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谦芳研究指出[1]:南昌起义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序幕。这次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军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指出中国工农红军是由南昌起义开始组建的,因此“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2]这就是“八一”建军节的由来。1949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中央军委决定在军旗、军徽上以“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江泽民亲笔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2007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称南昌起义是“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3]
学者张秀英撰文认为[4]:中国共产党人举行南昌起义,在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创建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提出了建军方面的宝贵思想和主张。这体现在:第一,南昌起义初步提出了党对人民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基本思想。起义前,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组织一个前敌委员会,在军中指导一切。”[5]前委作出的“我党站在领导地位”从而使起义军“完全在党的指导之下”[6]的决定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制度,为党如何实现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积累了经验。第二,南昌起义规定了人民军队所担负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提出南昌起义“以推翻新旧军阀政权,建立民众的工农政权为目的,以实行土地革命为目的”[7],并把是否为这两个目的而战斗作为区别人民军队与国民党新军阀的标志。第三,南昌起义提出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纪律的重要内容。起义规定了起义军的行动准则,并要求官兵“守纪不扰民”、“秋毫无犯”等等,产生了我军革命纪律的雏形。
学者刘录开从更细致层面对此作了说明。他认为,南昌起义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非同小可的,具有多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第一,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第二,它以武装斗争的实际行动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敢独立开展领导革命、尤其是不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严重错误,宣告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彻底破产;第三,沉重地打击了猖狂一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革命人民的斗争意志,使中国人民在黑暗的日子里看见了胜利的曙光;第四,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
冯建辉、孙向撰文[9]指出: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英勇的革命行动,给了蒋介石的反革命屠杀政策以迎头痛击,震惊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它像闪电雷鸣,冲破了笼罩着全国的白色恐怖,振奋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0]南昌起义用武装斗争的革命行动,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它使全党认识到陈独秀的路线是失败的路线,要坚持革命,只有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端,“八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注释:
[1]沈谦芳:《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三:南昌起义决策内幕》,载《共产党员:河北》2015年第6期。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0册,第3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沈谦芳:《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三:南昌起义决策内幕》,载《共产党员:河北》2015年第6期。(www.xing528.com)
[4]张秀英:《试论南昌起义对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与贡献》,载《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5]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载《亲历南昌起义》第26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6]李立三:《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载《亲历南昌起义》第48、59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第39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刘录开:《对南昌起义几个问题的再认识》,载《北京商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9]冯建辉等:《从此风雷遍九陔——纪念南昌起义五十周年》,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6页,人民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