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测验的概念
去医院就诊的人,常要对一些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细胞数、尿蛋白含量等)进行测量,以判定是否患病。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也可以通过测量进行鉴别。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用数量化手段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心理现象在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的一种手段。心理测验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量表由一些经过精心选择、能比较正确而可靠地反映某些心理特点的问题或操作任务组成。测量时让受试者对测量内容做出回答或反应,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计算得分,从而得出结论。
二、心理测验的分类
根据测验的目的和功能、测验的方式、测验材料的性质以及测验的组织方式等,可以对心理测验进行分类。
(一) 根据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1. 能力测验 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
(1) 智力测验:用于评估个体智力水平的方法。临床上智力测验主要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以及作为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的参考指标,此外也作为特殊教育或职业选择时的咨询参考。常用的测验工具有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儿童和幼儿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
(2) 特殊能力测验:其测验偏重于评估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如音乐、绘画、机械、记忆以及写作等特殊能力的测验,多为升学、职业指导以及一些特殊工种人员的筛选所用。
2. 人格(个性)测验 人格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临床上广泛用于鉴别和诊断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并对精神疾病、神经症及各类心理障碍患者做出诊断及预后参考。同时人格测验也用于正常人群的人格调查、择业择偶、心理保健及科研等方面。常用的量表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3. 神经心理测验 该测验主要用于判断脑损伤与相应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神经病学家在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估及预防等方面提供依据,也可用来评估正常人的神经功能、脑与行为的关系等。如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Luria-Nebraska神经心理成套测验(LNNB)等。
4. 自评量表 该量表主要反映被评估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包括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型行为问卷、精神障碍评定量表等,是临床各科室应用较多的心理测验。
(二) 根据测验方式分类
1. 问卷测验 问卷测验是以问题的方式提出,由被评估者回答计分的测验方法。这种方法的结果评分容易,易于统一处理。如MMPI、EPQ、SCL-90等多采用问卷的形式。
2. 操作测验 操作测验是以操作的方式让被评估者作答评定结果的测验方法。测验时常采用图画、图案、模型等非文字材料,多用于测量感知觉和运动等操作能力。婴幼儿和受文化教育因素限制的被评估者,主要采用这种形式。
3.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用一些没有明确意义或比较模糊不清的图片、照片、云图或一片模糊的墨迹或一句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被评估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或感受随意做出回答,从而投射出内在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心理特征。投射测验多用于测量人格,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也用于异常思维的发现,如自由联想测验、填词测验等。
(三) 根据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
1. 个别测验 个别测验是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的测验方法,即一名评估者对应一名被评估者。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心理测验形式,如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其优点在于评估者对被评估者的言语、情绪状态等可以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有充分的机会与被评估者合作,所以其结果正确可靠。
2. 团体测验 团体测验是在某一时间内由一名评估者对多名被评估者进行施测的测验方法。这类测验的优点在于可节省时间,评估者不必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即可担任。
(四) 根据测验材料性质分类
1. 文字测验 文字测验是测验材料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测验方法。此类测验实施方便,团体测验多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其缺点是容易受被评估者文化程度的影响,因而对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使用时,其有效性可能会降低。
2. 非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由非文字材料组成,如图片、工具、模型等。其优点是不受语言文化影响,但比较费时,不宜团体施测。
三、心理测验的条件
心理测验的理论来自于实验心理学,它的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套完善的科学体系,测验工具和量表是经过反复的认证、修订而制定的。心理测验的条件对心理测验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一) 对测验工具的要求
1. 标准化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和结果解释的一致性,保证对所有被评估者的施测条件都相同。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应该包括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时限、统一的测验顺序、统一的项目、固定的施测条件、统一的记分方法和结果解释。
