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述来自不同源头的质量提升诉求,由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组织惰性、体制约束、资源约束以及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群体并未形成必要的关注等原因,中国高等院校并未对上述来自不同源头的质量提升诉求,形成有效的需求顺应。而这种滞后最终引发了高等教育质量危机问题的暴露。
(1)组织惰性的制约
在组织和管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指出,组织存在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仍然按照原有行为方式行事的不易改变性,也称组织惰性(organizationa linertia)。在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的过程中,组织惰性的生成既有来自组织外部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也有来自组织内部的可控因素。例如,组织对于既有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自我强化和依赖。对于组织惰性生成的原因,新制度经济学者则着眼于隐藏在正式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他们指出,组织内部的信仰、道德习俗、文化信念作为“元制度”,内化为组织内部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行为准则,导致组织成员观念固化以及行为的路径依赖(白景坤,2018)。
高等院校的组织特征导致其存在明显的组织惰性。首先从组织管理模式而言,不同于科层结构的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在传统的组织文化影响下具有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就是以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为基本原则的松散特征,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形象地称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虽然这种松散特征是保障大学学术自由与自治的重要前提,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积极顺应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高校的组织惰性。其次大学组织内部不同学科、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冲突,也是制约组织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大学无法对外部需求形成及时有效的回应。
(2)管理体制的制约(www.xing528.com)
尽管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赋予了中国高校法人地位,规定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但高校的自主办学空间极为有限,其实质依然是政府主导型高等教育。由于政府对于高校严格的管控与干预,在这种体制之下,大学从根本而言只是政府的隶属机构,成为政府的附属物,缺乏经营自主权。包括招生计划、教师职称评审、学科设置、学生就业在内的一系列高校内部管理事务,都需要烦琐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院校的自主权,使得大学无法有效地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需求。
(3)资源投入的制约
充足的资源投入是高等院校顺应社会需求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这里所指的资源投入,不仅包括经费等物力资源,同时也包括优质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内的人力资源投入。然而正如上文分析中所指出的,中国高等教育在扩张期间的经费投入呈现出明显的成本压缩型取向,经费不足直接限制了高等院校在扩张期间的高校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的同步发展,也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核心功能的正常运作,导致高校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
高校教师是教学运作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实践专业人员,教师资源投入的不足也是遏制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从数量而言,教师数量增长相对缓慢,跟不上高等教育快速增长的需求。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共计40.7万人,2005年增至96.6万人,增幅为137%,远低于高校在校生规模的增幅(纪宝成,2016)。高校生师比过高,一方面导致课程的班级规模过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教师的教学负担严重超负。相关调查表明,由于高校扩招,目前高校教学班级规模普遍偏高,本专科生课程的平均规模为83人。有52%的教师认为院校中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人均承担工作量太大(文东茅,阎凤桥,鲍威,2017)。其次从质量层面来看,扩招阶段教龄在3年以下的新任教师占目前教师总数的47%(潘懋元,2017)。虽然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但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普遍经验缺乏,影响课堂教学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