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讨论课,是北京大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以小班为教学组织单位,采取学生讲解、相互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展开学习。其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课堂展示、集中讨论和教师归纳总结四个阶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而要达到小班讨论课的良好教学效果,需从课程选择、充分的课前准备、公平公正的评价方法、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本文通过小班讨论课的实践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体会,同时就发现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培养方针,以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小班讨论课,是北京大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五个院系正式开展小班讨论课教学试点,作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尝试。作为一名进修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生命科学院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两门课程小班讨论课的实践过程。(www.xing528.com)
讨论课就是让学生在热烈宽松的气氛中通过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围绕主题,自由讨论,以澄清模糊意识,纠正错误思维,达到强化重点、难点,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和升华的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讨论课或称课堂讨论,是高等学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探索性、发现性的思维活动有积极作用。小班教学,大大提高了讨论课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积极参与、踊跃讨论,形成了热烈与自由的氛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加深师生交流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小班教学以缩小班级规模、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特点,为高等教育培养出“含金量”更高的“产品”,即素质更高的大学生。为本科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相信会逐渐成为大学教学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