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发生Ms7.0级强烈地震,震中坐标为30.314°N、102.934°E,震源深度13km。地震资料分析表明,“4·20”芦山地震的震源机制为逆冲型,地震序列属主震余震型(王卫民等,2013;张勇等,2013;刘杰等,2013)。芦山地震与2008年“5·12”汶川地震虽然同处龙门山构造带,但其发震断裂为龙门山前山断裂(双石-大川断裂),两次地震震中相距约85km。芦山地震导致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 484人受伤。
(一)芦山地震地质背景
芦山地震灾区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和四川盆地过渡带的西南端(图3-44)。龙门山断裂带自NW到SE分别为龙门山后山断裂带(耿达-陇东断裂、汶川-茂县断裂)、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五龙断裂、映秀-北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双石-大川断裂、灌县-江油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后山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中央断裂带属典型的右旋斜冲断裂,前山断裂带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分量。
图3-44 芦山地震地质背景图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南西端始于天全附近,向NE延伸经芦山大川、大邑双河、灌县、彭县、安县、江油、广元插入陕西宁强、勉县一带,构成龙门山与成都平原的地貌分界线,长约500km。断裂总体走向NE35°~45°、倾向NW、倾角50°~70°,是由众多逆冲断层组成的断裂带,在平面上大致呈右行左阶斜列(图3-44)。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芦山地震震中附近区域近40年已发生了4次6.0级以上地震。该地区曾于1941年6月12日在宝兴与康定间发生6.0级地震,1970年2月24日在大邑发生6.2级地震,1327年在雅安天全曾有一次7.0级地震的记载(刘杰等,2013)。
芦山地震灾区地层出露比较齐全,除缺失寒武系、石炭系外,第四系至元古界地层均有出露,岩性主要有泥岩、砂岩、砾岩、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沿前山断裂带还分布较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根据区内出露的岩土体,可以划分出松散岩组、软硬相间岩组、坚硬层状碳酸盐岩岩组和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等4类工程地质岩组。
(二)芦山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芦山地震诱发了数千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和坡面碎屑流等(图3-45),同时,地震还造成明显的砂土液化现象,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为沟谷泥石流增加了物源。震后地质灾害数量明显增加,地震共诱发地质灾害10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震前的1551处增加到震后的2571处,局部密集分布,其中震中附近以崩塌为主。总体上,震中东南部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强度高于西北区域。
图3-45 芦山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图
芦山地震诱发的典型滑坡较少,除天全县老场乡干沟头滑坡-碎屑流外,滑坡规模一般不大。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①顺层滑坡,如飞仙关镇朝阳村小型顺层滑坡[图3-46(a)];②坚硬岩体的全-强风化带滑坡,如宝兴大桥东侧花岗岩强风化带形成的小型滑坡、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阳河左岸斜坡拐弯处全--强风化带滑坡[图3-46(b)、(c)];③沿斜坡浅表层残坡积物和全--强风化带形成的滑坡[图3-46(d)]。
图3-46 芦山地震滑坡、坡面碎屑流和砂土液化特征
(据Zhang et al.,2013a)
(三)典型地震滑坡实例:天全县干沟头滑坡-碎屑流
1.地质背景
干沟头滑坡-碎屑流位于天全县老场乡大庙村干沟头沟中游的大崩山,是芦山地震诱发的规模最大、最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图3-47)。大崩山地区属于侵蚀断块中山地貌,NE、近EW向断裂发育将该区切割成许多菱形断块,受地质构造影响,山岭拐折蜿蜒,高程位于1100~1600m之间,相对高差大于300m,沟谷发育,坡度多大于25°。
2.滑坡基本特征(www.xing528.com)
受芦山地震的影响,干沟头大崩山山脊位置发生崩滑并沿两侧冲沟形成高速碎屑流,首先分别下滑冲击干沟头右岸和支沟春尖窝沟左岸,冲击爬高20~30m,随后再分别沿干沟头和春尖窝沟铲刮翻滚下涌,直至冲击能量耗尽,在此两沟形成了大量的泥块石松散物源堆积(图3-48),并在各沟堆积体上部形成堰塞湖。
图3-47 天全县干沟头滑坡-碎屑流平面图和剖面图
1—泥质白云岩;2—砂岩泥岩互层;3—滑坡堆积物;4—推测基岩面
图3-48 天全县老场乡干沟头滑坡-碎屑流特征图
(照片位置见图3-47)
大崩山滑坡-碎屑流平面上呈四边形,中间为稳定体,最高处高程约1500m,其下南侧主沟干沟头沟底高程约1230m,滑源区距沟谷高差约270m,崩滑下来的物源约300×104 m3;其下北侧春尖窝沟的沟底高程约1180m,滑源区距沟谷高差约320m。滑坡产生的土体及大量石块沿山体不同方向分别向坡底沟道内滑动,形成了两条冲刷凹槽,其中春尖窝沟滑体初始滑动方向约110°,长约500m,平均宽约80m;干沟头沟滑体初始滑动方向约170°,长约750m,平均宽约60m。
干沟头滑坡-碎屑流总体上可分为3个区:崩滑源区、堆积铲刮区、堆积区。崩滑源区高程为1320~1500m,堆积铲刮区主要位于两侧滑坡的下游至春尖窝沟与干沟头的交汇处,高程为1250~1140m,堆积区主要位于两沟交汇处以下,高程为1140~1090m,以被滑体推挤铲刮的原沟道物质为主,泥质含量相对较高,地表层局部有“漂移”的巨石。
3.机理分析
滑坡启动区边坡坡度达30°,滑坡后壁到沟底高差270~320m,为发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提供了临空面和势能条件;滑坡后缘有活动断裂通过,受长期的挤压应力和风化作用影响,在断裂两侧形成明显的碎裂岩体和风化土体,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滑坡随即沿沟谷转化为碎屑流,随后的降雨作用促进了滑坡碎屑物的运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