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俄罗斯美术家联盟(美协)在2017年度海外研究工程中的成果

白俄罗斯美术家联盟(美协)在2017年度海外研究工程中的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是国家予以扶持的民间组织。笔者随白俄罗斯美协会员、美协办公室负责人、画家格列波约见采访白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的主要负责人,随行的还有白俄罗斯美术学院教授等艺术界人士。他熟悉每位白俄罗斯艺术家的视觉符号系统。

白俄罗斯美术家联盟(美协)在2017年度海外研究工程中的成果

白俄罗斯美术协会是国家予以扶持的民间组织。部分画家工作室由会员个人租赁,全部会员近千名,在明斯克的油画画家大约二百人,雕塑家八十人左右,其他还包括一些版画家等。

笔者随白俄罗斯美协会员、美协办公室负责人、画家格列波约见采访白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的主要负责人,随行的还有白俄罗斯美术学院教授等艺术界人士。笔者还在格列波的引导下,分别参观了几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的作品,作者分别是画家瓦西里-伽斯秋岑伽(ВАСiЛЬ-КАСЦЮЦЭНКА)、画家列奥尼特-瓦西里耶维奇、画家格列波、雕塑家马克西姆-别特鲁利(МАКСИМ ПЕТРУЛЬ)、画家PIATRUL MAXIM。

另一位美协负责人:画家列奥尼特·瓦西里耶维奇,他对当代白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作品有较为整体、客观的个人看法;在他的引领下参观白俄罗斯当代博物馆的一个油画个人展,交流关于画作创作构思的相关问题。

白俄罗斯这几位艺术家近期的展览作品,都是各自解读自身的世界观,这些画家的画作的本质思想,是追求个人理想的载体,画作与现实生活的脉络相承,并没有因为画作的形式而放弃思想内容。他们这几位画家都不排斥用语言注释自己的作品。其中,画家PIATRUL MAXIM的作品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装饰作品,使用了丙烯颜料,绘制的是密集的线条组成的复杂图形,其中可以辨识的具象形象包括鱼类、蜘蛛等,但基本上是隐藏在复杂的图形当中,有些则明确直白地加以衬映,色调与表现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画家克里姆特的影子,但是线条的装饰是他作品的主格调;

画家瓦西里·伽斯秋岑伽画作,尤其是近作,主要选择了“红、绿”色为主题,绘画的手法近似装饰的效果,主题一般涉及社会生活当中最近距离的家庭生活,等等,同时也隐晦地传达了他的个人生活态度。画作中多以女性形象的构图为主,人物造型精简。

雕塑家马克西姆·别特鲁利在作品中通过中国“老子哲学对真理的解读,以白俄罗斯人的个人视角阐释自己的艺术观。

美术家协会画家列奥尼德·霍伯托夫(Леонид Хоботов)先生认为:白俄罗斯的现代艺术、前卫艺术趋向欧洲的艺术领域,它不可能脱离开这个领域。这些艺术家多半会完全依照个人的艺术取向个性化地完成作品。艺术作品的买方市场对艺术家影响不大,绝大多数的当代艺术家不会在意买方的意图和需求,而是完全按照个人的自由艺术追求去创作。买家实际上会受到艺术家的感染而自行选择。他提到了近两年白俄罗斯美协组织的一次展览,展出地点在莫斯科,有一件已故白俄罗斯画家的作品卖出了高价,当然是画家的家属受理具体事宜,但莫斯科方面因此而关闭了白俄罗斯美协赴莫斯科进行展览与销售作品的途径。

他自己的作品风格与内容是时常变换不停的,即使涉及抽象一些的题材,本质源泉来自于现实生活,他并不绘制完全抽象的作品、单一去追求纯粹的所谓抽象形式,而是融进个人的视觉、感觉经验,他的基本意图主张:以现实生活为根基,探索多样性的绘画语言,甚至雕塑语言,试图去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他与本人提到画家“米罗”,甚至从他的画作中隐约会感觉到一些经过重组的米罗画作的痕迹,然而,他确认自己非常肯定地能够辨识出哪些作品是白俄罗斯画家创作的。他熟悉每位白俄罗斯艺术家的视觉符号系统。

