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起义前的谜之电报

南昌起义前的谜之电报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的表态也表明莫斯科实质上是反对举行南昌起义的。

南昌起义前的谜之电报

除了对中国共产党是否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存在不明确态度,对于中国共产党即将举行的南昌起义,以苏联为中心的共产国际也有诸多令人不解的做法。其中之一就是1927年8月1日起义之前苏联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发来了一封对南昌起义的“全面”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正式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而在组织上受共产国际领导。对于即将发动的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遵照程序由张国焘向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罗明纳兹作了报告。随后罗明纳兹向共产国际发去电报,请示共产国际对中国发动南昌起义一事的决定。根据所公布的联共(布)、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1927年7月25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听取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汇报,就南昌起义问题作了决定,并将决定以电报的方式直接发给了罗明纳兹和加伦:“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我们认为更合适的是让(张发奎部的)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并利用他们来做政治工作。我们认为乌拉尔斯基(即加伦将军)和我们其他著名的合法的军事工作人员参加(南昌起义)是不能容许的。”[1]

表面上看,这份电文非常“全面”,措辞无懈可击,将正反两方面的情况都考虑到了。但是,问题在于这份说法模棱两可、令人捉摸不定的电文对起义是否举行的表态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有学者认为:这封在南昌起义之前发给中国共产党的电文确实让人费解,并引发了当时中共高层的歧见和矛盾,实际上并不利于下一步起义的顺利进行。实际上,从莫斯科发给中共的密电全文来看,虽然莫斯科表面上似乎并不反对举行南昌起义,然而实质上对举行南昌起义持反对意见。对此可具体分析如下[2]

第一,在暴动发动之前,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把握能确保暴动成功,而莫斯科回电“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则隐含着让中共为一旦暴动失败而承担责任的威胁,至少莫斯科明确地回避了对这一责任的承担,它置身事外的态度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莫斯科又回避了明确让中共放弃南昌暴动的责任。与此同时,莫斯科表明了它的真实态度:“否则,我们认为更合适的是让(张发奎部的)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并利用他们来做政治工作。”[3]很显然,莫斯科有关南昌起义事宜的答复电含义晦涩、模棱两可,是故意而为之。

第二,与此同时,莫斯科明确禁止苏联军事顾问参加南昌起义。

上述莫斯科发给中共中央的密电就明确指出:“我们认为乌拉尔斯基和我们其他著名的合法军事工作人员参加是不能容许的。”1927年7月29日,莫斯科再次发来密电,直接指示“乌拉尔斯基(即加伦将军)同志去养病”。[4]莫斯科当然非常清楚,中共制订南昌暴动计划是以获取莫斯科方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援助为前提的,或者至少中共在制订南昌暴动计划的时候,对莫斯科方面能向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援助是充满期待的,但是莫斯科的此封回电既明确禁止苏联军事顾问参与南昌暴动,又只字不提对中共的经费或者其他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因此,莫斯科的潜在意思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间接地、变相地阻止中共的南昌暴动计划。

第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的表态也表明莫斯科实质上是反对举行南昌起义的。根据张国焘的回忆,在1927年7月26日下午中共临时中央常委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向与会者宣布了共产国际对于中共有关发动南昌起义的报告的答复意见:“他更进而报告共产国际的回电,其内容是:倘若这暴动无成功希望,最好不要发动,张发奎部的共产党人可全部退出,并派他们到农民中工作。”[5]

回过头来看,这封电文采用了一种外交式委婉的措辞,说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对南昌起义能否成功是有保留的;但是,就其不允许俄军事顾问参加起义这点来看,无疑是暗示不赞成南昌起义,因为中共当时并无单独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离开了苏联军事顾问的指导,起义成功的把握明显不大。[6]后来张国焘对此也有过评价:“现在共产国际显然欲置身事外,不仅要俄人勿卷入漩涡,而且不肯暗中在经济上有任何支援,是要使南昌暴动陷入绝境。何况莫斯科还有一阻止的电令,将来南昌暴动惨败了,中国同志还要负担违令蛮干的罪名。”[7]这段话尽管张国焘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但也点出了这一电文的实质意涵。

注释:(www.xing528.com)

[1]《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7卷,第1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引文中括号内文字均为引者加。

[2]徐元宫:《莫斯科对南昌起义前后态度变化原因考察》,载《历史教学》2012年第10期。

[3]《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7卷,第1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引文中括号内文字均为引者加。

[4]《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第7卷,第1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第283、284页,东方出版社,1991。

[6]刘小花:《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南昌起义的援助》,载《红广角》2010年第11期。

[7]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第283、284页,东方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