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概述及学者观点

护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概述及学者观点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WHO又将健康的定义进一步发展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才称为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国内外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智力过高或过低的个体都要注意其心理健康问题。

护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概述及学者观点

一、健康心理健康

(一) 现代人的健康观

传统的健康观认为“无病即健康”,即健康就是没有躯体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各方面压力的增大,现代人的健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虚弱,而且要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的状态。后来WHO又将健康的定义进一步发展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才称为健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非常丰富深蕴的内涵。

(二)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多地诠释。心理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国内外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状态,而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国内外不同的专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如下七个标准更加重要。

(1) 智力正常:这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衡量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智力过高或过低的个体都要注意其心理健康问题。

(2) 情绪健康:情绪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自信乐观,幸福感强,能够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意志坚强:具有良好的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4) 人格健全: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具有健全的人格表现如下:人格结构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核心,有相对完整的心理特征。

(5) 心行一致: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心理发展与行为动作、语言与行为三方面的协调一致。

(6) 人际和谐人际关系状况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健康者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有知己朋友;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7) 社会适应: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健康者有积极的处世态度,广泛而良好地社会接触,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社会环境,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知识链接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如下:①智力正常;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⑦有心理自控能力;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⑨有自信心;⑩有心理耐受力。

二、异常心理

(一) 概念

所谓异常心理,是指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异常心理一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其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变态行为、情绪障碍这样的词来对此加以描述和区分。

(二)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异常心理的实质,是异常的心理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异常心理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或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最后,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自我评价标准  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也不能证明当事人就正常,具体参见外部评价标准。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做自知力,属于《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严重程度标准之一。

2. 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和效度及方法的标准化等才能形成测评量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判断,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www.xing528.com)

3.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这种标准最客观,也是《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采纳的分类标准,是将心理问题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生广泛采用,但是诊断范围狭小,对于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却无能为力。

4. 外部评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专家对症状的分析就形成了症状学分类标准,目前的《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按照症状学分类的。

5. 社会适应性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与本人或社会不适应时,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可见,上述每一种标准都有其根据,对于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又都不能单独用来解决全部问题,故应互相补充。

三、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加快,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及人们面临的各种心理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谱和死因结构已发生巨变。过去肆虐人类的众多传染病或已得到有效控制,或已基本从地球上消失;而过去一直病因未明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却成为当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在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指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情绪、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其中,认知、情绪、人格特征与生物遗传有较密切的关系,属于内在心理品质;而生活方式、应对方式与后天获得性有关,属于外在心理品质。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括认识自我、他人及外部世界的能力。个体认知能力不足、歪曲或认知障碍均使其对自身及外界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影响其有效地应对和适应,导致其发生挫折感的概率增加,从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2. 情绪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积极的影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如果强度过大或经常反复出现,就会引起个体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引发疾病。大量动物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3. 人格特征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因素,并建立对刺激的反应形式。人格心理特征不仅与心理健康有关,而且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以下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几种人格类型的行为特点。

(1) A型性格:①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②富有极强的竞争性;③很易引起不耐烦;④有时间紧迫感;⑤语言和举止粗鲁;⑥对工作和职务提出过多的保证;⑦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临床研究证实,A型性格的人,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发病率高。冠心病患者中的75.5%、高血压患者中的79.5%均属于A型性格行为者。同时,临床研究还发现,A型性格行为与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等密切相关。

(2) B型性格:①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生活节奏较慢;②稳重,现实,安宁,松弛,顺从,随遇而安;③对人较随和,较少侵犯性。临床研究证实,B型性格的人出现各类疾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但相对A型行为的人来说,B型性格者因为看得开,所以通常没有远大理想和追求,成功的概率较小。

(3) C型性格:①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②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对别人过分耐心,屈从于权威;③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临床研究表明,C型性格行为者易患癌症,同时与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知识链接

“脾气好”并非只有好处

有人脾气不错,从来不与人争执,也被大家公认为“老好人”。但这种“脾气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B型性格行为者,凡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所以一般来说比较健康;还有一种却是被动的屈服于别人,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尽量避免表现出来,这种压抑出来的“好性格”,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诱发癌症和相关疾病。这种性格就是所谓的“C型性格”,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这个类型性格的人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往往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等情绪。在生活中,这类人往往属于“老好人”、“与世无争”的人。这种人在遇到挫折时,其实内心并不是无怒无恨的,只不过是强行对自己进行压制罢了。

(二)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件,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工作生活状况、医疗条件等。对于不同的个体,社会的概念不同,内容、性质也不同。如:婴儿的社会主要是母亲温暖的怀抱;幼儿的理想社会是快乐家庭;成年后个体则需要面对复杂的整个社会,涉及家庭、学校、单位等社会各个角落。个体接触社会的方面越多,所面对的社会因素就越多。

1. 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  如政治动荡、战争、经济变革、医疗制度改革等事件,均涉及社会的每个成员。

2. 生活事件  生活中,可对个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的事件、情境、变故等均称为生活事件,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负性事件如意外事故、患病、亲人死亡、失业等;正性事件如事业成功、晋升、获奖、结婚等。一般情况下,正性事件是有利于个体健康的,但若个体应对不当,也可产生不利健康的后果,如范进中举后的乐极生悲就是一例。美国学者霍尔姆斯和雷1967年根据对500多人的调查结果,对生活事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如表3-1所示,以测量不同生活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测量结果发现:一年内生活变化单位累计不超过150者,次年可能健康平安;一年内累计为150~300者,次年有50%的患病可能性;一年累计大于300者,次年患病的可能性将高达70%。

3. 社会文化因素  包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代沟现象、不同的观念及价值观;语言环境的改变;异地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等。

4. 社会支持  主要包括情感支持、能力支持和网络支持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