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莫吉廖夫州市中心考察城市纪念碑雕塑、景观雕塑、参观当地最重要的博物馆。另外附加一些与艺术作品有关的展览,包括白俄罗斯手工民间工艺展览等。
其中,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包括雕塑和油画。雕塑家当中包括了曾经提到过的瓦洛彼燿夫·安德烈·阿列果维奇、К.I.阿列克谢、阿里克谢耶夫·咖勒涅伊·伊奥辛弗维奇、列顿·乌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班杰列夫·В.И.马东纳;油画家玛斯林尼科夫·巴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已故,曾就读于列宾美院)。
图22 作者与白俄罗斯苏联时期人民艺术家、雕塑家伊万-米斯格合作雕塑
其中,这些雕塑家的架上雕塑创作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之间,作品风格的格局分三大类:一类是纪念性肖像;另一类是个人世界观的映射;第三类是带有宗教(东正教与基督教)情结的单件人物雕塑作品,材料有木雕、铸铜、石膏、陶艺彩塑。作品的共性是:在现实主义写实风格上的“有机变形”。为什么这么讲?
第一,这批作品对形体的塑造都很简单,体量也不算大,头像接近真人原大,笔者认为:它们或许会在俄语里会被描述成“有趣的雕塑”,但是,是处于五十年前的有趣,因为这类风格早已经在五十年前出现过了,它们只不过是人像的简单渐变构成,或者1920年德国包豪斯已经出现过的三维立体打散分解重构的衍生品,只是略带了一些手工感的人文气息;
第二,这批作品的成材、塑材、成型都大体是出自雕塑家本人之手,包括翻制过程,造型都不复杂也便于翻制。据了解,这批在世的雕塑家至今还在自己翻制作品,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愿意作品被翻制走形,另一个是因为雕塑家个人经费紧张。一件普通原大头像雕塑,翻制石膏模最低价格一百五十美金一件,一件同等大小的铸铜胸像,最低一千美金以上。对于当代白俄罗斯雕塑家而言,常态地大量自费将个人作品铸铜是不现实的。
第三,这些雕塑作品的“表意”比较直接,并不是非常隐晦。当然,这是在雕塑家圈内而言理解这些作品并不费力。例如,当地白俄罗斯博物馆馆员就一件略微抽象的陶艺作品向笔者提问,笔者尝试给她做了一番个人注释。至此,事实上说明了一个问题:雕塑作品当中略微抽象的创作,大众未必是全部理解其暗喻的,甚至无法自我通过直觉与想象去二次解读艺术作品。这也是一个现实:尽管白俄罗斯艺术发展带有一定的文脉,具有大众基础,但艺术观念正在处于一种比较缓慢的社会更替阶段,艺术教育当中的知识结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思维惯性当中的艺术作品的社会现实职能倾向于“易懂的”“通俗美的”“有趣的”“具有时下功能的”和“个性化的”。
这里就所谓“个性化的”雕塑作品做一个对比。(www.xing528.com)
白俄罗斯的雕塑作品个性,本质在哪里?
首先,苏联时期留存下来的白俄罗斯雕塑家作品,被社会、国家认可的作品,最受重视的是现实主义纪念性雕塑无论作品是室内还是户外,也无论是多大的体量,时代特征明显;功能性突出。可以是纪念性雕塑与景观小品共存,这些作品的依存主要是三个特征:材料、主题、风格是苏、俄作品的变体;
其次,艺术家个人的自由艺术直觉决定了其作品的核心格局。如果通过技巧来衡量其创作,其水准处于当代大众层面,也就是说,写实技巧与构图技巧师承于苏联与俄罗斯圣一彼得堡与欧洲,但艺术水准存有差距。白俄罗斯最大型的城雕还是苏联时期莫斯科主持创意和建构的,中小型景观雕塑的文学性和娱乐性超过了其塑造性。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商业化的干预;部分原因在于高水平和极高天赋的雕塑家即使有,当前作品也是低产的。
白俄罗斯当代所有著名雕塑家的作品类型,都在俄罗斯似曾相识。他们的雕塑家的审美不能说没有特色。例如:俄式的幽默,促使一些俄式雕塑形体固有的夸张变形,其中的造型规律酷似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本地民间玩偶的情趣,这一点可以说在全世界造型艺术当中独树一帜。2006年笔者在圣·彼得堡参观过一位俄罗斯民间雕塑老艺人的彩色木雕作品,她当时八十多岁,在“马涅施”举办了一个个人展览,作品格调粗犷而具有悲天怜人的宗教情怀,同时也蕴含着厚重的质朴。与此相映成趣的民间雕塑艺术作品,还有芬兰女雕塑艺术家的同期展览,其木雕作品更接近北欧的寂静与当地女性特有的普世哲学。这些作品的特色在于朴素的亲和效果。见(图23、24),系同一件雕塑作品,图23摄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大剧院门前;图24摄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市,这件作品即是当地通俗易懂的景观雕塑之一,也较为贴切地传达了当地文化。
图23 莫吉廖夫州大剧院门前景观雕塑
图24 明斯克市“蚊子市场”附近景观雕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