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芽期(1825—1900年)
1825年9月27日,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90 t的“旅行”号列车,在设计者英国人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下,上午9点从斯托克顿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达林顿,共运行了31.8 km。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它的出现使陆上交通运输迈入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纪元,也是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
因火车的速度大大高于轮船和马车,且具有运量大、可靠性高、经济便利、全天候运营等优点,使铁路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并形成了世界铁路的“第一个发展期”,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蓬勃发展期(1900—1945年)
这一时期由于欧美各国在海外殖民与拓荒所需,铁路迅速地发展成为陆上运输的骨干,加上其独占性,使得铁路从业者成为运输业界的领导者,坐享超额利润的甜美果实,也正因为如此,大批投资人纷纷开始在各地修建铁路。以美国为例,1916年全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全长共408 745 km,铁路从业者也有1 085家之多。到了1941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长度已达约126万千米,其中美洲占了47%,欧洲占了33%。(www.xing528.com)
(三)衰退期(1946—196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和航空业得到迅速发展,而铁路方面的服务水准每况愈下,再加上铁路通达性不及公路高,因而逐渐遭到各国政府漠视,许多限制铁路从业者的营运法案相继制定,以避免铁路从业者获取不当利润,在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下,铁路运输营运量开始大幅度衰退。以美国为例,到了1955年,铁路运营长度约剩下35万千米,1965年,铁路又减少了4万千米,铁路运营公司减少为552家,铁路客运量仅占1940年的20%。
(四)复苏期(1964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交通运输工具现代化、多样化时期,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航空运输的兴起,均使铁路在速度上处于劣势,受到长短途运输的两面夹击,铁路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陷入“夕阳产业”的被动局面,一度处于停顿状态,这迫使人们不得不提高对铁路行车速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列车速度是铁路赖以生存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的困扰,使得人们又重新开始审视铁路的价值。铁路所固有的运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轻、安全可靠、通达国内外、全天候不间断工作等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再度引起人们重视。依靠高新技术,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中长距旅客运输高速化,尤其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运营,使铁路从复苏走上了振兴,树立起崭新的现代化形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