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革命之首:南昌起义研究结果

红色革命之首:南昌起义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持“15580人说”的主要是学者曾祥健,他主要是通过详细推敲各部实际参战人数来汇总的。另外,中央农讲所500人当中亦有80余人参加了南昌起义。经过论证后,曾祥健认为:参加南昌起义的实际人数应为叶挺部5500人、周士第部3000人、贺龙部6500人、朱德部500人、其他80余人,共计15580余人。由于南昌起义仍然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旗号,而且利用的是“东征讨蒋”的名义,因此蔡廷锴部也在1927年7月30日、31日先后抵达南昌。

红色革命之首:南昌起义研究结果

持“15580人说”的主要是学者曾祥健,他主要是通过详细推敲各部实际参战人数来汇总的。曾祥健认为,在刘伯承的《南昌暴动始末记》一文所列的各参战部队中,有一部分并没有参加起义。

对于叶挺所部,“曾文”认为,叶挺在起义前是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第二十四师中共党员占了绝大部分,战斗力最强,革命决心也最坚定,全师3个团5500人都参加了起义并成为主力部队。

周士第所部,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原师长是李汉魂,后为周士第,该师第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全部参加起义,另外两个团第七十四、七十五团只有部分人参加了起义。按照当时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的编制,每团为15个连(12个战斗连加特务连、机枪连和侦察连),每连为100人,这样,第四军第二十五师3个团全部参加起义实际上也只有约3000人。

第十一军第十师是蔡廷锴领导的,刘伯承把该师列入了起义部队。但是,据考证,第十师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事实是:当时前委有争取蔡部起义的计划,但蔡廷锴本人在起义打响后才到达南昌,他所率领的第十师没有参加起义发起时的战斗。这是影响最后统计数据最关键的一点,而对于蔡廷锴部的起义状况如何也有其他佐证。

萧克曾回忆说:“第二十五师起义后到了南昌,和我们驻扎在一条街上。听他们谈三个团起义的情况是:七十三团,其前身是叶挺从广东带出来的独立团,全部参加了起义;七十四团,参加的只有二、三个连,其中有个机枪连;七十五团,参加起义的有十二个连。七十五团团长很反动,但团里的党员干部多,营长孙一中就是共产党员。他接到党的指示,就和几个党员,左派军官商量,以打野外为名,把队伍拉出去。文书、伙伕、挑夫、采买和有病的留在家,团部、卫生队、辎重队、特务连、机关枪连、侦察连等都没有来。七十五团全团大概来了一千人左右。在德安,七十三团给了张发奎一个下马威,然后胜利到达南昌。”[1]

贺龙这样回忆说:“蔡廷锴有一个师,九千余人,在30日、31日先后到达南昌,我们把他们赶到城外驻扎了。”[2]蔡廷锴本人也曾说过:“返抵南昌,叶、贺已将朱培德、程潜驻南昌部队缴械,即召集会议,在南昌成立临时军政府。我当退既不得,逃更不能,只有俯首服从叶、贺之命。”[3]

贺龙部6500人是否都参加了南昌起义,至今尚无资料可考证。

南昌起义中,除刘伯承所列各部队外,还有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警察队参加了起义战斗。但是,陈公培在《南昌起义前后》一文中曾说过:“起义前夕,这个团大部分被国民党解散,只剩下不到一个营,约有一百多人参加起义。”[4]

南昌公安局警察队约400人参加起义,后编入第二十军。这样,南昌起义中朱德部应为500人,而不是300人。

另外,中央农讲所500人当中亦有80余人参加了南昌起义。

经过论证后,曾祥健认为:参加南昌起义的实际人数应为叶挺部5500人、周士第部3000人、贺龙部6500人、朱德部500人、其他80余人,共计15580余人。[5]

对于曾祥健的南昌起义军力15580人的论证,有的学者持怀疑的态度。李灿珍在《也谈南昌起义参战人数——兼与曾祥健商榷》[6]一文中认为:“曾文”分析,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的蔡廷锴所率领的第十师5000人有没有参加起义,这是最后统计人数究竟多少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是,曾祥健对于蔡廷锴部多数人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分析是站不住脚的,理由如下:

第一,蔡廷锴部具有参加南昌起义的客观条件。由于南昌起义仍然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旗号,而且利用的是“东征讨蒋”的名义,因此蔡廷锴部也在1927年7月30日、31日先后抵达南昌。蔡部具备参加南昌起义的时间。当时蔡部所属第二十八团的参谋长徐石林还参加了7月31日傍晚周恩来召集的有关起义的会议。

第二,蔡廷锴部“同志力量”属于“中等”,握有兵权的共产党员占了较大比例,政治基础相对较好,具备参加起义的主观条件。其3个团长有两个团长是共产党员(第三十团团长范荩、第二十九团团长彭铭),9个营长有4个营长是共产党员。就是蔡廷锴自己也认为:“本师不少共产党员,三十团团长以下全团官长都是共产党员,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亦不少共产党员。”[7]由于蔡部具备了上述主、客观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会参加起义的,也正如刘伯承所说的那样确实参加了起义。

第三,蔡廷锴本人去庐山开会,在起义后才赶往南昌,没有参加起义发起时的战斗,并不等于说蔡部没有参加起义,更何况蔡廷锴本人也在“退既不得,逃更不能”的情况下,表示合作,“俯首服从叶、贺之命”。[8]不仅如此,当时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也没有来,周士第指挥的该师第七十三、七十五团,按照叶挺的回忆,是在8月2日早晨才赶到南昌的,也“均不能及时赶到”。[9]为什么在曾先生看来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约有3000人参加了南昌起义,而蔡部就不能算作参加了南昌起义呢?总之,根据现有史料,没有道理否认蔡廷锴部绝大部分人参加了南昌起义。(www.xing528.com)

通过论证,李灿珍认为:参加南昌起义部队的人数用“2万余人”的概数是比较科学、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

那么,为什么南昌起义参加人数说法不一?为什么会有以上几种不同的说法呢?“我们认为,这是由统计方法的差异所造成的。2万余人之说,表明的是实际在南昌参加了起义的部队人数。而3万余人之说,表明的则是南昌起义前我党掌握和影响并准备参加起义的部队人数,它不仅包括实际在南昌参加了起义的2万余人的部队人数,还包括由武汉赶赴南昌而没赶上参加起义的约1万人的部队。”[10]

注释:

[1]《南昌起义》,第267、231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周雪蕾等:《参加南昌起义的实际人数是多少?》,载《党史纵横》1998年第8期。

[3]《蔡廷锴自传》,上册,第18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南昌起义》,第267、231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5]曾祥健:《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载《军事历史》1997年第1期。

[6]李灿珍:《也谈南昌起义参战人数——兼与曾祥健商榷》,载《党的文献》1997年第4期。

[7]《蔡廷锴自传(节录)》,载《南昌起义》第538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8]《蔡廷锴自传(节录)》,载《南昌起义》第538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9]叶挺:《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载《南昌起义》第140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0]《南昌起义参加人数为什么说法不一?》,转载于《党的建设》198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