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宁
当中国美协的工作人员把这批从海外进修归来的中青年艺术家和学者们所撰的研究报告文本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时,我自己也恰好踏上了去往英国出差的征程,这确实会有机会让我也像书中的作者们一样,且行且思。或许正是有了这种大抵可以感同身受的平行经验,我就特别能够理解作者们体现在研究报告的字里行间的苦心孤诣,而他们远行归来的学术斩获必定会成为他们一生经验中一种华彩片段,又岂能一次性地说完道尽。意犹未尽,这大概是远行考察后的一种理想状态。
近年来,中国美协对海外进修派出地的选定和导向工作是做得十分用心的,也越来越广泛地获得了申请者们的共识。这么做,旨在最大程度上不重复派出考察以往有较多人研究过的区域,同时,也尽可能地顾及全球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特点,从而显著地提升了派出考察的效果和质量。以这次派出的具体国别为例,其中既有欧洲的西班牙、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挪威、白俄罗斯、匈牙利、瑞典,也有非洲的摩洛哥,亚洲的尼泊尔,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对这些地方以往相对的关注与研究确实是显得比较少或者较为薄弱的。就此而言,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相关研究报告就自然而然地显出了一种特殊的价值。
可以注意到,除了地域方面的广泛选择特点之外,这批作者对考察对象的涉及面也体现出了研究意识的自觉性,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艺术的直接体验与影响分析,也有对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敏锐思考与客观评估;一方面有对纯艺术的苦读细品与阐释研究,另一方面则有对土著艺术的认真关注和深入解读;既有对宗教艺术的条分缕析和审慎评价,也有与日常生活相关度很高的木质工艺品、马赛克瓷砖等的历史聚焦与现状点评等。这样特色迥异的研究报告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种色彩斑斓、意味深长的文化艺术拼图,读者从中可以接触到一些将来可望长辔远驭的环节与基础。
张雅静的《尼泊尔佛教美术初探》有意补充相应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佛教寺院和博物馆,总结了尼泊尔佛教美术的题材特点,区分了其与藏传佛教的异同,内容翔实,分析周至,读来颇多启发,无疑是此次所有研究报告中的翘楚。期待作者写出更多的相关研究。
陈光辉所撰的《“几何的力量”——摩洛哥伊斯兰陶瓷马赛克瓷砖“勒里碣”(Zellige)的审美逻辑》绝非一种心血来潮的猎奇之作,相反,是作者长期为之着迷和思考的一个课题。如今,借助于实地考察和进一步的思考,作者才有了这份多少有点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白的研究报告,显得难能可贵。他之所以选取这样的考察选题,全然是因为“勒里碣”本身作为伊斯兰风格的摩洛哥建筑的主要装饰特点,是世界建筑装饰中的一座高峰,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罕布拉宫上就可以寻见相应的影响。可是,多少有点匪夷所思的是,无论是工艺美术史亦或建筑史,都多有忽略。这也许是因为摩洛哥本身难以在地域意义上进行文化定性所致。“勒里碣”虽然大体隶属于几何的、抽象的艺术,但是,就其来源而言,却又有多种混合的文化因素,具有难以归类的特征,同时,也有甚至可以深究的天文学渊源,而并非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全然是迫于宗教的原因所致。当然,作者可资直接参考和引用的外文历史文献和研究论著、论文等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因而,其研究的纵深发展依然可以期待。
陈柯的《城市空间作为创作对象——巴塞罗那广义城市公共艺术多维研究》注意到了巴塞罗那这一活力四射的美丽城市对于公共艺术的强有力的诉求。作为艺术家,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了那里的公共艺术是迥异于欧洲其他城市的。单是高迪的异想天开的建筑杰作就足以为这座城市整体的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富有奇异想象力的精神氛围,而苏比拉克为首的艺术家们别开生面的艺术也为之平添了一种不落俗套的审美面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其颇为独特的历史,巴塞罗那有着极为多重的集体文化记忆,包含了自古罗马以来的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而且依然左右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格局。因而,其中的公共艺术尤其需要有别样的思路。作者努力读解这座城市的精神演变的内涵,思考作为不拘一格的公共艺术的建筑、雕塑和壁画的总体效应的魅力。如果个案分析更加展开,当有更雄辩的说服力。
赵新平的《美的历程——巴塞罗那公共艺术与城市关系研究》同样看到了这座城市背后的文化融合的历史特征,不过,作者颇为敏锐地注意到了其中公共艺术与人的生活的亲和联系,也就是从这层关系中确证了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和精神提升能力。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以落实的地方正在于此!而且,当公共艺术体现了如此的福祉,不就是一种无可匹敌的生命力吗?但是,这种亲民性并不成为降格以求的同义词。相反,巴塞罗那的艺术家们无不具有心仪卓越的内心诉求,因而,出手不凡倒是成了一种常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座城市总是不缺标志性作品的原因。当公共艺术与人的生活本身难分难解时,艺术的人性化就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高度。巴塞罗那公共艺术的现实样态确实颇多可以借鉴之处。问题是,解析现象是一回事儿,探究成因是另一回事儿,而后者可以做的研究还有很多。
