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括号内的第1项表示与曲轴旋转同方向的旋转不平衡力矩。第2项表示相反方向的不平衡力矩。为了有效地产生力矩,需要尽量将平衡块间的间距加大。如果在发动机前后端装备平衡块,取较大的间距,就可减轻平衡块的重量。本案例中的发动机,因缸体前后端配置了齿轮系,此齿轮系中追加了1次平衡块。图14-11中表示了前侧、后侧平衡块的装备状态。后侧的惰轮与曲轴是以1∶1的比例相互啮合的,因此在惰轮上追加了平衡块。
众所周知,旋转不平衡力矩是如何产生的。图14-10表示力矩产生的原理。
为了更容易理解V形发动机1个气缸的惯性力,省略式(14-8)、式(14-9)中的d2θ/dt2项,只保留转动1次成分,用图14-5的坐标表示为
式中,FL为右侧1缸部分的惯性力;FR为左侧1缸部分的惯性力;r为曲轴半径;β为反弹角;γ为曲轴销偏心角。
对于V形10缸发动机,把从第3个气缸中心到各气缸中心的距离,乘以各气缸的惯性力,求和后即可得到旋转不平衡力矩C,用图14-10表示气缸中心到各气缸的位置关系。
图14-10 V形发动机惯性力产生的原理
(www.xing528.com)
式中,L为各气缸之间的距离;δn为把第1缸作为0°时候的第n个气缸的角度。
把式(14-19)换成系数A、B进行简化计算,可得出式(14-20)。
括号内的第1项表示与曲轴旋转同方向的旋转不平衡力矩。此旋转不平衡力矩可以由安装在曲轴上的配重消掉。第2项表示相反方向的不平衡力矩。为消除本力矩需要配置与曲轴相反方向旋转的新配重。
下面介绍为消去此力矩的1次平衡块设计案例。
因旋转不平衡力矩残留在曲轴的旋转方向和相反方向,1次平衡块必须与曲轴相反方向且以同一转数旋转。为了有效地产生力矩,需要尽量将平衡块间的间距加大。如果在发动机前后端装备平衡块,取较大的间距,就可减轻平衡块的重量。本案例中的发动机,因缸体前后端配置了齿轮系,此齿轮系中追加了1次平衡块。图14-11中表示了前侧、后侧平衡块的装备状态。在前侧,为了由凸轮轴齿轮驱动而追加了平衡块及驱动齿轮。后侧的惰轮与曲轴是以1∶1的比例相互啮合的,因此在惰轮上追加了平衡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