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服 50年代中以前,横栏居民衣着简朴粗糙,基本为唐装衫裤,男为对襟衫,女为大襟衫。布料多为黑色土布为主,颜色、款式单调。一般农民都是“一衣多季”,贫苦人家甚至衣不蔽体,冬天全家共盖一张破被子。
50年代中期起,农民的衣着开始逐步向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发展。60年代,横栏人穿着基本为布质衣服,着眼耐穿、价廉。男性逐步穿西裤和衬衫,冬天穿青年装、文化装、棉衣,妇女逐步穿上对襟衫、橡筋裤、西裤。1980年居民衣着人均支出为7.71元。80年代后,面料质地多样化,成衣的款式也各式各样,购买成衣穿着的倾向日趋明显,棉布购买量逐渐减少。一般青年男女都选择款式新、质地好的成衣穿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横栏人对服装需求更注重质量、美观、新颖,并逐步向中高档看齐。90年代后,横栏人一季多衣的穿着观念越来越浓,追求绸缎、毛绒面料服装织物,追求优质名牌时装的欲望趋向强烈。西装、运动装较为普遍,冬季有毛衣、皮大衣和羽绒服等。蚊帐、棉被及床上用品的消费要求也明显提高,一般家庭均拥有多床的床上用品,各种被帐、毛毯已普及千家万户。2005年,横栏镇居民衣着人均支出123.83元。
鞋 50年代中期前,男女老幼白天多赤脚,晚上才穿木屐。50年代中期后,横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穿鞋已成习惯。70年代多穿布鞋、胶鞋和塑料鞋等。80年代,年轻人喜欢穿白色运动鞋、休闲鞋和皮鞋等。90年代,学校学生年轻人喜欢穿10元左右一双的轻便运动鞋,喜欢足球运动的年轻人专门购买20多元一双的足球专用鞋参加足球运动。90年代中期,经济富裕一些的年轻人喜欢穿几百元以上一双的昂贵的进口“波鞋”(运动鞋),年轻女性则喜欢穿高跟凉鞋及高跟皮鞋。进入21世纪,人们普遍喜欢穿皮鞋、“波鞋”上下班,工作暇余则喜欢穿轻便的休闲鞋,喜欢运动的则根据爱好和需要穿着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专用鞋参加体育运动。
表7-3-4 1980年及2005年横栏镇人均生活费支出表 单位:元(www.xing528.com)
(续上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