从某种角度上分析,画家、雕塑家,等等,真正能够做到时常变换个人视觉符号系统,并非易事。他所提及的个人“变换不停的形势与内容”,是在艺术家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的兴趣点、特定的观念范畴影响下,在其个人志趣偏爱范围内的变化,实质上画作的视觉感觉系统的符号特征是有规律性的,包括他提到的观点,之所以他能够辨识哪些画作是其本土画家画的,原因或许就在于艺术家存在客观的、独立的“视觉经验系统”。

列奥尼德·霍伯托夫女儿的作品画的是平涂装饰效果的室内意境,象征性地平铺颜色,传达其个人身边的静物对她的私人意义,色彩基调是比较灰暗的,以比较极端的、彻底的心绪去表达。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的作品的创造力体现出勇于尝试丰富的美术形式的态势,通过从现实世界汲取营养,将色彩赋予象征性。在这些当代、前卫的艺术家看来,色彩是具有“可塑性”的,也就是说:实验色彩,对他们的创作意义不可低估。

“1986年白俄罗斯‘涅米加创意社’成立,2000年初解散。列奥尼德·霍伯托夫是领导人之一。涅米加创意社对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早期的白俄罗斯的诗学、绘画和雕塑语言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本人参加俄罗斯的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

他认为,当然苏联时期影响是重要的,但当今的白俄罗斯艺术在与欧洲靠的更近,对其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国。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艺术也对白俄罗斯有一定影响,有些是在哲学层面的影响。

画家列奥尼德·霍伯托夫Леонид Хоботов先生担任了13年的尼阿米哈协会会长,这个协会的宗旨在于赋予白俄罗斯绘画生动的诗意和造型语言。随后加入的雕塑家们以他们的行动拓展了这个群体的创作视野,从更多方位全面地开展创作。

在改革的前几年,来自苏联共和国的艺术家们对民族文化认同这一时事性话题充满热情,尼阿米哈协会形成时期,也就是它的概念和审美平台的建立,就发生在这些动乱而充满希望的年份里,艺术家们甚至通过他们团队的名字来试图强调他们与白俄罗斯历史文化的深层关系。实际上,“尼阿米哈”不仅是一条街道的名字,而且是一条小河的名字,创立这个协会的主意就是在这条街道的一间工作室里产生的,不过这条小河已经不复存在了。早在1067年,波洛茨克和基辅王子之间的历史性战役就发生在这条河边,尼阿米哈河战争被古俄罗斯史诗的作者描绘为伊戈尔战争之地。战争的描述在白俄罗斯编年史上是关于明斯克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在这个协会的历史上,在这可能是关于一个具体历史情节直接参考的唯一案例。最初,这个群体所规定的创意宗旨是不同的。在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时,艺术家们从来没有立足在历史或者民族志学的课题上,他们在专属的造型、色彩范围内寻求这一实际任务的解决方案,他们渴望寻找一种艺术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民族认同的理解,这种语言既当代,又与白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早在初期阶段,尼阿米哈的会员们就显示出对民族传统和全球文化一体性的创造性态度。另一方面,会员们曾经尝试恢复和持续从1920年开始白俄罗斯艺术家们在工艺美术方面对色彩和造型的探索。虽然这种探索曾经被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家粗暴地中断过,他们仍然对艺术经验的其他影响保持开放的态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和法国的绘画、雕塑传承,以及20世纪世界艺术的成就对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尼阿米哈协会的艺术家们对“表现主义”造型丰富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品位,并将这些元素和某种联想、暗喻的艺术语言应用到白俄罗斯绘画中,对他们来说,色彩的个性化处理,成为了表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情绪深度、简洁的图像语言的重要方式。另外,他们很注重绘画的质量,这也是界定艺术家创造性的因素。依照他们对创作结果的理念,既需要站在高度职业化的立场,又应当从道德秩序的范畴来看待艺术家创造的结果的质量。

