实中的危险事物,两者都包含着担心、忧虑、烦躁和害怕的成分,但焦虑包含担心、忧虑和烦躁的成分多些,恐惧包含害怕的成分多些。引起患者焦虑的原因很多,如对病因、疾病、预后过分担心,对陌生环境的戒备心理,对某些检查和治疗感到恐惧等。焦虑常在许多情况下发生,如就诊、等待诊断消息、等待医护处置、等待手术和治疗效果以及预想疾病影响等。
适度的焦虑与恐惧可提高人的警觉性,调动人的防御机制,以应付环境的挑战,但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可使患者过于敏感、行为失控、过分关注自身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应努力帮助患者控制过度的焦虑与恐惧,包括尽可能消除紧张源,提供必要的信息、科学的医学知识以及情绪支持。
2. 愤怒 愤怒所导致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与痛苦,但攻击并不能消除障碍,有时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使医护人员和家属减少同患者的接触与联系,这对患者是不利的。此外,愤怒与前述的恐惧常常伴有“应激反应”式的生理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和心排血量的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血糖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等,这对患者身体恢复常常是有害的。
3. 抑郁 抑郁是一组复杂的情绪,其强度可以从轻微的失落感到极度悲哀、绝望。抑郁反应主要包括四组特征:①悲观、失望、无助乃至冷漠、绝望的心境;②消极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信心下降,有无价值、无用和自卑感,严重者自残甚至自杀;③睡眠障碍,食欲、性欲减退,兴趣索然;④生活水平下降,患者逃避社交、工作和家务,以回避他人。
临床上抑郁的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一般认为,焦虑是对紧张性刺激情境的最初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此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抑郁便取而代之。长期严重的抑郁是非常危险的,抑郁状态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加对患者原有疾病的治疗难度或增加引发新的疾病的可能性,还会减少患者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妨碍患者同医务人员的合作,更为严重的是抑郁有时会造成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如极度厌食、自杀),医务人员应引起高度警惕。情绪支持、安慰、鼓励和适当的保证对轻度抑郁常可奏效,认知疗法配合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对于较重的抑郁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三) 意志行为变化
治疗过程是一个患者为达到康复的目的而进行的意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产生意志行为的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主动性降低、耐受能力下降,如敏感多疑、缺乏主见,顺从依赖、主动性减低,脆弱、易受激惹等。
(1) 敏感多疑、缺乏主见:有的人患病后会变得异常敏感,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患者和诊断不明确时表现更加明显。患者对别人的合理建议半信半疑,想了解病情,又对医生的解释有怀疑甚至曲解,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的病情,疑心诊断有错,治疗不当。有些患者身体稍有异常感觉,便胡乱猜疑,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受暗示性增强,缺乏信心和主见,盲从、被动,甚至接受一些迷信说教。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要作耐心诚恳的解释,以免患者受影响,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医疗处置,取得患者信任,减少患者猜疑。
(2) 顺从依赖、主动性减低:依赖是患者进入患者角色后产生的一种退化或幼稚化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患者总担心别人远离自己,怕受冷落、鄙视,希望亲人陪伴。患病后变得对事物没有主见,自信心不足,幼稚、顺从、被动依赖,能胜任的事情也不愿去做,要求别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患者也可通过自我暗示变得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故意呻吟不止,以得到亲人和同事的照顾,成为人们关怀帮助的中心。如果目的不能满足,还会产生被遗弃的焦虑或成为家庭、社会累赘的自卑感,感到生活无聊乏味,度日如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与其增加交流,适当开展病室内文化娱乐活动及病友之间的交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亲友、同事的探视和陪护,在争取患者信赖的同时,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脆弱、易受激惹:疾病和诊断治疗中引起的不适与毒副作用,带给患者的某些痛苦和心理压力,都需要患者用意志努力去接纳和忍受。有些患者进入患者角色以后,表现为软弱、情感易冲动,不能忍受委屈和挫折,遇事容易气馁、妥协,也是意志变化的表现。医护人员应予以关注和纠正。
(四) 人格变化
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然而“稳定”是相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病时,人格就有可能发生变化。若患病后变得过度依赖或易激惹,可认为其性格变得缺少独立性或易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若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要求过多,明知无用也要求医生或家属去做某些事以寻求心理安慰,可认为缺乏自制力,性格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特别是毁容、残疾、不治之症等,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殊心理社会问题,因此在患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可表现出某些带有疾病特点的人格变化。人在患病后,自我概念也常会发生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疾病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损害患者的自主感,使患者对自己控制生命的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无助和依赖感;②疾病使患者丧失了包括健康在内的许多东西,患者感到忧郁、悲哀,导致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心的降低;③疾病往往会使患者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外界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心下降。
