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方式,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课程知识传递和内化的一种工具或程序,其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也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业参与,由此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或能力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后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剧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范式正在面临逐步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和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共同形成知识建构的新的课程教学范式日趋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章利用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分析高校课程教学方式的取向及其影响机制,并利用教师访谈分析,考察教师教学方式选择行为背后的多层面影响因素。其研究发现可归纳如下。
首先,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选择呈现出规制型、互动型、反馈型的多元化取向。值得关注的是,以“985”“211”院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虽然在课外反馈机制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但在规制型教学和互动型教学方面均滞后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换言之,这类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对学生的规制性学业参与持宽松态度,对于学生学习参与采用非强制性干预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没有积极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强调参与互动特征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与目前研究型大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研轻教”倾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由于这类院校教师将更多精力投注于学术研究或研究生教育(文东茅,阎凤桥,鲍威,2017),导致本科教育投入遭遇挤出效应的危机。教师无论在对于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还是构建体验性、自主性学习环境方面均投入不足。
相比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院校教师却在采用规制型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引入互动型教学范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选择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所处的相悖境地。具体而言,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的目标定位为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得这类院校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实践培训平台的建设,以及以体验、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与此同时,这类院校又普遍面临着学生群体入学前学业基础薄弱,并且学风相对较差的问题,这使得院校教师不得不通过出勤率考评、课程前后预复习的强调,以及学生提交读书笔记或研究报告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投入。
其次,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与院校组织特征、系科特征以及学生群体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科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无论是规制型教学、互动型教学还是课外反馈机制,都在受到课程设置体系取向影响的同时,在不同程度受到院校教学资源,包括师资、经费、设备的牵制。不仅如此,院校学生群体的学业基础、授课对象学生的学年也会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有所影响。(www.xing528.com)
此外,课程教学方式也是教师个体的行为选择,但这种个体行为选择不仅受到教师个体层面相关要素的影响,其理想教学模式的实现,也遭遇学生群体特质变化和院校组织制度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经历大规模扩张后的中国,高校教师对于授课方式的理解,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于单向灌输的教学范式,而是开始尝试积极引入强调学生参与、体验、主动学习的教学范式。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教学实践普及,依然面临重重阻碍。其中扩招后学生群体存在的学习主动参与性、学业基础的下滑,以及知识追求的功利化趋向,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积累的不足,课堂教学规模人数过高,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实践培训平台的不足,传统教学制度中对于学生评价、课程时间框架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约束了新教学范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上述研究发现,即便对于未来高等院校教学方式的完善而言,也具有一定启示性。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人才培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工作,并强调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的必要性(教育部,2012)。然而依据本章的研究发现,教学方法改革不仅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院校管理层面的高度重视,更为关键的是要多层面地系统改革设计和推进。教学范式的完善,其前提在于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特质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教学方式,在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师生比的相对平衡、控制课堂学生规模的过度膨胀、强化教学资源和相关实践学习平台建设。并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制度层面,为教学方法的完善与改革提供更为宽松的操作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