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业成就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学业成就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分别以学生核心能力、公民意识、专业素养和学科平均成绩为因变量,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显而易见,在提升学生公民意识、专业素养、学业成绩方面,相对于生均支出的增加,间接资源配置模式的学生资助的增加具有更大的促进效应。在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学业成绩方面,课堂外师生互动的影响效应甚至超过了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作用。

学业成就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下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水平模型,对高校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依照设定的理论框架,本章尝试基于院校机构特征、资源投入、课程取向、师生互动、学生家庭社会地位、学生参与要素,考察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和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机制。由于经费资源数据的限制,以下分析仅限于公办院校。

我们分别以学生核心能力、公民意识、专业素养和学科平均成绩为变量,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依据各变量系数的估计值,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模型的分项解释如下。

院校机构的学术选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院校选拔性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三项能力维度中,院校的学术选拔性越高,对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核心能力的提升,高选拔性院校并不具有显著的优势。

院校机构资源投入的影响。分析中对于院校财政资源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将资源投入划分为学生资助和生均支出两条不同路径,由此考察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的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资源投入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业成绩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但在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方面,两类资源投入的作用出现分歧。同时显而易见,在提升学生公民意识、专业素养、学业成绩方面,相对于生均支出的增加,间接资源配置模式的学生资助的增加具有更大的促进效应。(www.xing528.com)

院校机构课程取向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课程取向对于学生能力架构和学业成绩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其中,课程的应用性取向对于学生核心能力、公民意识、专业素养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学业成绩的提升形成抑制。这主要由于高校课程考核往往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此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取向对于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并未形成正向促进作用。院校教学课程体系中强调广深性取向则能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专业素养和学业成绩的显著提升。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虽然在学业成绩提升方面并无显著作用,但对学生核心能力、公民意识、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课堂之外师生互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深入交流和情感沟通,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业成绩的提升,更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在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学业成绩方面,课堂外师生互动的影响效应甚至超过了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作用。

学生个体层面要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院校组织特征、资源禀赋和课程取向的基础上,学生的家庭社会地位、入学前学业基础和学业参与状况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学业成就形成有效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低社经地位(第一代大学生)学生群体,高社经地位(第二代大学生)学生在学业成绩、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方面处于显著的优势,然而在公民意识的形成方面却落后于前者。此外,学生学业参与的影响效应主要凸显在专业素养和学业成绩提升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