知识链接
对待疾病的积极态度会减轻病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因患病而悲观者,应转变观念。得病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必定与死亡相联系,也不一定会把我们从有价值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由于身体得病,以往所熟悉的世界就变成了病态世界,这种情况才是不幸的。如果我们坚持抗争,情况就会完全改变,就能在疾病中看到崭新的未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疾病可以使我们陷入悲观和孤独的深渊,也可以帮我们打开通向健康和幸福的大门。梅宜由于肺结核而住院的时候心情非常悲观,但后来他重新认识了疾病,并完成了《存在心理学》的写作。麦恩通过他病危的生活体验看清了自己在生与死斗争中的状态,写出了《魔鬼之山》一书。宗教学家岸本由于癌症而面对死亡孤独的时候,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宗教观。这些事例的发生都绝非出于偶然,一个人如果由弱变强战胜困难,那么他就表现出了人生的充实和幸福。
修行佛教的人,认为生病时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者认为,人生是无常的,朝如青丝暮如雪。生病也是我们预料不到的。第二境界的人认为,生老病死本是自然法则,但如能不生病,就能多做点事了。第三境界者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风、火组成,所以我们能感到痛苦。这段话是说对疾病的态度越积极、豁达,病痛的折磨就越小。
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一) 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威胁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与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是必要的,能调动机体的防御水平,对患者是有利的。过度的焦虑是个体预感到威胁时的一种情绪反应,也是个体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心境。长期、过度的焦虑会影响患者的诊疗与康复。
1. 焦虑的类型
(1) 期待性焦虑:指面临即将发生,但又不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如初次住院的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性质或预后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
(2) 分离性焦虑:患者因住院要和配偶、子女、亲人、同事分离,暂时离开所熟悉的环境,便会产生分离性焦虑。同时伴有情绪反应,尤其是依赖性较强的老人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
(3) 阉割性焦虑:一种自我完整性被破坏和威胁时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即将行手术切除某器官或肢体的患者产生的焦虑。
2. 焦虑的临床表现 焦虑反应常导致患者心理活动增强,表现为不安、失眠、食欲下降、头痛、烦躁不安、敏感自责、情绪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反应可见肌肉紧张、出汗、面色苍白、脉搏增快、血压高等。高度的焦虑,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变得狭窄,只注意眼前的细节问题,而忽视了整体的关系。如某患者过分地担忧做心导管的检查,可能会一再拖延或拒绝检查,而忽视了心导管检查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诊疗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会增加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对治疗康复过程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3. 产生焦虑的原因
(1) 疾病因素:如对病因、疾病、预后的过分担忧、对某些检查和治疗的恐惧等。
(2) 环境因素:如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不舒适,人际关系紧张等。
(3) 社会因素:如对家庭无人照顾的担忧、对工作无人接替的担心等。(www.xing528.com)
(4) 人格因素:如内心矛盾冲突多,不能很好地调节。当医生、护士不能及时解释或明确回答有关疾病的问题时,信息交流会出现障碍或减少等。
4. 焦虑的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信任可给患者提供倾诉焦虑感受的机会。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护士不可取笑或限制其行为,应最大限度接受对方的言行并给予关注,使其感到受尊重、受重视,充分享有独立人格。
(2)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焦虑,有效应对压力: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引起焦虑的原因,采取措施,帮助对方解除焦虑。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静坐、想象、深呼吸松弛疗法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焦虑。
(3) 对于较严重、无法缓解的焦虑,可遵医嘱给予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二) 恐惧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的情景的情绪体验。个体通常认为自己无力克服这种危险,因而采取回避行为。焦虑与恐惧不同的是,焦虑时危险尚未出现,是个体预感到有威胁,而恐惧是个体已意识到危险的现实存在。
1. 恐惧的临床表现 患者面对危险情境时,表现出心神不安、恐慌、束手无策,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威胁上,如害怕误诊而四处就医检查。此时患者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皮肤潮红或发白、多汗、四肢酸软、疲乏无力、肌肉张力增高、颤抖甚至晕厥等症状。此外,还可出现胃肠功能减退、食欲差、厌食等症状。恐惧感可导致患者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不仅影响康复,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的危害。
2. 导致恐惧的原因
(1) 医院的特殊环境和紧张气氛:如洁白肃穆的环境、抢救危重患者的紧张气氛、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检查等。
(2) 临床的治疗和特殊检查:如手术、注射、输液和输血、骨髓穿刺、纤维胃射镜治疗等。
(3) 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缺乏正确的了解,会给患者带来恐惧心理。
3. 恐惧的心理护理
(1) 医护人员应认真分析患者的个性特点、恐惧的原因和促成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解释、安慰、保证以及积极的暗示等心理支持方法,达到减轻或消除恐惧的目的,并给予安全暗示和保证。
