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贴边村的发展及变迁历程

贴边村的发展及变迁历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1年1月合低沙称贴边村。1984年2月称贴边乡。1986年12月称贴边村。1990年12月称贴边管理区。2001年11月复称贴边村。2003年起,随着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位于贴边村的茂辉工业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企业工作,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至2005年8782人,为全镇各村外来人口最多的村。贴边涌通拱北河,可航行5吨位船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得到改善。

贴边村的发展及变迁历程

一、概况

贴边村位于横栏镇政府北面偏西5.3公里处。东面、南面同新茂村为邻,东北面与裕祥村相连,北面隔拱北河与小榄镇相望,西北面与三沙村接壤。

南宋时为靠近宁安乡(今古镇镇、小榄镇一带)海域。宋末淤积成沙洲。公元13世纪中叶建成四沙小围。因明初在小榄高沙设有军垦屯田点,小围与屯军毗邻,故名贴边。

民国25年(1936)合低沙称四沙乡。民国38年(1949)属西海乡称四沙保。1950年合低沙、戙角,称四沙乡。1951年1月合低沙称贴边村。1953年6月复合低沙、戙角,称四沙村。1955年8月称四沙乡。1957年2月复称四沙村。1958年8月属横栏公社。1958年9月属小榄大公社,10月属沙溪大公社,称四沙生产营。1959年4月复属横栏公社,分出低沙、戙角称贴边生产大队。1961年8月为三四沙小公社贴边生产大队。1963年初为横栏公社贴边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贴边乡。1986年12月称贴边村。1990年12月称贴边管理区。2001年11月复称贴边村。2005年下设14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东一、西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南八、北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村民小组。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1979年户籍人口3953人。1980年开始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六五”“七五”“八五”计划时期,年均计划生育率分别为60%、76%、88%,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2‰、16‰、15‰。1995年,户籍人口5424人。“九五”计划期间,年均计生率91%,人口年均增长7.3‰,2005年,户籍人口1350户6100人。

1995年,外来务工非户籍人口600人,2001年1740人。2003年起,随着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位于贴边村的茂辉工业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企业工作,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至2005年8782人,为全镇各村外来人口最多的村。

2005年户籍人口姓氏有58个,其中梁、黄、吴、冯等姓人居多,占人口总数75.1%;其次为罗、麦、卢、李、何、杜等姓。户籍人口中,汉族有6046人,其他民族54人,主要是壮、瑶、土家等民族,因婚姻关系和务工迁入。旅居新加坡华侨及港澳同胞18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

自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顺德陈村人梁文坤迁此,接着有黄、梁、吴、冯等姓人迁入和元初顺德陈村岗头梁文壁家族迁入。经过繁衍生息,渐成村落。聚落在贴边涌东西两岸呈线状分布。50年代前,村民房屋多为茅房,60年代中至80年代改为混合结构砖瓦房为主,90年代改为混合结构楼房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有木桥、三圣宫、义勇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建成小学、幼儿园、卫生站、老人活动中心、健身活动场和村委会办公楼。60-90年代建起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和石油气供应站点,分别终止了油灯照明、饮河涌水、烧禾秆木柴煮饭和通信不便的历史。1991年以来,沙泥村道木桥改为混凝土化,建成贴边东路、贴边西路、新宅东路、新宅西路、新宅南路、横河路、十二队东路、十二队西路等村道25条,路旁植树绿化路灯照明。四三公路、四沙公路、庆丰公路通往邻近的三四沙各村和小榄镇,并与村西南的岐江公路连接,有通市镇的第8路公共汽车往来并设上落站点。贴边涌通拱北河,可航行5吨位船只。

四、经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蔗和养殖塘鱼为主。生产条件差,耕作落后,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为主,大面积种植水稻,适量种植甘蔗、蔬菜、水果,养殖塘鱼,总体效益不高。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蔬菜、香蕉等。其中大冬瓜、大粉葛、大头菜、香大蕉为中山县主产区,其大冬瓜、香大蕉在70-80年代因产量高,品质好而远近闻名,有“收不完的四沙大冬瓜,砍不尽的四沙香大蕉”的美誉。1979年,农业用地7078亩,总收入97万元。1991年起,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1998年,农业收入2875万元,比1979年增长28.6倍。此后,因工业及三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用地面积逐年下降,农业生产以发展优质高效品种为主,效益提高。2000年农业用地缩减到4778亩,农业总收入3592万元,比1998年增长24.9%。2001年起,农产品以南美白对虾,鲩鳙鲢鲮家鱼为主,其次为绿化树苗、袋装花木苗等。(www.xing528.com)

60年代中起,村集体办有砖瓦厂、粮食加工厂等3家厂企。改革开放后,村积极招商引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991年引入占地180亩的、当时全镇规模最大的中港合资企业伟明化工、鞋材有限公司。2001年以来,发挥镇茂辉工业区辐射作用,引入私营及外资的鞋材、五金家具灯饰、化工制品、电子、针织、制衣等厂企,2005年已有40多家。同时设有农村信用社、农贸市场和饮食、商品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修理业等服务行业80多户。

五、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种植水稻、养殖塘鱼为主,由于生产条件差,耕作方式落后,收益少,生活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得到改善。50年代中到1979年,农民以集体口粮和年终现金分配为主。1979年村组集体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收入以家庭经营或劳务所得为主,集体分配为辅,收入逐年增加。1990年集体收入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8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3.8倍和9.1倍。1991年起,现代化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联合社收入增加,分配增多,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05年村组集体收入745万元,农户人均收入8271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59%和4.5倍。

1979年有砖屋714户,茅寮56户。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居住水平不断提高。1988年,全村完成茅房改建,农民全部住上砖屋。2005年,住上楼房的农户85%,人均居住34平方米,比80年代初的14平方米扩大了1.43倍。

1979年有自行车592辆,缝纫机143部。80年代后期起,农民逐渐购置电饭煲、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至9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普及率达81%。2005年,有农户1350户,摩托车成为村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每5.5户有汽车一辆,20%农户使用电脑连接互联网

荷包笃 传说四沙小围筑围垦耕之初,有个俗称“荷包笃”的避风港湾,约于今之荷包涌尾(即贴边八队一带),为鱼艇停泊处。渔民多聚于此,是人群最早聚集的地方,为打鱼垦耕和日后定居开村开创了条件。

三圣宫庙 位于贴边东路35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50年代“破四旧”期间被拆除。1992年重建,面积380平方米(详见第六篇第二章第七节“文物古迹”)。

义勇祠庙 位于贴边八队,1925年为纪念民国初年护卫村庄抗击土匪抢掠而牺牲的十多位村民而建,1958年被拆除。

贴边十二队 位于新茂村与六沙村交界处的和生围,是贴边村的吊耕地。为利于生产发展,1971年,贴边村动员部分村民迁居于此,并将其划分为贴边村第十二生产队,故名。聚落在进洪河与低沙涌交汇处西南岸,呈曲尺形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合结构楼房。曾设有卫生站和贴边小学分教点,1979年分教点撤销。进洪河通拱北河,可航行20吨位船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主要负责人:梁华胜、梁有胜、黄胜养、黄添胜、梁炎仔、梁明根、黄长耀、梁带胜、梁洪培、黄连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