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0年,可谓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则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之一。从1944年美国政府颁布GI法案,大量退伍军人进入高校,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学院涌入潮水般的学生,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最大的规模扩张。在这一期间,美国适龄青年的高校入学率从15%增至45%,本科阶段学生的增量接近5倍,研究生规模增长约9倍,而其中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注册人数增长率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R.Geiger,2015;Jencks,Riesman,1977)。规模增长带来了高校学生群体构成的异质性和多元化趋势的增强。该时期不仅成人学生的所占比例不断增长,高校中女性、来自社会底层和少数族裔的学生比例也呈现增长态势。
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爆发了大规模学生抗议活动。虽然激发学生抗议运动的潜在因素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利益冲突密切相关,但学生对于大学教育的不满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认为,大学课程反应迟钝,希望课程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意,希望大学把他们看成有情感的人,而并非仅视为被教育的对象(Jencks,Riesman,1977)。随着学生运动的发展与影响力的扩大,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面对社会质疑与学生指责,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学生(消费者)至上主义”的趋势。大学开始改变以往对社会变化漠不关心的学术立场,课程设置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郭德红,2017),部分院校甚至引入了学生评教的形式(Cohen,Arthur,2010)。
在此时期,包括学生人事协会委员会(the Council of Student Personnel Associations,COASP)、美国高校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ACPA)等专业组织开始重新定义学生事务的职能与使命。哈瑞基金会(The Hazen Foundation)成立了高等教育学生委员会,鼓励高等院校对其学生的发展承担相应责任。而在此之前,这些责任长期遭遇高校的忽略(Office of Student Development,2012)。在此背景之下,高等教育学者开始对高等院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展开深入研究。例如,作为研究型大学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的早期研究,圣佛德(Sanford)在其著作《高校失败在哪里(Where College Fail)》中指出,多数人将高等教育仅理解为课堂场域内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整体经历和体验对其发展形成的影响,他强调应该恢复学生在高校组织活动中的核心地位(Csanford,1967)。
与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学生发展理论不同,院校影响力(college impact)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关注大学生成长或变化的性质与根源,包括学生选择院校特征(院校组间效应)和学生院校经历(院校组内效应)(Pascarella,Terenzini,2015)。其早期研究可追溯至雅各布(PhilipJacob)和艾迪(Eddy)的研究。两份研究采用多所院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高等教育就学经历对学生价值观和个性的影响(Philip,Jacab,1957;Eddy,1959)。其中雅各布报告对于当时的学术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发酵效应。该研究吸引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始思考:高等教育究竟应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到70年代,美国涌现出一大批高等教育影响力的研究。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费尔德曼和纽考博的研究(Feldman,Newcomb),他们分析梳理了当时该领域的1500份研究后发现,大量研究已着眼于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价值、态度、个性取向、政治观点、收入、人生目标、职业目标等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发展所产生的作用(Feldman,Newcomb,1969)。(www.xing528.com)
随着研究的不断积累和深入,该领域形成了诸多成熟的理论解释框架和测量方法,其中以阿斯汀(Astin,A.W.)的I-E-O模型、汀托(Tinto)的学生融入模型、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的学生变化的因果解释模型(General Modelfor Assessing Change)等为典型代表。以下将在参考帕斯卡雷拉和特拉赞尼(Pascarella,Terenzini,2015)对于该领域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院校影响力的代表性理论提供更为详尽的述评。
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或社会环境能够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院校影响力理论则是将这种思维引入了高等院校就读经历对学生影响作用的研究。在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过程的同时,院校影响力更加强调高等院校的机构禀赋特征、管理政策、教学服务等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所施加的影响作用(Pascarella,Terenzini,2015)。社会学视角的普遍观点认为,高等院校和大学扮演着“守门人(gatekeeper)”的角色,控制或选拔合格的升学者,并赋予学生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职业地位和收益。院校影响力理论假设,高等教育对学生当前和未来的行为、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甚至认知偏好等都会施加相当的影响。院校通过它们的社会“许可证”(charter)生产特定种类的学生,将其配置到诸多成人角色中,并引发其相关行为取向、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的改变。评价高校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核心目标为:(1)理解高校学生的变化;(2)构建研究学生成就的分析框架或概念;(3)设计院校影响力的研究框架(Astin,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