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曼(Weidman)强调,全面了解院校影响力,需要将研究关注点集中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Weidman,1989)。在开展对于本科学生职业取向、人生目标影响机制等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同时,魏德曼借鉴了齐克林的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研究、阿斯汀的I-E-O模型以及社会学领域对于成人社会化的相关阐释,在此基础上生成了大学生社会化模型。该模型是从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分析社会化对于本科学生变化的影响作用。与以往阐释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理论不同,魏德曼模型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即知识习得、态度、技能提供了更为清晰的阐释。针对学生的变化,魏德曼模型侧重于学生的职业选择、生活方式偏好、志向、价值观等非认知性变化。
魏德曼模型假设,学生入学时带有鲜明的背景特征(如社会经济地位、能力倾向、职业偏好、志向、价值观),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亲子关系等)和其他非大学参照群体(同伴、雇主、社区组织等)的入学前规范压力(Normative Pressure)。在高等院校的内部机构和组织设置的情境下,这些特征对处在院校环境中学生的倾向和行为选择构成约束力。在院校的正式或非正式学术、社会环境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会承受来自社会层面和学术层面的规范压力。这些规范压力的作用机制包括人际互动、内省过程,以及正式规则和期望等。
魏德曼模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将高校内部社会化过程纳入研究范畴的同时,把研究视角扩展至院校外部,考察非院校性因素对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该模型考虑了来自学生父母和来自非大学参照群体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作用。模型假设,即便学生入学后远离了家庭等外部环境要素,上述要素依然通过院校经历,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力。例如,在研究高校学生的职业取向的形成机制时,魏德曼发现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女性、人文学科学生的职业取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Weidman,1984)。(www.xing528.com)
在魏德曼理论模型中,所谓社会化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将外部的规范压力内化,并转化为心理尺度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促使学生在实现个人目标时,学会判断和平衡这些多元化的规范压力,决定是否坚持或改变入学前的价值观、态度与志向。该过程是动态和循环往复的(Pascarella,Terenzini,2015)。但相关研究者也指出,魏德曼模型虽然提供了规范结构的理论概念框架,但其中某些影响因素,如隐性课程、院校使命等指标很难在实证层面给予量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