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解决劣势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解决劣势问题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只是针对部分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可知,56.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开展的创业计划大赛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限;86.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教育并没有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课题组调查显示,62.3%的高校尚未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机构,79.6%的高校尚未设立相应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资金。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解决劣势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直接教育主体,但是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创业教育理念存在一定问题。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来看,62%的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业余教育”,使之边缘化;68%的高校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教授学生创办企业,没有真正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只是为了迎合教育部的规定,只是在形式上开展了创业教育的工作,但并没有落到实处;有的高校只是针对自认为有潜质的少数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希望可以培养出企业家,借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或者在将来可以获得创业成功的企业的物质回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只是针对部分有创业兴趣的学生。

第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短期化特征。一些高校在校内开设了较多的创业教育讲座,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意大赛或创业设计大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支持创业教育,但多数行动仅停留在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创业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期性、系统性思考不足,对创业教育的全员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不够,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可知,56.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开展的创业计划大赛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限;86.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教育并没有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2.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效。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大多数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缺乏实施创业教育的计划,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不够,这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大部分高校开设少量的创业教育课程,多为选修课形式,课时不够,课程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教学计划和时间缺乏保障机制。

第二,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较多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是主要都限于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或者比较有竞争优势的工科学院,普及性较差,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脱节”,未能有机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创业知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作为依靠。

第三,一些高校舍本逐末,注重形式,只是在专业教育之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大赛等活动代替系统的创业教育。这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创业意愿,但难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素养,致使他们在创业实践中缺乏创业理论的指导,事倍功半,劳而无功。

第四,由于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创业教育的教材也比较缺乏,高校目前使用的创业教育教材多是参考国外的相关书籍编写而成的,大部分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调查结果显示,80.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创业理论课程不够完善;86.3%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创业实践课程缺乏;57.5%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教育教材不够“本土化”。

3.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上面临着师资难题。根据调查,70.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非常少;二是现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整体水平不高。(www.xing528.com)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一方面来自管理学科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工作队伍的管理教师,他们大部分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知识;同时,由于常年在学校工作,没有经历过创业,不具备创业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在创业理论的教学上和创业实践的指导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高校虽然采用邀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开设讲座的方式弥补这一缺憾,但是创业成功人士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由于高校现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兼职较多,投入创业教育的精力有限,致使创业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在课程讲授的形式上,大部分教师以“灌输”为主,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这非常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4.高校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尚未健全服务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未设置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机构,学校仅仅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项任务安排给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就业指导中心等)来推动。这些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常常存在互相推诿、资源协调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二,许多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例如,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的信息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制度,未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导师指导机制,未健全大学生创业的跟踪服务体系,缺乏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措施等。这使得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创业活动”层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三,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基地不足。调研数据显示,79.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尚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缺少与企业、社会的互动,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创业实践基地,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学校内部开展教学和竞赛活动。这使得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对企业和社会的认识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5.创业教育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得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不够重视。

课题组调查显示,62.3%的高校尚未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机构,79.6%的高校尚未设立相应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资金。这导致研究创业教育课题的人很少,几乎无人问津;同时,许多人认为研究这类课题缺乏客观实践条件与软环境,难度大,不易操作,所以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高校才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看来,零散研究较多,系统性研究不足,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不足以指导创业实践。

6.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就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多数高校都将精力放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而对创业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估。调查显示,近7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没有形成科学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在国外,创业教育开展较早的高校都很注重对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并有相关期刊定期进行排名,以此作为提升学校学生素质、吸引项目投资的依据。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许多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部分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虽然建立了评估标准,但考察的内容偏重于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创业大赛成绩等方面,没有注重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同时,不同高校考察的标准也不尽统一,时间也不确定。这些都不利于高校间相互比较和改善,不利于我国创业教育的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