苏联时期的一些政策曾经提供了机遇给白俄罗斯艺术,一些从事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雕塑家们得到了良好的创作收益。当今他们基本上很难再回到国家级高酬劳的订制时期,而是进入私人订制作品时期。成长中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也在不断向国外推荐自己的作品。其中,雕塑家马克西姆-别特鲁利МАКСИМ ПЕТРУЛЬ就是其中之一。他至今已经十二次去过中国,他的若干雕塑在中国的园林被采纳。

马克西姆·别特鲁利1977年生于白俄罗斯明斯克,毕业于以格列波夫命名的明斯克国立艺术学院,2007年就读于欧洲人文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2004年加入白俄罗斯设计师联盟;2005年加入白俄罗斯艺术家联盟。从2003年以来,有部分作品被中国各地收藏

他的当代雕塑创作观念存在与中国哲学家老子思想的共鸣。具体涉及自身创作感受的时候,包含有不确定因素。他的作品在简化和去除传统塑造的语言,更多地在试图通过现代设计感较强的立体符号和材质对比,形象地传达他的宇宙观。而这些立体形象符号的不断演变、嫁接在自己另一阶段的作品中。他的作品简明的设计感更加突出,他所使用雕塑材料从属于塑性创意的需求,听从于个人意志。由于这些特征,使得其作品内在的哲学内容有机会得以凸显。这个创造过程与现实的关系是逐渐平行的,也就是说,生活现实与创作现实是平行的。可见,当代白俄罗斯艺术家从个人作品中所寻找的,理性成分和概念的成分,从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相对于生活现实,他们的创作现实不固定,但是存在着思考,这些过多的思考有些是超越艺术范畴的哲学思考,而这些哲学思考的副产品嫁接在了艺术作品当中。

总之,当代白俄罗斯雕塑艺术具备整体特征:“生活现实与艺术创作现实的平行存在”,作品既没有脱离生活现实,又存在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艺术创作现实。它们在白俄罗斯当代、前卫的艺术作品中突出地显示出来。老一辈的艺术家有一些不同观点与态度,肯定那一时期的现实主义知识系统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甚至有些人至今就是苏联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在他们观念当中的一部分前卫艺术是不被接受的;否定那一时期的影响,用意在于完全独立地看待白俄罗斯当代艺术,尤其是他们自己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所致。多是由于白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特有的思维方式等因素所决定的。过去苏联时期的一些白俄罗斯艺术家的主要发展地点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有些白俄罗斯艺术家曾经离开本地发展,影响力是后来逐渐扩大的。例如从维捷布斯克去法国等地发展的夏加尔等人,年轻时期就离开了本土发展。至今,俄罗斯列宾美院仍出现过不少艺术才华、能力出众的白俄罗斯艺术家们。如(图15)所示,创作雕塑草稿与陶艺造型创作相结合,是苏联雕塑家的必修课。

白俄罗斯共和国建国至今不过30年左右,从艺术发展的宏观角度来讲,白俄罗斯传承下来的艺术是非常接近苏联的艺术的,尽管有些雕塑由于种种因素没有保留下来,然而,他们的各类博物馆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苏联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街头没有了当年塑造的斯大林大型纪念碑,但是,在阿兹布勒雕塑工作室兼博物馆,有一件接近原大的斯大林坐像(石膏)完好无损。它以优秀艺术品的身份被保留。从这个现实层面来看,苏联艺术在白俄罗斯的艺术影响力是一直以学派代表作品形式存在的。至于当今白俄罗斯艺术家们在当代的新探索,并不与这些老艺术家们的观念相抵触,而是自由发展的,老中青年艺术家们之间相互非常尊重,存在私人的创作空间和私人群体,互相交流艺术思想,尽管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观念各具特色。

