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通志.人事厅:自治区人事厅1991—2005

广西通志.人事厅:自治区人事厅1991—2005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人事厅增设人事与监察处。机关行政编制核定为115名,自治区人事厅机关服务中心核定后勤、老干部服务人员的事业编制17名。自治区干部考试中心 1992年8月29日,自治区人事厅设立自治区干部考试中心,相当县处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8名。

广西通志.人事厅:自治区人事厅1991—2005

内设机构

自治区人事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属正厅级行政管理机构,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星湖路北二里2-1号。

1991年1月,自治区人事厅内设11个处(室),分别是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处、综合调配处、考核奖惩处、企事业人事管理处、培训教育处、工资保险福利处、退休管理处、军官转业安置处、中专毕业生分配处,厅机关党委按党章及有关规定设置,机关行政编制核定为105名。同年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人事厅增设人事与监察处。

1993年11月,自治区人事厅增设“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与综合调配处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95年3月,自治区人事厅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直属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开展自治区级人事机构改革。按照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要求,自治区科技干部局并入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人事厅增加原自治区科技干部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原科技干部局的下属单位归人事厅管理,自治区人事厅内设机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处,新设机关服务中心。机构改革后,确定自治区人事厅内设14个职能处室:办公室、综合计划调配处、政策法规处、考试录用处、考核奖励处、培训处、工资福利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社会保险与退休管理处、军官转业安置处(对外挂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牌子)、中专毕业生分配处(对外挂自治区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牌子)、人事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处(对外挂自治区外国专家局牌子),另设机关党委。机关行政编制核定为115名,自治区人事厅机关服务中心核定后勤、老干部服务人员的事业编制17名。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自治区人事厅已转移、下放、取消的职能有:取消企事业人事管理处,其原有职能转移给政策法规处和工资福利处承办;原由退休管理处负责审批区直机关及下属单位和中直属驻广西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的职能工作,转移给工资福利处承办;原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负责审批提高高级专家待遇的职能工作,转移给社会保险与退休管理处承办;原由政策法规处负责编辑发行的《广西人事》刊物,转移给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承办;原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负责科技副职的选派、管理及服务职能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科技副职选派工作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要求,于1997年7月开始转移给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工作处承办,自治区人事厅做好协助工作。同时,调整以下具体事务的管理职能: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员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交由单位自行管理;自治区直属、中央直属驻邕单位从区内各地、市调入工作人员,由自治区人事厅定政策、管备案,进行指标管理和督促检查。

2000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自治区人事厅是主管人事工作和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按照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原则,自治区人事厅职能调整为:综合管理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分类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支队伍建设。此次机构改革,自治区人事厅划出给外单位的职能共有3项: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职能,交给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承担;将科技副职的选派、管理及服务工作移交区党委组织部负责;将非教育系统出国留学人员的派出管理职能,交给自治区教育厅承担。转变的职能有3项:不再下达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年度指标;将国家公务员录用和职称考试事务、专家休假疗养和博士后的有关服务事宜、各类培训事务及培训教材的组织编写等工作交给自治区人事厅直属事业单位或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将中专毕业生分配职能转为就业指导。原有的14个机关处室精简3个,保留合并为11个。原有机关处级领导职数36名,精简为26名,减少10名。原有行政编制115名,保留61名,精简54名,精简比例达到47%。

至2005年,自治区人事厅内设11个处(室):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规划财务处、公务员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人才流动开发处(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处、军官转业安置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国专家局)、人事处,另设机关党委和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机关行政编制核定为72名(含纪检、监察编制2名),机关事业编制5名,机关后勤服务编制17名。

1991年—2005年自治区人事厅历任厅长名录

直属事业单位

自治区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1984年成立,相当于县(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名,位于广西南宁市东葛路1-3号。1989年5月,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更名为自治区转业军官培训中心,编制在原定事业编制8名的基础上增加12名,共20名事业编制。1990年5月,自治区转业军官培训中心在原定事业编制的基础上增加5名,事业编制共为25名。1993年,增挂广西壮族自治区干部培训中心牌子,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定规格、性质、人员编制、隶属关系不变。1995年,增挂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牌子,实行一套机构三块牌子。至2005年人员编制数维持不变。

