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茂村:历经多次改制,现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

新茂村:历经多次改制,现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与裕祥村、新丰村相连,南与宝裕村接壤,西、北面与贴边村为邻。1961年8月属三四沙小公社,分新兴、茂隆两个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新茂乡。1986年12月称新茂村。1990年12月称新茂管理区。1998年9月复称新茂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建有小学、幼儿园、卫生站、健身活动场、老人活动中心和多功能村委会办公楼。

新茂村:历经多次改制,现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

一、概况

新茂村位于横栏镇西北部,距横栏中心区北偏西4公里处。东与裕祥村、新丰村相连,南与宝裕村接壤,西、北面与贴边村为邻。

南宋时为宁安乡(今古镇镇与小榄镇一带)和德庆乡(今沙溪镇、大涌镇一带)之间海域,宋末元初淤成沙洲。明初已有人在此围垦,因其地势低洼,故名低沙。清乾隆初年有贴边人迁此。民国25年(1936)合贴边称四沙乡。民国38年(1949)属西海乡四沙保。1950年合贴边、戙角称四沙乡。1951年1月属贴边村。1953年6月复合贴边、戙角称四沙乡。1957年2月改称四沙村。1958年8月属横栏公社。1958年9月属小榄大公社,10月属沙溪大公社,称四沙生产营。1959年4月复属横栏公社,四沙分为贴边、戙角,新茂(新兴、茂隆两个围名之简称)三个生产大队。1961年8月属三四沙小公社,分新兴、茂隆两个生产大队。1963年复称横栏公社新茂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新茂乡。1986年12月称新茂村。1990年12月称新茂管理区。1998年9月复称新茂村。2005年下设15个村民小组,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村民小组。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1979年户籍人口3039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六五”“七五”“八五”时期,户籍人口分别年均增长22‰、16‰、15‰。1995年,户籍人口4267人。“九五”“十五”时期,年均人口增长 7.3‰。2005年有4777人。

2005年,村民主要姓氏有黄、梁、李、林、冯、杜、罗等。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人口54人,多为姻亲关系迁入定居。有香港同胞31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聚落低沙涌两岸(以西岸为主),呈弧形线条块状分布。建筑以茅房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改为混合结构砖瓦房为主。90年代中后期至2005年建成多层混合结构楼房居多。1990年以来,村道由沙泥路建成混凝土路,路旁植树绿化,路灯照明,并把原路基1-2米的巷道拓宽为4-5米硬底化路,建成新茂工业大道等13条街道。2000年补偿清拆涌边建筑物,对村内3000米河道两岸砌石固化,村容村貌改观。

40年代建有四沙小学,后改称“西海乡中心国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建有小学、幼儿园、卫生站、健身活动场、老人活动中心和多功能村委会办公楼。省道岐江公路经村西南面通过,有市第8路公共汽车往来并设上落站点。2005年,村内设有商业街和农贸市场,设有农村信用社建材、家电、饮食、娱乐、商品批发零售,屋宇厂房租赁等服务行业80多户。(www.xing528.com)

四、经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生产条件差、耕作落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产条件有了改善,但粗放耕作状况还未能根本改变,效益不高。六、七十年代种植的大粉葛、大冬瓜、大头菜和香大蕉因产量高品质好而颇有名气。1979年有农业用地6018亩,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其中种植水稻4480亩,养殖塘鱼821亩,其余种植蔬菜香大蕉。农业收入86万元。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实施多种经营,精耕细作,农业效益得到提高。1990年农业收入596万元,比1979年增长近6倍。1991年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设硬底化农路,高标准整治鱼塘;继续调整布局和品种结构,缩减水稻种植,扩大鱼塘养殖和花木、蔬菜种植面积,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水稻种植面积1872亩,水产养殖面积1744亩,花木、蔬菜种植面积2369亩。此后,继续调整生产布局,2005年有农地4422亩,水产业以南美白对虾、水鱼和鲩鳙鲢鲮四大家鱼为主,产品供不应求;种植业以绿化观赏花卉苗木、蔬菜为主。农业总收入3468万元,分别比1979年和1990年增长39.3倍和48倍。

1979年,村内有集体砖瓦厂、粮食、食油加工厂等厂企4间。供销社开设有百货、副食、生产资料、果菜收购等门市部,食品站开设有肉食购销站,水产站设有塘鱼购销点。2001年以来,发挥岐江公路便利交通优势和镇茂辉工业区的辐射作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建设厂房。 2002年,村委建设商铺、厂房5万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0多万元;村内厂企发展到30多家,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固定资产达1419.6万元,村组两级经济总收入1229万元,全村人均收入5655元,还清了历年积欠的230万元债务,成为全镇又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示范村。至2005年底,引入私营个体针织、家具灯饰、五金制品、制衣、电子等厂企达60家。村组集体收入1071万元,分别比1979年和1990年增长21.9倍和79.4%。

五、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农业种养为主,因生产条件差、耕作落后,收益低,生活较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耕作还落后,收益较低。50年代中期到1979年,农民收入以口粮和年终现金分配为主,1979年年人均纯收入122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以家庭经营和劳务所得为主,集体分配为辅,收入逐年增加。1990年,年人均纯收入2012元。1991年,岐江公路建成通车,村委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招商引资办工商业,扩宽了农民就业致富门路。2000年农户年人均纯收入4343元。此后,村委随着现代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通过建设厂房物业出租,村统一自主开发土地,不但拓宽了农民就业致富门路,且集体分配现金大幅度提高。2005年农户年人均收入8124元,分别比1979年、1990年和2000年增长65.6倍、3倍和87%。

1979年,全村住房有砖屋343户,茅房226户。20世纪80年代后期完成茅房改建,农民全部住上砖屋。90年代随着生活改善,农民逐步将平房改成楼房,至2005年住上楼房的农户87%,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比80年代13.7平方米扩大了1.63倍。

1979年,农民共有自行车367辆、缝纫机车124部,收音机187部, 1985年,这三大件成了各家庭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并有村民购置摩托车。80年代后期农户逐渐购置电饭煲等家用电器。9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普及率达85%,电话开始普及,小汽车等高级消费品开始进入部分村民家庭。90年代后期起,用于精神文化方面消费,如影视、音乐、书报、旅游等日益增多,空调和电脑等高档家电进入农户。2005年,摩托车、小汽车成为农民主要交通工具,每4.6户拥有汽车一辆,每4.6户家庭就有一户使用电脑上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主要负责人:胡炯章、黄林彩、吴荣照、石荣仔、杜华润、梁长胜、冯炳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