(2) 对患者解释各种检查治疗的必要性,说明副作用与放弃治疗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以使患者权衡利弊,减轻恐惧的心理反应并主动配合检查治疗。
(三) 抑郁
抑郁是因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情绪。抑郁是最常见、最不容易被觉察和识别出来的心理障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有的患者可以面露笑容,其实却有严重的抑郁。任何疾病都可能出现抑郁,患者处于抑郁情绪状态时,对健康影响很大。
1. 抑郁的临床表现 抑郁的临床表现为悲观、失望、压抑、孤独、兴趣索然、自我评价降低,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严重时沮丧、绝望,可导致自杀。
2. 抑郁产生的原因 危重病症患者或有严重丧失的患者,如器官摘除、截肢或预后不良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的慢性患者,缺乏社会和家庭支持的患者,受分娩或绝经期时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者,以及性格内向、易悲观、缺乏自信的孤独者等,都可能发生抑郁情绪。
3. 抑郁的心理护理
(1) 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忧伤,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改变负性认知,增强自信心,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
(2) 动员社会力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其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取得家属、同事及朋友的支持。
(3) 对严重抑郁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其自杀,同时应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使患者尽快康复。
(四) 孤独感
孤独感是指个体感觉到需要或希望与他人接触,却无力实现这个愿望的消极情绪反应,也称社会隔离。患者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住进医院这一特定的环境,与陌生人相处,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容易出现孤独、消极和恐慌的情绪。
1. 孤独的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敏感多疑、事事谨小慎微、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有问题不敢问,不愿与人接触,盼望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出院回家。
2. 引起孤独的原因 引起孤独的原因主要有:对亲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周围环境生疏、病房生活乏味,住在小病房与人交谈机会减少;担心别人冷落、鄙视白已;性格内向及老年患者更易产生孤独感。
3. 孤独的心理护理
(1) 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和理解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谈,提供丰富的信息及适当的刺激,经常组织病室内活动,为病友间的友好交往提供条件。
(2)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亲人、同事前去探视、陪护等。
(五) 依赖
依赖是患者进入患者角色后产生的一种退化,或称为幼稚的心理、行为模式。依赖常表现为患者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依赖他人的帮助,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患者行为变得幼稚、顺从、依赖,情感脆弱。对别人百依百顺,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呵护。有的患者病前较为大胆泼辣,病后变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畏缩不前。严重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迁就患者的依赖心理难以培养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
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医护人员应在使患者感到完全可以依赖的同时,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尽量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自理。
(六) 怀疑
怀疑是一种缺乏根据的自我消极暗示,常常影响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患者的怀疑心理表现为对人不信任,对病情进行缺乏根据的猜测。总觉得医护人员和家属对自己隐瞒了重要病情,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觉得病情加重。想吃药又怕有副作用,希望别人的照顾又拒绝别人的关照,想休息又怕别人说小病大养等。怀疑有时有助于纠正医师错误的诊断,同时也是患者从正常心理向疾病心理的过渡,有助于患者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种种质问要耐心解答,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医疗处置,特别是要避免患者因对医学知识似懂非懂、道听途说而受到不良的影响。
(七) 愤怒
愤怒是人在追求某一目标遇到障碍、受到挫折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如果一个人认为障碍是不合理的,有人故意设置的,不仅会产生愤怒,还会造成愤恨和敌意。患者常表现为寝食难安、烦躁紧张、行为失控、易激惹、吵闹哭泣、敌意仇恨。
引起愤怒的原因有多种,疾病对于个体本身就是一种挫折。个体因为疾病使躯体遭受痛苦,给家庭增加负担,不得不放弃工作、离开亲人等,这些都可给对方带来不满情绪。另外,医患间的冲突,也是许多患者愤怒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缺乏尊重、关心与适当的沟通,有些患者将治疗效果不佳归因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工作不负责任,医患间的冲突由此而产生,医护人员便成了患者愤怒的首要目标。从心理学适应的角度看,愤怒反应可以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与痛苦。但愤怒不能消除障碍,有时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减少与患者的接触与联系,这对患者是不利的。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理智的情绪状态,充分理解和体谅患者的愤怒反应,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得到有效的宣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