郝首明的《白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与苏联雕塑承续关系研究》讨论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同时又不无陌生的课题。所谓熟悉,是指我们对苏联的雕塑创作多少是有些了解的,但是,为什么它依然对白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却是我们为之有些好奇的话题了。首先,作者指出,一些白俄罗斯的重要艺术家是苏联的人民艺术家,他们的雕塑作品可见于白俄罗斯各地,而且他们的弟子遍布四处,在教学与创作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其次,艺术家团体的建制也因袭了苏联的模式,因而,两者大同小异。白俄罗斯美协中过半数的艺术家经常参加在俄罗斯本土举办的国际艺术展览。再次,他们对于严肃艺术的观念同样是认同于苏联的,等等。不过,一些白俄罗斯艺术家,尤其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也在自己国家独立之后,尝试脱离苏联追求写实的大主题创作的路子。他们一方面强化白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大胆地融合欧洲当代艺术的创作思路,甚至汲取中国的哲学思想,推出了一些极为别致的艺术品,有些不再拘泥于写实,有些则不无后现代的特点。总之,艺术的活力既与传统相关,也与一种与时俱进的求变的心理动力联系在一起。倘若行文的结构有所调整,相信读者得到的读后感会更深刻些。
张晓杰的《从匈牙利美术史角度看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哈伊·蒙卡奇的艺术》研究的是一位中国艺术家较为熟悉的匈牙利画家。笔者就其生平、艺术经历与地位、绘画技术特点以及对匈牙利美术的影响等方面作了论述。略微不足的是,引用的研究资料过于普通,客观上也对研究的深度有影响。
沈颖的《格里高莱斯库的艺术及后世影响》讨论的是一位19世纪罗马尼亚艺术家格里高莱斯库的个案。他的成长涉及圣象绘画、法国艺术以及东方思想等的独特影响,而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则直接体现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作品上,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家,并进而影响到了新中国早期的油画创作与教学。钩沉这一艺术家的创作生涯无疑是有意义的,而且,也还有深入的巨大空间。(www.xing528.com)
汪沐川的《克罗地亚当代雕塑的传承与发展》考察的是一个独立不久的小国的当代艺术,读起来饶有意味。实际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克罗地亚有着颇为多重的文化渊源和传统,其艺术也呈现了不俗的格局。作者通过多渠道的调研,介绍了那里的当代雕塑的方方面面,当可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的研究。
刘立彬的《似曾相识的别处——新西兰当代艺术调研》是对包括该国艺术家艺术创作情况、艺术机构、大型当代艺术活动以及当代艺术教育等展开的调研,全面而又细致,让我们对新西兰的当代艺术有了较为翔实的了解。作者从地理环境到历史沿革的特殊性,探究了新西兰当代艺术谋求艺术格局中的主流地位的内在焦虑。这似乎也是许多国家的当代艺术家门的普遍心态,因而有直接的参照意义。论文涉及大量鲜活的个案,有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而重点集中在艺术家如何立足本土,借助土著文化元素、独特题材甚至抽象语言等以提升文化的辨识度。作者也对该国当代艺术的体制性结构作了调研,兼及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展览机制(双年展、三年展、艺术博览会、公共艺术季等),以及高等艺术教育。如果在顾及面的广泛性的同时,又有对问题的专深研究,就比较理想了。
宋红雨的《新西兰毛利人雕刻艺术调研》专门研究土著毛利人的雕刻艺术。作者从他们的信仰入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造型与风格的显著特点。作为土著的艺术,其形式语言不仅独特,而且也可以成为现代艺术家借鉴的对象。作者着重叙述了诸种形式语言的现实缘起与变化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勾勒雕刻的艺术风格,区分了西北风格(蛇形风格)和东方风格(矩形风格)的差异。与此同时,作者在博物馆考察的同时注意到了毛利人雕刻的传承与教育,只是有些语焉不详。
孟宪平的《北欧风景画的生成、衍变和当代呈现》是一个特别值得做的课题,因为一方面我们自己对北欧风景画尤其是挪威的风景画的关注与研究向来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在西方美术史界,这方面的研究也几乎付诸阙如。然而,北欧风景画自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其民族国家独立后寻求独树一帜的语言与表现方面显得格外突出。作者对斯堪的纳维亚风景画的形成做了历史方面的梳理,而重点则是19世纪中后叶随着浪漫主义文化的兴盛而繁荣起来的风景画。也许,就是因为有着坚实的文化追求和底蕴,北欧风景画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20世纪依然显现出活力与魅力。作者为此做了系列的艺术家个案分析。不过,由于铺叙过多,对于19世纪重要风景画家的部分的深掘就显得不足。当然,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景画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尚可期待更多的专门研究。
郑韬凯的《北欧传统木工艺与现代制造的关系研究——以瑞典为案例的研究》是另一关于北欧的话题,其中既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现实发展的评价。作者最为关注的是像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何以在强大的工业革命之后依然有蔚成文化现象的木工艺的存在与发展。这里,作者特别提及设计以及相关教育孵化和支撑的重要性。这几乎也是对中国木工艺几近国际代工的现状的一种反思了。传统的木工艺如何“现代”和成功地市场化,看来不是一种可以轻描淡写的话题。
谭奇的《影·像·诗——瑞典当代媒体艺术中的女性创造》讨论的是一个女性创作的艺术话题。众所周知,瑞典的女性主义有一种强大的自觉,反映在艺术上,尤其是新媒介上,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且颇引人思究。作者着力凸示女性主义艺术家在跨界创作时对自我与社会的应对特点,同时揭示其中的深刻意味。因而,可资参考和备档,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所需。
综上所述,这里汇集的海外考察成果充分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分量。
当然,务必记住歌德的那句忠告:“思想是罕见的,艺术是艰难的。”[1]
【注释】
[1][德]歌德:《歌德文集》(10),范大灿、安书祉、黄燎宇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