图15 白俄罗斯民间陶艺

目前,从俄罗斯西部的圣·彼得堡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美术教育科学的改革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停顿,他们的大学院校、国家级别的教育科学论文、国家级最高教育机构、一线专家的思想革新与实践经验研讨会定期举办。白俄罗斯也基本与之同步。

现实的教育发展水平是有所区别,白俄罗斯独立以来,尽管一些白俄罗斯人规避提及苏联的影响,但社会意识形态磨合频繁,俄语环境和媒体的迅捷交互,白俄罗斯当代艺术家对自身创作方向与价值的思考、创造始终没有停顿,包括设计师与纯艺术家之间,存在非常活跃的创作交流,这种交流相对于过去拓宽了思想知识领域。经济的暂时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一些艺术家创造的强度。个人作品即使不考虑市场,也需要面对发展的现实。他们中的一些艺术家的个体创作意识强,存在不很均衡的发展态势,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在向外界推销自己的创作,中年艺术家基本上趋于观念相对稳定。也有一些作品并非是他们自己描述的状况,作品中有些曾经出现过的艺术派别的副产品。创作观念上已经基本上自由脱离苏联的大主题影响,趋于追求个性化的创作状态,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实验。

白俄罗斯地处欧洲中部,恰好在欧洲大陆四面八方的公路干线交叉点上。公元10世纪以来,白俄罗斯的领土曾经包括:基辅罗斯、立陶宛公国、Rech Pospolitaya、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直到20世纪末,白俄罗斯获得国家地位,成为独立共和国。

据记载,早期的白俄罗斯文化艺术从本土精神传承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拜占庭和古俄罗斯文化,中西欧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文化,以及启蒙时代的文化。与此同时,东正教天主教的艺术传统也被吸收并创新地应用在白俄罗斯的建筑、圣像绘画和雕塑作品上。从十七八世纪的肖像绘画方面也可以看到白俄罗斯大师们的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鲜明特点。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白俄罗斯文化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美术的发展。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白俄罗斯职业艺术家都在圣一彼得堡和莫斯科接受教育,他们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艺术做出了贡献。

19世纪白俄罗斯的贵族和平民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对国家身份的概念化和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从20世纪初期,这个问题成为白俄罗斯文化名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人当中包括: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辩论家、音乐家。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艺术氛围有一些当地特色。它是包容的、风格并存的、自由的和艺术哲学思想不断演进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成立的三十年以来,当代艺术完成的是生活现实与艺术现实的平行;九百五十年与一千五百年的并行包容;亲和欧洲艺术发展脉络的趋势与演进革新苏联艺术教育体系同时存在;个体艺术实验与民族艺术思索的必然态势;艺术哲学探索与文化自省的现实;独立人文思想与自由艺术的唯一性身份多重确认;不确定与非从属的复杂情结;战争命运的挫折赋予艺术的使命;艺术时代背景多元趋势与全球艺术走向的市场竞争影响;纯艺术与设计的地域性特质,与部分存在的通过语言而影响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客观现象……对于白俄罗斯的国家精神,身份的概念是难以进行分析的。然而通过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普世核心价值的感知能力,也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国家身份概念的秘密。以上这些元素,构成了当代白俄罗斯当代美术框架的一部分。

图16 白俄罗斯著名苏联时期雕塑家阿兹古勒去世之前十年左右的工作室及部分作品

具体到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可以从阿兹古勒的城雕群开始,地处白俄罗斯音乐厅对面的小型街心公园中心。主题雕塑是白俄罗斯著名诗人,两侧分别有两组雕塑,象征战争与和平的两个时期,诗歌与音乐、保卫国家与英勇战斗。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其他城市人物雕塑相比较,这组写实雕像的主体体量相对较大。人物坐像呈现沉思状,厚重而伟岸,雕塑的静态与街头穿梭的车流形成了鲜明对照的动静对比,雕像服饰的艺术处理从内到外内紧外松,注重外衣的厚重感的强化效果。雕塑家阿兹古勒创作风格当中的严谨、完整、生动、厚重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充分展现。阿兹古勒工作室见(图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