2. 信度 心理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被评估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方法(或另一套相等的测验方法)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即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信度用系数来表示。一般来说,系数越大,说明一致性越高,测得的分数越可靠;反之则相反。信度的高低与测验性质有关,通常,能力测验的信度高(要求0.80以上),人格测验的信度低(要求0.70以上)。
3. 效度 心理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某种特定心理特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如一个智力测验的测验结果确实反映了被评估者的智力水平,那么这一智力测验的效度就好;反之,则不好。
4. 常模 通过对正常人群进行标准化测验之后所得的一种可供比较的标准称为常模,它是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如在临床上,常根据血压的常模(血压正常范围)判断患者的血压高低。有了常模,才可以通过与其进行比较来判定被评估者的测验结果。
(二) 对测验环境的要求
心理测验的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光线适中。室内布置典雅大方,避免华丽、新异,以免分散被评估者的注意力。
(三) 对评估者的要求
评估者应具备心理学、医学的相关知识,经过严格的心理测验技能培训并获得资格认定;评估者应熟悉测量工具,掌握测验量表的内容、特性、应用范围、实施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解释;评估者应对测验工具、测验信息、测验结果进行保密。
(四) 对被评估者的要求
被评估者在进行测验时,应身体健康、情绪稳定、态度认真,并了解测验的目的,消除顾虑,能集中精力完成测验。
四、常用的心理测验
(一)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评估个体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的方法,它是根据有关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经标准化过程编制而成的,智力测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智力测验的结果常用智商来表示。
智商是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是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智商有两种。①年龄智商:也叫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其中MA为智龄,CA为实龄;如某儿童智力测验的智力年龄为10,而他的实际年龄为8,那么他的IQ为125。②离差智商:表示的是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常通过计算被评估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离差智商在韦克斯勒所编制的智力测验中首先使用。离差智商的公式是,IQ=100+15(X-M)/S,其中X为测得的原始分数,M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与比率智商相比,离差智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被评估者。表4-1为智商与智力等级分布表。
1. 韦氏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在1939年编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之一。该量表包括3个年龄版本: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岁学龄前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少年儿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成人(16岁以上)。我国学者龚耀先、林传鼎和张厚粲等心理学家先后对上述三个量表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适合我国不同年龄人群的城市和农村用的两个版本。该量表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韦氏智力量表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言语量表分为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和类同6个分测验,操作量表分为填图、图画排列、积木图案、拼图、译码、迷津6个分测验。该量表可以同时提供总智商分数、言语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以及12个分测验分数,能较好地反映智力的整体和各个侧面。
2.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该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由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于1905年发表。该量表经过了多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修订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Terman)教授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我国学者陆志韦、吴天敏等人曾多次修订该量表,现在常用的是吴天敏教授主持修订于1981年发表的版本,称为中国比奈量表。
中国比奈量表适用于2~18岁的城市少年儿童,最佳适用年龄是6~14岁。在记分方面,它放弃了比奈量表常用的比率智商,改用离差智商。中国比奈量表注重对一般能力的测查,包括语义解释、理解、计算、推理、比较、记忆以及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能力测查。
3.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是英国人瑞文在1938年设计的一个智力量表。该测验方法使用方便,较少受被评估者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整个测验由60张图案组成,由易到难分成A、B、C、D、E 5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既可用于个别测验,也可用于团体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用的年龄范围十分广泛,6岁以上的被评估者都能使用。
(二)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形式比较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客观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两种。客观性测验是指根据评估者自己的报告作出的评定,通常采用调查表或问卷的形式进行。常用的客观性测验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投射性测验也是人格测量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的理论假设与精神分析理论有关。常用的投射性测验有洛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等。
人格测验在心理学和医学中应用广泛,对于临床诊断、心理咨询以及人员的选拔和职业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链接
睡姿可以出卖你的心理,相信吗?
