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业合格成绩影响机制中的学生参与研究

学业合格成绩影响机制中的学生参与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采用有序probit分析模型,分析课业成绩影响机制中学业参与的作用性。由此可见,学生课业成绩合格与其专业兴趣匮乏、缺乏内驱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校园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并未对学生学业合格形成显著的影响作用。并且从模型估计系数来看,在学业合格的影响机制中,学生个体学业参与的影响作用大于院校教学实践的影响力。

学业合格成绩影响机制中的学生参与研究

以上分析也传递了一个重要启示,即仅依赖于课外学习时间投入指标很难准确地测量学生的学业参与,学业参与作用的测量需要建构更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以下采用有序probit分析模型,分析课业成绩影响机制中学业参与的作用性。由于本研究反映学生课业成绩的操作性变量选择的是学生的课程不及格科目数,该数据为整值,分布为0,1,2,…10(最大值为10),数据可理解为有序分类的离散数据,为此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处理多类别离散数据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具体而言,首先在院校组织特征,院校选拔性与学生课业成就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选拔性较低的院校,以“985”院校、“211”院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中学生课业失败的例子显著更少;且随着年级递增、学生高校学习适应性的增强,其课业合格概率显著提高。但是理工科类学生的不及格科目数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这与专业的学习特点和难易程度相关。

其次从学生的个体特征而言,分析结果显示,学业成绩不及格学生,即学业劣势群体更多具有男性、城市生源、毕业于中职学校的入学前学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特征。并且,学生的专业兴趣程度与学生不及格科目数负相关。由此可见,学生课业成绩合格与其专业兴趣匮乏、缺乏内驱力有着密切的关系。(www.xing528.com)

此外,就院校的教学实践而言,在教学方法中,规制型教学和课外反馈机制对于学生成绩合格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然而互动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课业合格却未形成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规制型教学,即教师对于学生课程出勤率、作业的学术规范和提交的严格要求,对于学业合格形成显著的负向效应。究其原因,这与目前崇尚宽松教学氛围的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实践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学业规范,相反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业能力相对薄弱,并且学习习惯较差的低选拔性高校,特别是民办院校中备受重视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校园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并未对学生学业合格形成显著的影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院校机构特征、院校教学实践取向、学生的家庭社会地位、入学前学业基础等特征的基础上,学业参与的三个不同维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业成绩形成显著影响,降低学生成绩不及格的概率。并且从模型估计系数来看,在学业合格的影响机制中,学生个体学业参与的影响作用大于院校教学实践的影响力。三类学业参与维度中,其对学业合格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规则性参与(-0.075)、自主性参与(-0.052)、过程性参与规则性参与(-0.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