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
新河县常见的畜牧业传染病有鸡新城疫病、鸡霍乱、口蹄疫、炭疽病等。
1.鸡新城疫病 群众称“传鸡”,是由鸡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鸡表现不愿走动、呆立、缩颈、垂尾、羽毛蓬乱、嗜睡,食欲减少或废绝,排出绿色稀粪,呼吸困难,口内有黏液,张口呼吸,时而发出“咯咯”的叫声。病程一般3~5天,死亡率达90%以上。当年雏鸡最易感,老龄鸡次之。可在任何季节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尤其中秋节前后易流行。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一只鸡发病,数日即可波及全群。防治可采用疫苗点鼻和肌注等。
2.鸡霍乱 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最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独处呆立、食欲废绝、腹泻剧烈,粪便呈灰白或绿色,后期鸡冠肉髯青紫,衰竭而死。发病多在夏末秋初。成年高产鸡最易感,当年雏鸡次之,鸭鹅也可感染。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常呈最急性或急性,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初期零星发生,后跳跃式流行,死亡率较高。防治办法主要有疫苗接种、药物防治和消毒、隔离捕杀病鸡等。
3.口蹄疫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牛、羊、猪等偶蹄兽都可感染,人也可感染发病。家畜感染发病后,体温升高(40~41℃ ),精神沉郁,在唇内面齿眼,舌面和颊部发生蚕豆至核桃大水泡,白色泡沫状涎水挂满嘴边。同时或稍后,蹄叉间、蹄冠的皮肤上也发生水泡,泡溃糜烂,严重的造成蹄壳脱落。体温降至正常后,逐渐康复。防治主要采取普查、消毒和部分接种相结合的措施。(www.xing528.com)
4.炭疽病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多雨的季节发生,患畜常在放牧或使役中突然倒地死亡,有的羊发病后出现碰头现象,死亡后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煤焦油样不凝固血液。1973年和1976年分别在吕家庄和郜宋村发生,死牛2头,驴1头。1984年8月在西小屯村发生了绵羊炭疽病。预防可用第二号炭疽芽胞苗每年对老疫区的易感畜注射。病发初期用抗炭疽病血清治疗,效果较好。1989年后没有发生过。
(二)常见病
1.瘤胃积食 是瘤胃内积滞过多的食物而不能运转的一种疾病。以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前胃运动神经紊乱为特征。多见于冬春季,牛多发。本病一般在采食后不久发生。病初表现食欲、反刍由减少继而停止。鼻镜干燥,口色赤红,后期青紫,粪干色暗。有时排出少量稀软恶臭的粪便。病畜拱腰低头,四肢集于腹下或张开摇尾。有时顾腹不安,用后肢或角撞击腹部,腹围膨大,左肷充满。触诊其内容物充满,坚固呈面团状,叩诊呈浊音或半浊音。治疗原则是以排除积食抑制发酵,兴奋瘤胃,恢复机能为主。用瘤胃兴奋剂和泻剂来加强瘤胃运动机能和排出胃内容物。为了防止自身中毒应随时进行补液和注射强心剂。
2.肠痉挛 中兽医称为冷痛,伤水起卧。是因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的腹痛病,以间歇性腹痛发作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秋、冬、春季节,以骡、马较为常见,病畜体温正常或略低,呼吸脉搏在腹痛出现后增加,腹痛消失时恢复正常,黏膜正常或青白。腹痛呈间歇性发作,在发作时病畜出现中等程度或剧烈的腹痛,起卧不安,回头顾腹,倒地滚转,间歇期间,病畜安静如常,甚至吃草饮水,约经10~30分钟,腹痛又发作。病畜不断排出稀软粪便。治疗原则是解痉镇痛、清肠制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