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的变革和完善,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所在。一方面,如何在实践中,以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为学生传递系统丰富的知识学习经历,培养学生能力,是每所高等院校都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然而另一方面,课程作为多方力量互动的产物,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高校内部、高校外部多方因素的影响。本章在探讨我国高校课程范式转换及其存在争议的基础上,尝试从实证角度,探讨当前高校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初步归纳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指导理念的转变和高校规模的扩张,我国高校课程范式已从“计划统一模式”向“自主开放模式”转换,综合性、校本性、宽博性和选择性成为新范式的重要特征。然而这种范式的转换并非一帆风顺,人文导向与职业导向的冲突、通识教育的空心化、以往支撑职业教育的基石的瓦解等问题,依然成为目前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困扰。
根据高校学生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取向选择中存在着三大重要维度:应用性取向、广深性取向和基础性取向,不同类型院校在课程体系架构方面存在着结构性差异。研究显示,研究型大学通过摒弃以往传统的、以专业学科为中心的封闭性课程体系模式,逐渐形成以知识广博性、前沿性和基础性为特征的课程架构,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学习经历。与此相比,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则寻求与前者截然相异的发展路径。依据分析,这类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强化与职业岗位紧密关联,具有实践应用性的知识传递,并由此形成独有的课程特色。然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课程的系统性方面,教学型院校既没有如研究型大学那样,建构具有广博性和前沿性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像高职等院校那样,在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方面形成自身的优势,反而暴露了其课程特色空洞化的危机。该趋向与鲍威2007年的研究发现基本一致。
对于院校课程设置取向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发现,无论是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取向、广深性取向,还是基础性取向,均受到了院校的学历层次、学术选拔性等组织禀赋、教学资源充足性以及学生知识需求的影响。结合该分析结果,可以对于教学型本科院校出现教学特色空洞化的现象做出如下解释。
首先,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1999年之后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增加高等教育机会供给、吸纳扩招学生、推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然而由于教学资源投入的滞后,这种非常规性规模扩增引发了这类院校在生均经费投入、图书、校舍面积等教学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院校课程体系特色的构建。(www.xing528.com)
其次,学生的知识需求与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随着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选拔基准的降低,目前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学业基础薄弱,而且存在知识需求和学习兴趣不明确的倾向。学生模糊的知识需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院校在课程改革中陷入方向模糊的困境。
此外,高等院校自身的组织禀赋,特别是院校的学历层次和学术选拔性的不同,导致院校在自身的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然而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中间层,教学型本科院校在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双向夹击之下,对于组织的使命和发展定位尚不清晰。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类院校课程特色的空洞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基于学生调查数据和相关院校层面的教学资源指标统计,对于院校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未来需要在丰富相关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增加院校治理结构、教学理念、教师取向等多种视角,进一步完善和深入该问题的研究,为高等院校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