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谈及,但其身份如何界定呢?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大学生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新技术和前沿思想的人,他们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先驱群体。这里的大学生主要指已经毕业的高校大学生;二是认为大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三是将在普通高等学校读书的大学生和毕业的学生均划归为大学生。
由于对大学生身份界定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创业这一概念的定义也相异。目前,对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三种定义方式:一是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泛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即包括在校生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二是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指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创造某项事业;三是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指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发展需要,利用其现有资源和自身能力,在经济环境中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来创建企业,以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7],或者仅一般地论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第一种定义中,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界定范围过大。我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很多,他们可以是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是大学毕业生,还可以是接受远程教育的大学生,以及在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的大学生等。而“大学毕业生”的时间跨度也非常大,可以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界定过于模糊,群体太过复杂,涉及的人员众多。在第二种定义中,虽然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范围有了限制,但其实还是不很清晰,“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大部分是有学籍的,但也有学生是没有学籍的,如旁听生、进修生等。在第三种定义中,对大学生的身份未加以说明。
为了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必须对大学生创业的主体进行限定。在此,将大学生创业定义为:大学生创业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具有学籍的一般在校大学生(全日制脱产学习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者在其大学毕业两年之内利用其自身能力和掌握的资源,在经济环境中寻找并捕获机会,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实现自身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为过程。(www.xing528.com)
在此定义里,将大学生毕业限定在两年之内,是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按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申请留校待就业或被派遣回生源所在地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可以改派。所以,在大学毕业后两年之内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也可以被界定为大学生创业者。而且,这一界定也有其合理性:大学生毕业后两年内,其知识、能力和特质与在读大学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其积累的资源与大学生群体也基本相同,其创业行为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大学毕业后两年内创业的行为认可为大学生创业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