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马拉王朝(1200-1482)
1200-1482年,历史上称为早期马拉王朝,是马拉王朝统一的时代。从1482-1768年,原本统一的马拉王朝分裂为三公国,也被称为晚期马拉王朝。
马拉并不是一个种族或者王室的名字,其义为“搏斗者”或“胜利者”,是国王自己所取之名。13世纪开始的马拉王朝,统治着以加德满都河谷为中心的地区,在尼泊尔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1200年至14世纪中叶,马拉王朝势力很弱,河谷常受到外来入侵者的滋扰,其中尼泊尔南部提尔胡特(Tirhut)的多雅思(Doyas)带来的危害最大。例如在1299年和1311年,帕坦与帕苏帕提神庙周边被彻底洗劫。从1287至1334年,西部山区的卡萨马拉王国也对河谷发动了六次入侵,但他们尊崇宗教,并没有破坏神龛。尼泊尔南部的穆斯林势力夏姆苏丁·伊尔亚斯(Shamsuddin Ilyas)于1345-1346年占领提尔胡特,并带领军队到达加德满都河谷,在1349年洗劫了帕希帕提并毁坏斯瓦扬布寺。穆斯林对于加德满都河谷的劫掠只有两次,但对于北印度地区佛教与印度教神龛的破坏要强烈和彻底得多。
早期马拉王朝有两位著名的君主,斯替提马拉(Sthiti Malla,1382-1395)与其孙子雅克夏马拉(Yaksha Malla,1428-1482)。马拉王朝的软弱终结于斯替提马拉,他是一位强有力的执政者,在数个世纪的政治分裂之后重新统一了加德满都河谷,维修了斯瓦扬布大塔,引入了印度的种姓制度,而雅克夏马拉将疆域向外拓展。巴德岗在12世纪中叶成为尼泊尔的首都,尽管梵文依然很重要,但尼瓦利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戏剧、宗教、文法、医书等著作都是用尼瓦利文写成的。一直到沙阿王朝时期,尼泊尔语才取代了尼瓦利语。(www.xing528.com)
(2)晚期马拉王朝(1482-1768)
从1482至1768年,原本统一的马拉王朝分裂为三公国,也被称为晚期马拉王朝。由于复杂的政治形势,三个小国的版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马拉时期的艺术和文化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但与印度和西藏的关系也影响着其发展。提尔胡特的婆罗门学者被马拉国王邀请而来,加强湿婆信仰,暗中削弱佛教势力。晚期的马拉国王受莫卧儿宫廷影响,在17世纪晚期的神庙中,有时也能看到莫卧儿穹顶,马拉钱币上偶见阿拉伯文字。马拉王朝与西藏南部的联系紧密,尼泊尔的货币在西藏也曾被作为官方货币使用。西藏人曾到印度和尼泊尔学习佛教,但在16世纪,佛教在西藏日益兴盛,在尼泊尔反倒衰退,因此西藏人也开始维护修缮尼泊尔的佛教圣地,比如来自西藏的喇嘛臧宁嘿噜嘎于1504年主持修复了斯瓦扬布大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