睡眠过程中的肢体语言——睡姿,是受意识控制极少的下意识动作,所以它能真实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英国睡眠评估和咨询服务机构主任克里斯·依济科夫斯基通过问卷调查,概括出6种睡眠姿势,发现每一种睡姿对应着一种人格类型。同时,睡姿也能折射出这段时间的心境、情绪、心理防御等。
胎儿型睡姿:这种蜷缩成母体内胎儿姿势的人,外刚内柔,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第一次见到别人的时候可能会害羞,但很快能放松。拱起的背部构成强有力的自我保护,当人正遭受痛苦挫折时,这种睡姿最能让人体验到安全感。
树干型睡姿:身体偏向一侧,双臂向下伸展,顺贴在身上。这类人大多性格开朗,爱与人交往,很多情况下显现出领导才能和号召力。不过他们容易轻信他人,过于天真。这种睡姿是悠然自得的心境的体现,对近段时间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状态比较满意。
思念型睡姿:身体偏向一侧,双手向外伸展,与身体形成直角。这类人喜欢与人交往、性格外向,易融入集体。不过采用这种睡姿的人较多疑,有时甚至有点偏激和愤世嫉俗,很难接受不同意见。思念型睡姿是冷战或逃避问题的一种折射。
士兵式睡姿:完全仰面平躺,双手紧贴身体两侧。喜欢这样睡觉的人一般性格内向,比较保守,会一丝不苟地遵守严格的标准,久而久之会不自觉地严格要求别人。
海星型睡姿:身体平躺,双臂稍稍上举抱枕,这类人乐于助人,是非常好的倾听者,对人慷慨,朋友很多,但不喜欢成为焦点。(www.xing528.com)
自由落体型睡姿:俯卧在床上,双手抱枕,脸偏向一侧。这类人易紧张,一般比较好动,常因缺乏预见性而行事鲁莽,他们对别人的批评一般不能虚心接受。
图4-1 艾森克
1.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 J. Eysenck)(见图4-1)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而成的,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该问卷分为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与成人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评估者均可以使用。该问卷中包含的三个人格维度,分别为内外倾向性(E)、神经质(N)和精神质(P),分别用E、P、N三个分量表测量人格的三个维度,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程度,构成了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第四个分量表为效度量表(L),用于测量说谎或掩饰,但也代表一种人格特征,反映被评估者的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人格特征。
该量表为自陈量表,项目较少,实施方便,有时也可用作团体测验。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的情况,是我国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人格测验表之一。我国修订的EPQ有多种版本,龚耀先修订的成人和儿童版本均为88项测查项目,陈仲庚修订的成人版有85项测查项目。
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各个分量表的意义如下。①E(内外倾向性)维度:高分表示外倾,喜好交际、乐观、渴望刺激和冒险、易于冲动、情绪倾向失控;低分表示内倾,喜好安静、内省、保守、交友不广,除了亲密好友外,对一般人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做事严谨,倾向悲观。②N(神经质)维度:又称情绪稳定性维度,反映的是正常行为。高分表示情绪不稳定、焦虑、担忧,常常闷闷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低分表示情绪稳定,情绪反应缓慢而轻微,容易恢复平静,性情温和、不冲动,善于自我控制,不易焦虑。③P(精神质)维度:并非指精神病,而是指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高分者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缺乏同情心、人际关系紧张、喜欢挑起事端。若是儿童,往往有仇恨心理,缺乏是非感,无社会化概念,多恶作剧。低分者无上述情况。④L(效度量表):又称掩饰量表,也可以测查防御、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人格特征。L分高表明被评估者表现掩饰、隐瞒特点,影响到该份答卷的真实性,如“你曾拿过别人的东西(哪怕一针一线)吗?”其中,内外倾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是正态分布,而精神质维度得分为极端偏态分布,绝大多数人处于稳定的一端。
通过绘制E、N二维直角坐标剖析图,可以直观地判断出被评估者的内外倾向性、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艾森克人格个性维度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艾森克人格个性维度图
知识链接
心理学家艾森克
艾森克(1916—1997),德裔英国人,人格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在他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第戎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艾森克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基础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培训,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心理学。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1935年艾森克开始在伦敦大学师从C.E.斯皮尔曼学习心理学,1938年,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任职于磨坊山急救医院。1955年艾森克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期间他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领导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在初期,艾森克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内向与外向、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倾向)、社会态度的因素分析(软心肠与硬心肠、保守与革新)和政治心理学。1950年之后,艾森克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他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另外,艾森克对动机知觉、心理测试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艾森克的主要著作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人格的结构与测量》、《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的维度》、《人格的科学研究》、《人的人格结构》、《政治心理学》、《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变态心理学手册》、《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人格测量》、《性心理学》、《智力的模式》。
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教授于1949年编制,它是一种检测人格特征的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该问卷现有5种版本,其中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项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项目;E本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评估者,有128个项目。卡特尔认为16种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因素,包括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变革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和紧张性(Q4)。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含义见表4-2。
3. 洛夏墨迹测验 洛夏墨迹技术是由瑞士精神病医师海曼·洛夏(Hermann Rorschach)创造的,也是最流行的投射技术之一。目的是为了临床诊断,对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病作出鉴别,也用于研究感知觉和想象能力。
图4-3 洛夏墨迹测验图之一
洛夏墨迹测验共有10张墨迹图(图4-3),其中5张(1,4,5,6,7)为黑白的,3张(8,9,10)为彩色的,另2张(2,3)除黑色外,还加有鲜明的红色。洛夏墨迹测验的施测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自由联想阶段,主试按顺序出示每一张图片,同时问被试“这像什么?”“这使你想到什么?”让被试按照自己所想象的内容做自由描述,记下被试的反应时间和说的每一句话。然后是询问阶段,询问被试其答案是根据墨迹的哪一部分反应的,以及引起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最后进行结果分析和评分。洛夏测验记分系统较复杂,需根据反应部位、反应决定因子和反应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记分。美国人J. Exner于1974年建立了洛夏测验结果综合分析系统,目前常用于正常和病理人格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三) 临床常用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多是在一些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数量化、简便易作而发展起来的,对患者的检查常用作筛查工具(而不作诊断用),评价也多采用原始分直接评定。
根据评定者的性质,评定量表可分为两种形式: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自评量表是由被评者自己按照量表内容,根据自己的感受、想法和经验等作出回答。他评量表是由医生、护士、教师或家长等根据对被评者的观察结果进行评定。评定量表具有数量化、客观、可比较和简便易用等特点。
