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大量的先行研究侧重于从4个方面考察学生院校满意度背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属性、院校的组织特征、学生的学术经历、学生的非学术性经历(Astin,1993;Pascarella,Terenzini,1991)。而本章研究并不倾向于将上述影响要素全部纳入分析视野,而是聚焦于高等院校中的课程教师、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学生支持体系的影响效应。研究假设,上述要素在对高校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满意度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将尝试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从而验证学生满意度的潜在影响机制。
双因素激励理论,全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理论(the theory of motivationfactors and hygienic factors)。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者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基于其对商业机构中约200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表现研究而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引发员工职业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并非一致。员工的满意来自工作本身,包括酬劳、成就、成长可能性、晋升、职责。而员工的不满则来自工作环境,包括工作中与领导、同伴以及下属的人际关系、公司政策与管理机制、工作条件等要素。前者为激励因素(satisfiers or motivators),后者为保健因素(dissatisfiers or hygiene factor)。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实质针对满意度的目标而言。所谓保健因素,即个体对外部条件的要求。而激励因素则是个体对工作本身的要求(Herzberg,etal,1959)。
双因素理论作为重要激励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相关研究中,同时被应用于学生院校满意度的研究。在基于该理论的学生满意度分析框架中,教师的教学业绩和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可以理解为激励因素。而课堂外的师生互动、辅导员等则作为教学本质内容之外的环境要素,可理解为保健因素。课外师生人际关系或许并不能导致学生的满意度,但一旦其不足,则可能引发学生滋生不满情绪。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将学生视为合作伙伴(part,ner),是优化学生高校教育经历的关键要素(Kotler,Fox,1995)。为此在该过程中,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关系对于高校规划和实施极为重要。(www.xing528.com)
赫茨伯格等在1967年调查了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满意度。该研究发现,教师、辅导员、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院校经历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学生的满意度(Herzberg,etal,1967)。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结合赫茨伯格理论模型和学生持续学业解释模型(studentretentionmodel),指出学生的满意度认知能够促发学生持续学业意图,并最终在行为层面导致学生继续高校学习(Keaveney,Young,1997)。奥斯卡(Oscar)等人基于美国某高校商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验证了学生与教师、辅导员之间师生互动关系直接影响了学业经历和满意度。并且该研究发现,高满意度学生群体和低满意度群体背后影响机制的非一致性,由此验证了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于学生满意度解释的有效性(Oscar,etal,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