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服务中心 1993年,经自治区人事厅厅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向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设立军转实业发展总公司,作为军转办下属的事业单位,按事业单位编制。1994年5月,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广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服务中心,该中心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隶属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10名,暂不定机构规格。至2005年人员编制维持不变。(www.xing528.com)

自治区干部考试中心 1992年8月29日,自治区人事厅设立自治区干部考试中心,相当县处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8名。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新竹路20号科学活动中心1号楼。主要职能:承办区直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导全自治区地、市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指导全自治区从民办教师中选拔公办教师考试及其他招干考试。2000年7月5日,自治区干部考试中心更名为自治区人事信息中心,至2005年事业编制8名不变。

广西职称考试指导中心 1992年1月成立,原属自治区科技干部局下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7名。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新竹路20号科学活动中心1号楼。1995年10月16日,随自治区科技干部局并入自治区人事厅。2000年7月,广西职称考试指导中心更名为广西人事考试中心,职责增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及其他人事考试工作。至2005年事业编制7名不变。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广西分中心 1993年7月21日,国家教委留学服务中心同意自治区人事厅设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广西分中心,人员编制经费自理。广西分中心的工作任务是按国家教委和人事部指定的有关政策,为各类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国内用人单位录用留学人员提供双向选择服务、为各类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讲学、合作科研等提供搭桥服务。1993年11月3日,与自治区人事厅综合调配处(对外增挂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2-1号。

自治区人事厅机关服务中心 1995年10月16日,根据《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设立自治区人事厅机关服务中心,核定后勤、老干服务人员事业编制17名。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2-1号。至2005年人员事业编制没有变化。

广西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1997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事厅设立广西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为自收自支正处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8名。最初地址为广西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2-1号,2001年搬迁到广西南宁市金洲路33号广西人才大厦3楼。主要职能为协助自治区外国专家局承办聘请外国专家项目、选派人员出国培训,办理出国培训具体手续,开展出国留学、培训咨询、办理自费出国留学项目,以民间方式开展国家人才交流活动,与国外专家组织、培训机构建立工作联系等。至2005年事业编制8名维持不变。

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 1984年7月与广西科技干部局同时成立,与广西科技人员培训中心同实行一块牌子两套人马,为全额拨款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0名。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新竹路20号科学活动中心1号楼。是全自治区唯一有正式建制的人事人才科研机构,原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干部局。1995年,广西科技干部局全建制并入自治区人事厅,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也随之编入自治区人事厅,仍为处级事业单位。同时,原由自治区人事厅政策法规处管理的《广西人事》杂志编辑部转隶人才研究所管理,原由人才研究所办的广西人才研究会会刊《新人才》停办。2000年,《广西人事》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1-0355;国内统一刊号CN 45-1281/D。广西人事杂志社仍为人才研究所内设机构。由此,人事科研、杂志出版和学会管理成为人才研究所的3项主要业务工作。2003年,在全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调整重新核编中,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确定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调整为12名,正式与此前自治区人事厅干部培训中心、公务员培训中心整合的广西科技人员培训中心脱钩分立。

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成立于1984年8月9日,当时确定为相当于县(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0名。1989年加挂广西人才市场的牌子,不增加编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最初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29号,2001年搬迁至广西南宁市金洲路33号广西人才大厦。2004年2月,人事部批准广西人才市场升格为国家级的中国广西人才市场。2005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中国广西人才市场管理委员会,由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郭声琨担任主任,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司长毕雪融,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滕冲,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事厅厅长李康担任副主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人事厅。

广西特技人才培训中心 1992年9月成立,属自治区科技干部局所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6名。1995年10月,自治区科技干部局并入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特技人才培训中心一同并入,当时实有人数7人。

广西专家服务中心 1992年11月成立,属自治区科技干部局所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2名。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市新竹路25号。1995年10月,自治区科技干部局并入自治区人事厅,广西专家服务中心一同并入,当时实有人数8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