常用的评定量表有上百种之多,下面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评定量表。
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包括90个项目而得名,于1975年由L.R.Derogatis编制而成,在国外应用甚广,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反映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及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方面。它能较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该量表广泛应用于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作为评估来访者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可以应用于综合性医院,以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也用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新生心理普查建档工作。
SCL-90共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分别如下。①无:自觉没有该项症状。②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被试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③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被试有一定影响。④偏重:自觉经常有该项症状,对被试有相当程度的影响。⑤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率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被试影响严重。
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根据总分、阳性项目数、因子分等评分结果情况,可判定被试是否有阳性症状、心理障碍或是否需进一步检查。因子分越高,反映被试症状越多,障碍越明显。
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症状”。
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该量表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及具体项目如下。
(1) 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
(2) 强迫症状:包括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该因子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
(3) 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该因子主要是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4) 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该因子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
(5) 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该因子指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
(6) 敌对: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该因子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患者的敌对表现。
(7) 恐怖: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该因子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
(8) 偏执: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该因子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
(9) 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该因子中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
(10) 其他:包括19、44、59、60、64、66和89,共7项,该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2.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DS)是美国学者Zung于1965年编制而成的。该量表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能有效地反映有无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抑郁症患者的筛查,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抑郁自评量表(SDS)共有20个项目,反映抑郁状态的4种特异性症状:精神性情感性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1”表示很少有该项症状;“2”表示有时有该项症状;“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4”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其中,10个项目为正向评分,10个项目为反向评分。由被试按照量表说明进行自我评定,依次回答每个题目。
自评结束后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抑郁自评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是总分。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即得到原始粗分,以原始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总分。记分时要注意量表中的反向评分题目。中国常模总粗分分界值为41分,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总粗分超过41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即可能存在抑郁倾向,需要进一步检查。抑郁严重指数=总分/80,指数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高。
3.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美国学者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的。该量表从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相同。焦虑自评量表适用于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评定,能准确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该量表已经作为心理咨询门诊了解来访者焦虑症状的常用自评工具,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焦虑自评量表由20个陈述句或相应的问题条目组成。每个问题条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均按1~4四个等级评分:“1”表示很少有该项症状;“2”表示有时有该项症状;“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4”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
焦虑自评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也是总分,以原始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总分。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1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总粗分超过41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即可能存在焦虑倾向,需要进一步检查。焦虑严重指数=总分/80,指数越高,反映焦虑程度越高。总之,SAS是评价焦虑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国外研究认为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观感受。但是SAS无法鉴别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必须同时运用其他自评量表才可进行鉴别。
4.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由临床护士依据对住院患者病情纵向观察,对患者的行为障碍、病情的演变及疗效进行客观评定,为临床治疗、护理及精神药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此量表由G.Honigteld 于1965年编制,为80项版本,广泛应用的为30项版本,简称为NOSIE-30。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适用于住院的成年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慢性精神病患者,包括老年期的痴呆患者,它是护士用精神科量表中最普遍的一种。
由经过量表评定训练的护士任评估员,最好是患者所在病室的护士,根据对患者的连续观察进行评估。量表的评定需要2名评估员在近3天的时间内完成,但可以根据研究和临床的需要自行规定并灵活掌握。
该量表的评定内容共30项,每项为一描述性短语,如“肮脏,对周围环境有兴趣,自觉抑郁沮丧”等。量表为频度量表,按照具体现象或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0~4五个等级进行评分:0表示无;1表示有时是或有时有;2表示较常发生;3表示经常发生;4表示几乎总是如此。
该量表包含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和抑郁7个因子。结果分析包括因子分、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和总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