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的加剧,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学生院校满意度及其与高等院校各类教学服务直接的关联性,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章在阐述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和学生院校满意度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建构了包括“教学课程”“师生互动”“辅导员支持”“学生支持体系”“院校经历”“院校总体满意度”6大维度,总计37个子题项的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体系。在分析高校学生院校总体满意度的整体概况和院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分析和验证了高校学生满意度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可归纳如下。
第一,从总体而言,半数以上高校学生对于院校总体持中等满意度,高满意度比例为31.3%,而约有13.5%的学生对高校教学持不满态度。在不同类型院校之间,以“985”“211”工程院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满意度相对较高,公办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满意度则明显较低。此外,在学科专业之间,学生满意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人文学科的学生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理学、工科,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在学生院校满意度的具体维度方面,不同类型院校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其中研究型大学学生对于院校经历、教学课程和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但对于师生互动和辅导员支持则呈现负向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院校则是在师生互动和辅导员支持方面获得肯定性评价,但在院校经历、社团活动等方面则明显欠缺。相比于上述类型院校,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在五个院校满意维度均遭遇负向评价,反映出该类院校学生对于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各环节的不满。
第三,对于学生院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而言,研究发现,学生的院校满意度受到学生个体特质、院校组织禀赋、院校教学环境三方面要素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大要素中,对于学生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在于院校教学环境的完善,而非高等院校的学术选拔性和资源充裕度。高等院校通过高质量的师生互动、辅导员支持、院校经历和课程设置等环节,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其中高校教学课程的完善对于学生满意度提升的作用尤为突出。
第四,高等院校的保健因素(师生互动、辅导员支持、校园社团活动)均在不同程度,通过强化学生经历(认知性发展),间接地促进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提升。但与上述保健因素相比,激励因素,即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对学生经历的影响程度更大,并对学生的院校满意度具有更为重要的间接效应。
第五,高满意度学生群体和低满意度群体背后影响机制存在非一致性,由此验证了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于学生院校满意度解释的有效性。对于高满意度学生群体而言,其院校满意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属高校的课程设置。但在低满意度学生群体中,院校社团活动的充足性则成为引发学生不满情绪的最大导火索。
本研究不仅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测量学生院校满意度的多维概念架构,而且在实证层面考察了我国高校学生的院校满意度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背后潜在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在解释学生院校满意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涵。(www.xing528.com)
首先,本研究结合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特征,从教学课程、师生互动、辅导员支持、社团活动、学生经历、院校总体满意度六个维度,建构了学生院校满意度的综合化测量体系。研究也通过相关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测量体系在衡量学生的院校满意度方面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指标建构,为未来形成中国高校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工具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学性本科院校陷入的教学质量危机将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院校总体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则在师生互动、辅导员支持、教学课程、社团活动、院校经历五个方面都遭遇负向评价。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上述两类院校在教学质量中面临的困境。为此,如何发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质量,将是未来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此外,高等院校需要通过完善教学课程、社团活动,强化师生互动和辅导员支持、丰富学生院校经历和认知性能力发展等多元化路径,来提升学生的院校总体满意度。其中高校课程设置体系的完善则是提升学生满意度的关键要素。
最后,学生的院校满意度的满意或不满分别依赖于不同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反映了双因素激励理论在学生院校满意度解释中的有效性。特别是院校提供的学生社团活动虽然不是导致学生满意度的核心因素,但一旦其不足,则可能引发学生滋生不满情绪。为此,如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团活动平台,丰富其课外社会性参与,则是抑制学生满意度下滑的关键所在。
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学术资本主义趋势的加剧,高校院校管理需要适当借鉴或引入营利性组织管理中的消费者服务理念。而在此背景之下,将学生的院校满意度,作为了解学生期待与现实经历之间的差距,考察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效应的重要指标,对于高校完善教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